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文化】海南張氏來源

【張氏文化】海南張氏來源

海南張氏主要有九支:

一、張壁,原籍福建莆田縣,北宋神宗時入瓊,落居瓊山縣府城甘蔗園村,卒葬於府城西郊(今海南中學校園內)。


二、張天平,原籍福建莆田縣,進士出身,南宋景炎年間(1216-1277年),由閩過瓊任瓊山縣丞。他任政時,將府城荒丘開發,建學校,並發展商業貿易,擴建從府城到海口的道路,次年遷任文昌知縣。後代現居文昌。張天平裔派系:朝、國、新、維啟,文、昌、士、德、純,聲、書、裕、其、世,大、學、有、所、行。


三、張應科,原籍福建莆田縣,曾任徐州通判,南宋鹹淳年間(1265年)過瓊任瓊州安撫使,落居文昌縣翁田北坑。祥興元年(1278年)遣與王用攻雷州之元兵,三戰皆不克,王用降於元朝,應科誓死報國,再決戰城下,遂死於敵手。


應科之兄弟張應甲、張應魁也於宋末、元初過瓊,應甲任瓊山縣令,後落居文昌縣錦山樂家村;應魁於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定居瓊山縣三江張三村。其兄弟後裔散居文昌、瓊山等地。張應科祖是張應甲的哥哥,在錦山樂家村。

【張氏文化】海南張氏來源

四、張有文,福建莆田人,南宋寧宗時中舉人。開禧年間(公元1205—1207年)奉詔任瓊山知縣。攜帶父親張一經、夫人和胞弟張有義渡瓊,落籍瓊山甘蔗園。後裔散居瓊山各地。


五、張天宿,福建古田人,南宋寧宗年間(公元1195—1224年)入瓊任萬州司訓,娶史氏,落籍文昌上寮橫山。育三子,長子瑞全落籍瓊山,次子瑞伶、三子瑞尹落籍文昌。字輩:何國、天、開、文、德、廣、猛、太、運、昌、熙,開國大將張雲逸出自該家族。


六、張萬戶,原籍均是福建莆田縣。


七、張應元,原籍江西信府上饒縣沙濱村人。


八、張照(炤),浙江寧波人。

浙江寧波張氏自元至正九年定居瓊山縣五原都濱涯村(今海口濱涯村),已達700餘年,目前已繁衍至28代。先祖張炤於元至正初來瓊,隨軍隊登島,任進義郎。


其子張大任黎兵屯田萬戶府知事,其孫張國祥任吉陽軍史目。玄孫張賢任乾寧安撫司僉事,後升黎兵屯田萬戶府。張賢弟弟張德任澄邁縣尹,後人主要居住在澄邁盈濱島一帶。


在海口濱涯村張氏宗祠裡,筆者看到,有一方石刻專門介紹張賢的文字,該文是錄自由清人張嶽崧編篡的《瓊州府志》33卷鄉賢卷中的介紹,文如下:張賢,瓊山人,至正中陳子瑚寇陷郡城。瑚死,弟有慶接踵煽逆。


賢倡義兵。追取各衙門印信,郡城恢復。本道副都元帥陳乾富等達其事,授安撫司僉事,丁未復立屯田萬戶府。

【張氏文化】海南張氏來源

九、張嶽崧,祖籍福建莆田。宋嘉定年間遷瓊,其祖曾任瓊山尹,故落籍瓊山,後遷定安。


張嶽崧,於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出生於定安縣永豐鄉高林村。張嶽崧自小聰明好學。十二歲時,應童子試,十六歲時補弟子員,嘉慶辛酉(1801年)優引舉質。嘉慶甲子(1804年)科中廣東省舉人。嘉慶已巳(1809年)中進士,被御筆欽點為一甲第三名,成為海南歷史上唯一的探花郎。張行先後出任四川鄉試正考官,陝甘學政,大理寺少卿、湖北布政使,護理巡撫等職。成為張氏一門中的佼佼者。值得稱奇的是,張嶽崧自己中了探花,其子張鍾秀也是進士及第。父子雙進士這在海南島是很少見的。張嶽崧也被後人推崇為海南島四大才子,與丘浚、海瑞、王佐齊名。成為莆田張氏一族遷瓊者的驕傲。

【張氏文化】海南張氏來源

海南張氏的朋友,你的字輩還記得嗎?你家族還在按照字輩給孩子起名嗎?如果文中沒有統計到你的字輩,還請你在文末留言,留下你的字輩和座標,方便你的族人認祖歸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