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病”剋星:32載艱辛,換回1.24億個生命

上世紀30年代的東北,盛行過一種可怕的地方性疾病——克山病。提起克山病,無人不聞之色變,這種可怕的疾病在當地又被村民們稱作“快當病”,意為發病快,病人往往在較短時間內死亡,也被叫做“窩子病”,說的是一得病就有可能絕戶。

1935年,克山病首次在黑龍江省克山縣被發現,因此得名。主要症狀是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臟擴大,心律失常以及腦、肺和腎等臟器的栓塞。克山病一度肆虐全國六省區309個縣,病區覆蓋人口1.24億,死亡率很高。

克山病肆虐的1935年,東三省正處在日本統治下的偽滿洲國時期,當時由日本人岡本良三等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對此病進行過考察,但沒有查出病因,只能將它稱作“北滿之奇病”。


敬畏生命,救死扶傷

1953年,31歲的於維漢臨危受命趕赴病區進行防治救助與研究工作。初到病區,於維漢就在黑龍江克山縣農村目睹了一個小女孩因克山病在短短兩小時裡去世。此後他和救治組的醫生們又接連收治了許多類似的病例,這些病例幾乎都在診斷後的數小時裡去世。

“克山病”剋星:32載艱辛,換回1.24億個生命

於維漢

醫院裡人們在痛苦掙扎,一名14歲的小男孩用微弱的聲音對他說道:“我死了,把我埋在媽媽腳下吧。”這個幼小生命的逝去,給了於維漢很大的感觸。

從此以後,哪裡有克山病病人需要救治,那裡就有他的身影。

“克山病”剋星:32載艱辛,換回1.24億個生命

於維漢頂風冒雪趕去搶救病人

每次到疫區考察,老鄉們一聽到於老師來了,十里八鄉的都會趕來迎接,像見到親人一樣。提起他,富裕縣繁榮鄉村民周文華鼻子一酸:“治好病臨走他還給我一百塊錢,提起他來我都有想哭的感覺。”


送走瘟神,造福後人

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於維漢跑遍了所有病區,調查了近兩萬人。

他常常要趕幾十上百里的山路去診治病患,餓了就吃農村人都難以下嚥的冷飯餿飯充飢,困了就窩在病人身旁眯一會兒。

“克山病”剋星:32載艱辛,換回1.24億個生命

於維漢利用超聲手段檢查慢型克山病病人

1957年,於維漢試用葡萄糖代替樟腦,採用亞冬眠適當補液的方法搶救急症病人,成為克山病防治史上的一大突破。急性克山病的治癒率由30%提升至95%。

1961年,他提出了克山病病因假說,指出克山病發病與單一膳食條件有關,是一種與營養因子有關的地方性心肌病。

1964年,於維漢在富裕縣建起了克山病防治觀測站,通過臨床實踐,他找到服用洋地黃治療慢型、亞急型克山病的治療方法。

1973年,他從病因學說角度做了大量研究工作,進一步明確提出克山病的營養性生物地球化學病因學說,為克山病病因研究開拓了新的途徑,也為防治克山病探索出一條新路。

“克山病”剋星:32載艱辛,換回1.24億個生命

於維漢(左)在光榮村向他治療好的患者介紹預防保健常識

此外,他提倡居民們豐富飲食結構,也達到了很好的防治的效果。

1953年到1985年,32年間,他歷經艱辛,拯救了我國黑、吉、遼等16省區309個縣(旗)、1.24億病區人口,使病區徹底擺脫了克山病魔的侵擾。


木直中繩,以德行世

於維漢心繫病人,也從不忽視家人的感受。二十多年來他每年下到疫區考察,一去就是一個冬天。作為丈夫,他總會在走前為妻子把家中大小事務,包括日用品、食物、炭火都悉數安排好,讓妻子沒有後顧之憂。

與此同時,他也是一個慈愛的長輩。孫女於心韻回憶道:“小時候每逢週末到他家去都有好吃的。”他從不因為學習成績責怪她,反而常常給予許多的鼓勵。這些小時候相處的溫情瞬間,在她當了母親後越來越理解了,更加明白了親情的珍貴。

“克山病”剋星:32載艱辛,換回1.24億個生命

於維漢在生化實驗室指導實驗

作為老師,於維漢也在行醫的道路上影響著他的學生們。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院院長於波是於維漢的博士生,現在已是國內心血管疾病專家。他曾在克山病研究所做過六年的研究工作。他回憶,老師常常告誡他們:“無論身份貴賤,生命生來平等。治病救人,一定要傾注全部的所學去關心和愛護他們。”

1997年,於維漢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但他從來不領取院士津貼。2000年,他用院士津貼設立了“於維漢院士貧困大學生獎學金”,資助貧困優秀大學生。

“克山病”剋星:32載艱辛,換回1.24億個生命

於維漢(左三)在尹新華、韓福生博士畢業的答辯會上

於維漢院士的先進事蹟,曾多次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健康報》和中央廣播電臺以中、英、日文報道。

2010年11月17日,於維漢因病逝世,享年88歲。


“克山病”剋星:32載艱辛,換回1.24億個生命

採集工程項目辦公室/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1. 《追憶克山病的剋星——紀念我會哈爾濱醫科大學分會名譽會長於維漢院士》,黑龍江省歐美同學會

2. 《追記蒼生大醫於維漢:一生為窮人看病的院士》,中國青年報

3. 《大愛仁心鑄醫魂》,人民網

4. 《心繫蒼生斬病魔》,科學時報

5. 本文圖片來源於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