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国”这件事上,我的立场只有一个

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我看了《故事里的中国》第一期。

果然,央视出品必属精品。我没啥好说的,只有两个字“去看啊啊啊啊啊啊啊!!”

《故事里的中国》与《国家宝藏》都是属于讲故事类型的节目,前者以人为主体延伸故事线,后者以物为主体延伸故事线,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动人心弦,感慨万千。

《故事里的中国》通过系统梳理与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人物和故事,再融合影视、戏剧、综艺三重艺术形式融合来再现经典故事,每一期的每一个作品都觉得可以称得上是殿堂级的致敬作。

在“爱国”这件事上,我的立场只有一个

-01-

第一期的故事主题,是“永不消逝的电波”。节目一经播出直接在微博上了热搜,胡歌和刘涛两位专业演员的走心演绎,实在让人忍不住赞叹和感动。

在“爱国”这件事上,我的立场只有一个

“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红色情报天才”李白与妻子裘慧英经历战火洗礼的革命爱情。

在“爱国”这件事上,我的立场只有一个

节目组非常用心地请来了原西柏坡报务员苏采青,也是负责对接李白烈士的情报员来到了节目中讲述追忆了李白烈士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并以一则来自“黎明”的回复引发全场泪崩。

在“爱国”这件事上,我的立场只有一个

用心做的事情,可能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但一定能够收获好评和赞赏。节目组的用心,演绎作品的精致,每一个请来的嘉宾都是对烈士最好的致敬。

-02-

我不禁想到,当下我们中国香港地区的形势,未免觉得痛心疾首。多少前辈英雄烈士,为了阿中哥的发展和光明前程,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努力,甚至是生命。但如今却因为个人的所谓自由,被不怀好意的人教唆,带跑偏,从而伤害自己的“母亲”,你几斤几两凭什么?

“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个故事在1958年的时候,由王萍导演执导了其题材的第一部同名电影。影片中饰演李白烈士原型的是国家一级演员孙道临老先生。

据闻老先生当时为了演好李白烈士的这个形象,亲自去体验了一把老虎凳的酷刑;在体验生活的过程当中,还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学会了发电报。因此电影中也有特拍孙道临老先生发电报的镜头。

在“爱国”这件事上,我的立场只有一个

在“爱国”这件事上,我的立场只有一个

(李侠是李白烈士在电影里的化名。)

而为了能够更好地还原真实故事的情感以及环境,整个摄制组亲临李白烈士生前居住、工作以及被监禁的地方,并且还拜访了李白烈士的夫人裘慧英老奶奶。

电影的女主(扮演的角色是现实生活中李白烈士的夫人)同样也是国家的一级演员袁霞老师,还和裘慧英老奶奶共同生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情同姐妹。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影片当中,真实表现与她老人家在现实生活中与李白烈士的生活细节,和情感。

在“爱国”这件事上,我的立场只有一个

说到这,不禁为老一辈的革命前辈们,感到自豪和荣耀。在看《故事里的中国》第一期节目的时候,进度到了后半阶段,舞台演出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看到弹幕一直在刷“这盛世,如您所愿。”

而此时大屏幕上也亮起了一行字“李白前辈,您期盼的黎明,到了!”

画面放着的,是苏彩青前辈用电报机发出这段电报,那句没来及发出去的话,终于可以坚定勇敢地发出去了。

全场观众,无一不热泪盈眶。

-03-

想起了很久之前,在《我是演说家》这档节目上看过的一段演说,由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许吉如发表的一段名为“国强则少年强”的演讲。而演讲的中心词是围绕“安全感”而展开的,高度却是站在国家的层面上,以大见小,十分地振奋人心。

许吉如在演讲中说起了她留学期间的一件事。与她同一个班级的一名叙利亚的留学生,有一天得知她毕业后会回到中国的时候,对许吉如说--“我真羡慕你”。

许吉如问为什么。

他说“虽然在今天,我们两个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都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

微博上有网民专门做过一期街头访问,对象是外国人,主题是“你觉得在中国安全吗?”

基本上在街头被访问到的外国人,全部都是肯定的回答,“安全。”

其实我们身处中国,对于“国家安全感”这个名词并不是特别有感觉。在香港发生问题之前,我也是没有太大感觉的一员。但是这么一段时间下来以后,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国家安全感”的重要性,以及它给我的生活,我的思想带来的极大的幸福感。

-04-

许吉如的一段话,很能表达我的感想。

“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经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于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

100年后的今天,其实道理反过来是一样的。‘中国强则少年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

因为强大的国家会赋予少年强大的安全感。

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地选择他想生活的地点、时间、状态乃至是心情。

ta是轻装上阵去看这个世界,又理直气壮地回到自己的家园。”

我们能够每天安安全全地坐上公交车、地铁,去到公司打卡上班,然后再安安全全地准时下班,走在街上低头玩手机,偶尔抬头看人群;

我们可以在肚子饿了的深夜叫外卖,或者直接人字拖和三五好友出门吃宵夜;

我们可以独自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电影,超市买菜,演唱会支持idol...

我们的外交官回答不怀好意的媒体提出的刁钻问题时,能够掷地有声地反击;

我们在领土问题上永远坚定卓绝,不仅因为拥有一颗滚烫赤忱的中国心,更因为我们祖国拥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

这一切,都是“国家安全感”给到我们的踏实。所以身为中国人,真的很幸福。

在“爱国”这件事上,我的立场只有一个

-05-

老一辈经常说“做人不能忘本”。

21世纪的我们最常听到一句话就是“勿忘初心”。

这里的“本”和“心”,从个人角度出发,我们叫梦想;而从国家角度出发,那叫“中国人”。

无论是《故事里的中国》,还是我们现实里的中国,她永远都是我们心中“最棒的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