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美詩詞好聲音為中國加油 《水調歌頭》仍然是選手最愛

東方網4月10日消息:在新冠疫情期間,日本捐贈給中國湖北的抗擊“新冠”疫情援助物資的紙箱上附有的寄語“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感動了無數的中國人。

其實,正當“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字樣的捐贈品抵達中國的時候,國內也正開展了這樣一場弘揚中國傳統古詩文文化的古詩文誦讀活動。這就是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師》《語文學習》《語言文字週報》主辦、騎象小學堂承辦的 2020 第二屆“詩詞好聲音”全國少兒古詩文誦讀 評選活動。

上海教育出版社社長繆宏才表示,隨著統編教材的深入推進,基於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語文教學越來越倡導古詩文誦讀。上教社希望通過和騎象小學堂合作的“詩詞好聲音”全國少兒誦讀評選活動,能將這些歷經歲月淘洗的經典詩篇播撒在最佳黃金記憶期的童心上,讓這些優美的語言典範慢慢內化為 21 世紀兒童獨特的、傳承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素質和修養, 鼓勵孩子們用誦讀的方式感受古詩詞特有的音韻之美,體會作者隱藏在古詩文內的真摯感情。

2020 第二屆“詩詞好聲音”全國少兒古詩文誦讀評選活動自 1 月 10 日啟動以來,贏得了家長和老師們的歡迎,共有來自全國各地 3 萬多名選手參 加海選,最終三千餘人進入複賽。

最終由 624 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線語文老師組成的教師評審團以及專家評審團專家,由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孫雙金、薛法根、陳琴以及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語文學習》雜誌主編何勇等領銜的 12 位專家對參賽作品進行再次評審,最終評選出一二等獎參賽作品,其中一等獎高年組和低年組各10名,萌娃組5名。

本次活動的承辦方、K12大語文互聯網教育公司騎象小學堂創始人曾進介紹,為了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讓全國各地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古詩文誦 讀的活動中,本屆活動採用了線上評選的形式,參加活動的選手幾乎涵蓋 了全國 30 多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機會均等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從選手的作品來看,蘇軾的《水調歌頭》仍然是選手們最愛的篇目,有近 8%的選手誦讀了這篇作品;其次為岳飛的《滿江紅》,約佔 5%的選手選 擇了這首詞。與去年的活動相比,本屆活動也拓寬了誦讀的領域,加入了古文誦讀部分,《愛蓮說》在古文篇目中,獨佔鰲頭。

讓人驚喜的是,選手選擇的作品也逐漸多元化,小古文《五官爭功》、《增廣賢文》節選、《詩經》節選、《九歌·山鬼》等,都能看出對中華傳統 經典篇目的重視。

根據本次活動比賽規則,作品以視頻形式呈現,包括誦讀和才藝展示兩部分內容。從視頻的製作和呈現來看,在短視頻流行的趨勢下,家長們視頻的製作水平、使用的工具以及作品的展現都有了較高的提升。很多家長選擇配合孩子一起完成才藝展示部分,比如一起完成書法作品、一起打太極拳等,從中不但可以看出家長們對古詩文培養的重視,也能看出對親子關係的重視。

由於本次活動正值疫情期間,很多選手選擇了誦讀詩詞和書法才藝為中國加油。

本屆低年級一等獎獲得者之一是來自廣東省珠海市翠微小學的張晨熙。對她來說,背誦古詩詞已經是家常便飯。從4歲到小學入學,她已經積累了 130首古詩詞,幾乎每次參加比賽或才藝展示,都是順手拈來,在海選中 輕鬆晉級;但是在認真觀摩了上一屆獲獎選手的全部視頻後,她感受到了 壓力。在班主任老師和媽媽的指導下,她選擇了《滿庭芳·夏景》為複賽作品。除了不斷練習誦讀作品,還選擇鋼琴演奏曲目《春江花月夜》。她用 了整整兩週,每天4小時來練琴。

張晨熙的媽媽說,通過這次活動,讓一個7歲的孩子更深入地學習了古詩詞的知識,她知道了什麼是“孤篇蓋全唐”,明白了什麼是朗誦家,瞭解了什麼是朗誦風格,讓孩子真正地認識到了自己的潛力。除了比賽結果,她更為張晨熙對自我更好地瞭解和挑戰成功而感到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