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零食需要“約束”嗎?聰明媽媽用“和平共處”打破約束難題

別給他吃零食了,吃多了就不吃飯了……

類似於這樣的話,媽媽基本都說過,在家長的觀念裡,

零食一直都是“萬惡之源”,不僅浪費錢,還耽誤孩子的健康發育。

很多媽媽都希望自家寶寶不愛吃零食,能夠聽媽媽的話,管住肚子裡的小饞蟲,好好吃飯,健康成長,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多孩子不在意父母的約束,對零食有難以遏制的慾望。

寶寶和零食能“和平共處”嗎?聰明媽媽把零食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每當有人勸小天媽媽:“最好不要讓孩子吃零食”的時候,她表面上點頭示意,心裡卻不以為然。

她認為,小孩子喜歡吃零食是天性,這一點不可避免,就算家長刻意去控制,他們還是會想要。

孩子吃零食需要“約束”嗎?聰明媽媽用“和平共處”打破約束難題

與其一次又一次地和孩子鬧騰,不如選擇性地滿足他們,這樣既解決了孩子的口腹之慾,家長也會輕鬆許多。

不僅如此,小天媽媽還會利用零食去誘導教育孩子,她發現有獎勵的教育模式,效果遠超“假大空”的大道理。

分析

絕大多數孩子都喜歡吃零食,一方面是零食的製作口味更符合孩子腹中“饞蟲”的味蕾。

另一方面,孩子愛吃零食也蘊含了其他“深意”:

① 相對於一個人吃零食,孩子明顯更喜歡一群人吃零食,此時零食就不僅僅是食物了,它還是一種社交工具,能拉近關係,與此同時,看著別人吃不著的表情,他們還會得到心靈上的滿足。

② 隨著孩子邁入自我意識的覺醒期,他們會產生很多個人愛好,包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吃零食就是自我意識覺醒和自我意識表達的方式之一

父母讓孩子吃零食,就等於滿足他們的願望,經常得到滿足的孩子,無論是心理樂觀性還是自信程度,都遠超同齡娃平均標準。

孩子吃零食需要“約束”嗎?聰明媽媽用“和平共處”打破約束難題

讓孩子吃零食的好處,你知道幾點?

1)除正餐之外,作為額外的營養補充

現在的零食與老一輩觀念裡的零食可大不一樣,它們無論是原材料還是安全標準,都有明文規定,甚至於有些零食的營養比大米飯還要高。

孩子正處於長身體階段,高速發育過程中需要大量營養物質供給,光靠一日三餐並不能完美解決問題。

因此,零食關鍵時刻也能充當“補品”,適量吃一些無關緊要。

孩子吃零食需要“約束”嗎?聰明媽媽用“和平共處”打破約束難題

2)鍛鍊腸道,提前適應幼兒園生活

很多孩子從小飲食清淡,家裡做飯很少放佐料,結果等上了幼兒園,吃大鍋飯之後,經常性拉肚子。

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發生,提前讓孩子吃一些零食,讓腸道適應一下,能給未來減少不少麻煩。

3)以食交友,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

樊登曾說過,從孩子的吃相,就能分析出他的性格:

  • 如果孩子只喜歡吃獨食,說明他性格內向、自私、敏感性高,這類孩子長大之後,出現心理疾病的概率很大;
  • 反之,孩子樂於分享零食,說明他的情商很高,社交能力強,以後成就絕不會低。

給孩子一些零食,並且引導他們如何正確“以食交友”,給情商打下結實基礎。

孩子吃零食需要“約束”嗎?聰明媽媽用“和平共處”打破約束難題

4)拉近親子關係,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感

看到零食,孩子哇哇大哭要買,媽媽卻態度強硬,就是不肯掏錢,久而久之,孩子

自然會改掉“見零食就要”的習慣,可親子關係也受到了破壞。

家長覺得,戒掉零食是糾正錯誤,這是為孩子好,他們應該感激,可在孩子看來,父母總是拒絕滿足自己的要求,可以歸為“不友好”。

長期得不到滿足的孩子,自我認同感會下滑,他們會產生很強的“自卑感”,如果得不到救贖,甚至有可能演變成自閉症。

當然,家長讓孩子吃零食,也得注意一些基本原則:

1、不能影響正餐,飯前1小時內最好不要吃零食,以免影響孩子的食慾

2、不能吃刺激性過強的食物,比如辣條,哪怕符合衛生安全標準也不行,裡面的佐料嚴重超標

3、選擇零食時,不要買那種過於便宜的,小作坊的衛生安全難以達標,小心誘發腹瀉

4、不論吃什麼,生命安全永遠是第一要素,類似於果凍之類的零食,家長最好不要買

孩子吃零食需要“約束”嗎?聰明媽媽用“和平共處”打破約束難題

看完這些,你還反對寶寶吃零食嗎?你是如何處理寶寶的零食問題的?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