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行为模式化,你的坚持不难:如穿衣吃饭一样自然

你有没有发现:


背单词,一会儿早上背,一会儿中午背,一会儿晚上背,有时候会忘记背;


跳绳,一会儿早上跳,一会儿中午跳,一会儿晚上跳,有时候会找不到机会跳;


读书,一会儿早上读,一会儿中午读,一会儿晚上读,有时候会读不进去。


让事情随意发生,你的行为会被生活中的事件所左右,在生活的旋涡中左冲右突。


01


小A每天上班通勤需要搭乘25分钟地铁,原本他也像别人一样,一上地铁就拿出手机,看看新闻,看看微信群消息,再刷刷朋友圈。


而平时他的工作又很忙,找不到时间读书。


下班回来又很累,读不进书。


于是他改为在地铁上读电纸书。一上地铁就开始读,到目的地的时候,正好25分钟。


不知不觉,一个月竟然读完了4本书。


于是,他把这一模式固定下来。只要上地铁,就打开电纸书来阅读。


这就是行为模式化。


“我习惯了”|将行为模式化,你的坚持不难:如穿衣吃饭一样自然


行为模式化,是指把你想培养的习惯,采用固定的模式来做,即: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动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模式化的。


比如,早上起来刷牙。一天吃三顿饭。周一到周五上班。


如果没有形成模式化,每件事都是随意而为,那么生活会是多么费力?


刷牙:

固定的时间:起床后

固定的地点:洗漱间

固定的动作:挤牙膏,接漱口水


吃饭:

固定的时间:早、中、晚

固定的地点:餐桌前

固定的动作:盛饭,拿筷子


上班:

固定的时间:周一到周五早上
固定的地点:公司

固定的动作:对镜整理仪表,出门乘坐交通工具去上班


你可能会说,这不都是废话吗?刷牙吃饭上班还用特意分析?一点感觉都没有就做完了。


你认为“一点感觉都没有”,这就对了。


正是因为将这些行为模式化了,所以才不用动脑筋,“自动导航”,自然而然就做完了。


“我习惯了”|将行为模式化,你的坚持不难:如穿衣吃饭一样自然


02


我们为什么要将行为模式化呢?


一是因为有节奏感。


俄国教育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指出:


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


如果你养成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


将行为模式化,就是培养出好的习惯,达到不做就浑身不对劲的程度,你就形成了一种行为的节奏感。


我每天5点起床,如果到时候没有起床,就会浑身不对劲。


当人们问我是如何做到日复一日五点起床时,我轻描淡写地说:


没什么,我习惯了。


“我习惯了”这四个字看上去很简单,却蕴含了你能否获得理想生活的关键。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95%的行为是属于习惯性的。


当你通过行为模式化来将好的行为养成习惯,你就形成了自己的节奏感,从而可以轻松坚持。


“我习惯了”|将行为模式化,你的坚持不难:如穿衣吃饭一样自然


二是不易忘记。


人类的记忆过程可分为四个连续性阶段,即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


前两个阶段属于短时程记忆,主要是神经元生理活动的功能表现;后两个阶段是长时程记忆,神经的突触传递发生了改变。


如果将行为模式化,这个行为会被存储入长时程记忆,所以不容易忘记。


如果没有模式化,则该行为只是储存在短时程记忆中,很容易被其他信息冲掉。


我在一个写作培训网校当点评师,每周一天。


平时轮到我总是记得的,因为在固定的时间;但跟别的点评师调班,我有时会忘记,常常要等他人提醒我才想起来今天是我点评。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没有形成行为的模式化,储存在短时程记忆中,对这件事的记忆容易被其他事情覆盖掉。


所以后来我只要调班,就会特意设置闹钟,并让跟我调班的点评师打电话提醒。


“我习惯了”|将行为模式化,你的坚持不难:如穿衣吃饭一样自然


三是耗费能量少。


日本著名脑神经科学家菅原道仁指出:


大脑偏爱固定的自动化处理模式,倾向于避开全新的挑战或不熟悉的事物。


一有机会就会钻空子偷懒。


也就是说,大脑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勤奋,而是相当懒惰的,它喜欢格式化的工作流程。


为什么这样呢?


成年人的大脑约重1.4kg,只占了体重的2%。


但在能耗方面,大脑一天竟能消耗身体所需20%的能量!一个人1/5的能量,都提供给了仅占人体重量1/50的大脑。


由于耗能过高,大脑当然愿意时常保持“省电模式”了。


对于生物而言,最希望避免的就是消耗能量的状态。


狮子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在睡大觉,就是为了节省能量,以便猎取食物时有能量一举击中。


“我习惯了”|将行为模式化,你的坚持不难:如穿衣吃饭一样自然


03


那么,如何才能让行为模式化呢?


1、尽量找出不被打扰的时间


在每天开始日常事务之前,是一大块不被打扰的时间,此时家人都在沉睡,工作上的关联人物还没有来找你。


这时候你可以去做让自己能够成长的事情,培养好习惯。


2、寻找一举两得的方法


比如,在地铁上读书,每天固定都会坐地铁的,不如把在地铁上读书养成习惯,就不需要单独安排时间。


当然,你也可以在地铁上思考。


因为我们学习、阅读的内容,需要思考、融合。


“我习惯了”|将行为模式化,你的坚持不难:如穿衣吃饭一样自然


3、持续行动


持续地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做固定的事情,通过不断重复,就可以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


把要养成习惯的事情,尽量地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去做,不断尝试和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模式。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便你计划得再好,还是可能有例外情况,没办法做到行为模式化。


所以事先要设计好例外规则,使计划保持弹性


参见“不会这个规则,别怪自己计划又泡汤”一文。


培养习惯的时候,将行为模式化,会事半功倍。


————————

关注我 ,陪你轻松坚持,改变现在的自己,获得人生逆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