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死後留下遺言:劉家五世之後會出現一個武將,結果句句應驗

俗話說的好,“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句話表現的是民間對劉伯溫的欽佩。劉伯溫是明朝開國時期的著名謀士,劉伯溫剛見朱元璋的時候就給朱元璋制定了謀取天下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消滅陳友諒,第二步,消滅張士誠,第三步,北上成就霸業。結果朱元璋的霸業之路步步按照著劉伯溫的設定進行,朱元璋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農民皇帝。

劉伯溫死後留下遺言:劉家五世之後會出現一個武將,結果句句應驗

根據《明史·太祖本紀》記載,朱元璋:“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泗州即現在的盱眙。 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其父為朱世珍,母為陳氏。家裡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後改名為朱元璋。

劉基出身書香門第,他的天賦非常高,從小便在家庭的影響下飽讀詩書,不論諸子百家之書還是雜學典籍均有涉獵。相比於古籍中的大道理,劉基更喜歡術數、天文、地理、兵法,對這些知識頗有心得。雖然劉基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雜學上,但他的文采亦非常好,十四歲時來到處州郡求學,十七歲時轉投大儒鄭復初門下學習理學。

劉伯溫死後留下遺言:劉家五世之後會出現一個武將,結果句句應驗

起初,劉基深受程朱理學影響,希望為朝廷效犬馬之勞,通過實績發揮自己的才幹。然而,在劉基走馬上任後,並不受上司賞識。因為劉基是漢官,所以他的意見往往得不到蒙元統治者的採納。因為劉基的名聲太響亮,劉基的同僚嫉妒他的才幹,對他進行了排擠和打壓。劉基對腐朽的官場失去了信心,一氣之下掛印辭官,回到老家消極避世。

劉伯溫死後留下遺言:劉家五世之後會出現一個武將,結果句句應驗

沒有了世俗的紛擾,劉基逐漸對世界有了新的認識。在對國家大勢進行了一番分析後,劉基認為聲名不顯的朱元璋勝算最大,他的身上有一股與生俱來的真龍之氣,他率領的紅巾軍無疑是最有希望推翻蒙元統治的義軍。1360年,朱元璋主動找到了歸隱田園的劉基,並向其表明來意。劉基效仿孔明將天下大勢做出規劃,與朱元璋進行了一番“青田對”,為後世留下了一段佳話。

劉伯溫死後留下遺言:劉家五世之後會出現一個武將,結果句句應驗

劉基向朱元璋描繪了一幅建立萬世基業的宏偉藍圖,並提出了十八條行之有效的治國良方。朱元璋聽了劉基這番高談論闊,當即認為:劉基就是自己命中註定的張良、孔明,並將其任命為帳下首席軍師。之後,劉基將所有籌碼全部投注到朱元璋的霸業中。並給朱元璋統一天下分為三步:

消滅陳友諒;

解決張士誠;

北上中原成就霸業。

最終,劉基的想法與朱元璋的思路不謀而合,使朱元璋更加堅信劉基能讓自己成就帝業。

劉伯溫死後留下遺言:劉家五世之後會出現一個武將,結果句句應驗

不過劉伯溫晚年不願在朝中為官,厭倦了官場的黑暗,屢次提出要回青田養老,但謹慎多疑的朱元璋不願放劉伯溫回去,因為青田是原先張士誠的地盤,青田的民眾不滿朱元璋的統治,朱元璋怕劉伯溫這位奇才領著青田的父老起義。所以朱元璋一直把劉伯溫想方設法留在京城,但劉伯溫在朝中一直受到排擠。胡惟庸一直視劉伯溫為眼中釘肉中刺,想除之而後快,最終劉伯溫在胡惟庸的陷害下去世。

劉伯溫死後留下遺言:劉家五世之後會出現一個武將,結果句句應驗

劉伯溫去世時,劉家的子孫都哭著圍在劉伯溫身旁,劉伯溫留下遺言,在我死後不久,劉家就會失去爵位,你們也會遭到朝廷的打壓,不過我預測不出十年皇上一定會為我平反。而且劉氏的子孫在五世之後必定也會出一個武將,他會重新振興劉氏。

劉伯溫死後留下遺言:劉家五世之後會出現一個武將,結果句句應驗

body>

伯溫去世五年後,胡惟庸以謀反罪被朱元璋誅殺,所有和胡惟庸有關係的官員都被朱元璋鐵腕誅殺,牽連數萬人。十年後朱元璋在朝上對劉伯溫當時的功勞感慨萬千,隨後朱元璋親自為劉伯溫平反,賜給劉氏子孫丹書免死鐵卷。

劉伯溫死後留下遺言:劉家五世之後會出現一個武將,結果句句應驗

後來明朝弘治年間,朱佑樘回憶起劉伯溫對明朝的貢獻,又對劉伯溫晚年的遭遇感到傷心,就命人尋找劉伯溫的子孫。劉伯溫去世後,劉家逐漸沒落,劉伯溫的五世孫也遭奸人陷害入獄,朱佑樘找到他後直接親自赦免了他,並讓他擔任滁州指揮使。

劉伯溫死後留下遺言:劉家五世之後會出現一個武將,結果句句應驗

至此劉伯溫死前所說的遺言全部應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