孩子没选上三好学生,我该怎么安慰?

评选三好学生,既可以增强孩子对自己的自信和认同,也可以让他们理解榜样的形成和意义。若能加强孩子主角的角色,让孩子们互相欣赏,引起更多讨论和思考,就更有意义了。

“有一个人没选上三好学生,还哭了呢”

一年级上学期的某天,妹妹突然和我提起两天前班上选出两位三好学生的事,她说一位是市级的、一位是学校的,她最后都没有被选中。

两天前的事情还被提起,表示这位小姐心中颇为在意。

我心中纳闷,开学才两三个月,就必须选出三好学生,似乎也太为难老师了吧!老师到底该怎样“运用智慧”解决这棘手的问题呢?毕竟现在的家长可不好应付。

孩子没选上三好学生,我该怎么安慰?

我问妹妹:“我很好奇耶,他们是怎么选出来的啊?”

妹妹说:“老师请我们自己想想,觉得自己在家里、在学校都表现不错的先站起来,然后再请全班同学投票。”

听到这里,我觉得蛮不错的,自我提名、自我肯定是三好学生需要有的自省和自信。

“不过我没有站起来。”“啊?那你为什么说你没有选上?”

我开始觉得奇怪。

“因为同学站完之后,老师叫我和另外一个同学站起来,她说她觉得我们两个表现都不错。”

原来是老师提名,大概是觉得这两位小女生不好意思。“哦,那你觉得自己表现不好吗?为什么不站起来呢?”

“因为我中午吃饭很慢,而且在家里有时候也不是很听话!”自我要求这么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然后呢?

孩子没选上三好学生,我该怎么安慰?

“我得到十票,第一名十八票,第二名十五票,所以我没有选上。”妹妹这时听起来有点沮丧。

“十票不错了啊,大家才认识不久,而且老师很肯定你的表现,不是吗?”我真心觉得依照她闷葫芦的个性,十票已经很不错了。

“嗯,妈妈,老师说下学期和二年级还会选三好学生,所以我还有机会哦。”

说来说去,她还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得失心也太重了点。我开始怀疑,当初她不愿意站起来,其实不是觉得自己不好,而是没把握选上,怕没面子吧。

看来这心情挺复杂的。想想在大人的现实生活里,不也常有这种尴尬场面吗?职场上升的人不是我,当人家的倒数第二个女朋友,陪你去试镜的朋友变成明星......这辈子类似的事情应该不计其数。

孩子没选上三好学生,我该怎么安慰?

孩子对榜样的选择

我很想知道妹妹对这两位三好学生的看法如何,于是继续追问:“那你觉得当选的同学怎么样?能不能当三好学生呢?”

“嗯,他们两个都很棒。他们功课都写得很整齐,上课也很专心,

下课也都跟同学一起玩,老师都没有骂过他们。”看来她也相当肯定这两位同学,选民的眼睛真是雪亮的。

“嗯嗯,那一共有几个人一起选啊?老师说一个人可以投几票?”“七八个人,有一个同学没选上,之后还哭了呢。”

看来难过的不只妹妹一人。“那你投票的时候,也有投票给这两个同学吗?”“有啊,我也觉得他们很好。我还投给某某某,因为他很厉害,可

以拍球绕操场一圈球都不会掉。还有某某某,他每次讲话都很好笑,我也有投给他。”妹妹突然兴奋地说起一堆同学的优点。

老师最后具体地给出三好学生的条件,请同学们再次审慎思考之后,决定最后人选。

孩子没选上三好学生,我该怎么安慰?

当选三好学生,可不可以只因“全班都很喜欢他”?

选拔三好学生这整件事情,蕴含着丰富的思考面向,这当中包括老师的想法、自我的检视、他人的互动,甚至是当选或落选后的心理调适。

不只是妹妹,每个孩子都很在意这件事情。

我不禁好奇地想:可爱的孩子们,一开始是怎么认定“三好学生”的呢?面对定义模糊的三好学生,大人们的期待是什么呢?希望孩子们向三好学生学习什么呢?

其实孩子们投票,一定是因为喜欢这位同学,而不一定分得清楚为什么喜欢。硬要说出个道理来,往往就是某项特殊专长、人格特质,或者只是因为“我跟他比较好”。

若是这样的话,何不取消虚无缥缈的三好学生,改为各种更具体的奖项呢?这样让孩子们能更容易地了解被肯定的项目,也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除了操作面向的讨论,更深一层的意义是,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三好学生吗?

表扬往往带有定义的意味,由一个权威来界定、认可某些行为的优劣,有意识地选择后,加强宣传效果。那么,有没有哪个三好学生是不太听老师话的,即便他十项全能外加人缘极好?

或者反过来,当选三好学生的孩子,可不可以只是因为全班都很喜欢他,但在世俗标准里也许他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当选三好学生得到的是一张奖状,以及能跟市长或校长合照的荣誉,这到底达到了什么学习效果?我们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表达鼓励和赞美?

孩子没选上三好学生,我该怎么安慰?

让孩子互相欣赏,借机提升自己

其实三好学生这整件事,若能加强孩子“主角”的角色,就能有许多正面意义。

举例来说,三年级三班和四班的三好学生有什么不同的优点呢?四年级和五年级的三好学生又有什么不同呢?

在这过程中,若能让孩子互相欣赏,甚至引起更多讨论和思考才有意义。否则这很可能成为小孩版的造神运动,或者暗示大家成为大人眼中的乖乖牌,那就真的不符合教育本意了。

回想妹妹认真地告诉我:“妈妈,老师说下学期和二年级还会选三好学生,所以我还有机会哦。”

争取荣誉是件好事,不过我得找时间跟她好好聊聊,三好学生对她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呢?■

想知道更多育儿的秘密,看这里就知道啦!

关注我,最全的教育百科都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