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平臺借《慶餘年》賺錢沒毛病,但不斷更改規則,用戶難免反感

最近,估計大家都或多或少聽過《慶餘年》這部電視劇。


不同於其他電視劇因為劇情、演員上熱搜,這回《慶餘年》持續被送上熱搜,是因為劇集播放平臺。


剛開始,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兩個播放平臺將用戶分為普通用戶和VIP用戶,VIP用戶可以提前觀看劇集。但後來,視頻方又將規則改為,再出一檔用戶劃分,為“VVIP”,即在VIP的基礎上,再支付額外50元,才可以每回更新都提前觀看6集。


新出的規則被全網批評。在爭議聲下,騰訊視頻與愛奇藝又更改了觀劇規則:VIP用戶可提前看6集,還可享受額外3元每集的超前點播權。


面對再次更改的規則,大部分網友依然表示,在VIP會員基礎上收費不太合理。


因為這件事,大家對兩個視頻平臺的口碑不斷下降。就這樣,兩個平臺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那麼,郎郎先生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一起來看看。


視頻平臺借《慶餘年》賺錢沒毛病,但不斷更改規則,用戶難免反感

▲《慶餘年》宣傳海報


首先,我們必須得肯定《慶餘年》的市場受歡迎程度。如果是作品質量次,或者劇情沒意思的電視劇,就算免費播放,也不會有很好的收視率,更別提在裡面賺錢了。


這部電視劇,除了劇情大家比較喜愛,裡面的演員也比較有觀眾緣。我聽說這個劇的演員陣容比較強大,所以可能電視劇還在宣傳期的時候,大家就比較看好。


我覺得,電視劇選用陣容強大的演員,本身花費的成本比較大,所以適當的賺錢是合理的。


在騰訊收取會員費這件事,剛開始把用戶分為三層的舉措不算太過分。這就和我們做飛機一樣。


飛機上分頭等艙、公務艙和經濟艙,每一種艙位相差的服務和價錢都挺大,但如果在這個飛行旅途過程中,你想要比別人更舒服,那你就得花這個錢。


實際上,坐在這個飛機的所有旅客都可以到達同一個目的地,只不過每個人到達目的地前的狀態是不一樣的。


從看《慶餘年》這個劇來說,其實大家只要想看,最後都可以看完,但只不過自己需要等待的時間不一樣。


這樣類比一下,其實商家依託電視劇賺錢無可厚非。但有可厚非的是,平臺方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更改遊戲規則。


如果平臺方一開始就覺得,這是部良心好劇,需要依靠這部劇賺錢。那麼,在電視劇更新之前,它就得先和觀眾打個招呼:這是部好劇,大家都可以看,不過,如果想要提前觀看,就得收費。並且把每個檔位的收費和權益都標明清楚。


但現在因為廣電總局沒有相關規定,所以平臺方就隨意制定觀看規則。當社會規則沒被制定,商業局面上就會暴露人們貪得無厭、想趁機賺錢的現象。


這和社會以“官本位”與“金本位”的思想基礎是分不開的。


同時,平臺方也利用了當代年輕人的急迫心理——朋友圈裡的好友都提前看了,知道下一步的劇情了,他就也得看。所以估計還有很多人一邊不停的罵平臺方,一邊又不斷的給平臺方充錢。


視頻平臺借《慶餘年》賺錢沒毛病,但不斷更改規則,用戶難免反感

▲相關事件微博下網友的評論

—— —— —— ——

您如果想要看張郎郎先生對個人成長經歷的陳述、個人畫作的品評、對最新社會事件的思考,

歡迎關注張郎郎先生在各個平臺的賬號:郎郎尚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