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这个划为10区1市2县新1线城市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


浙江省这个划为10区1市2县新1线城市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


地名如人名,

一个名字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渊源与意义。

地名,

就是一座城市的身世。

历史缓缓向前,

流传中,许多地名已非原意。


浙江省这个划为10区1市2县新1线城市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


上城区

来历名称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30日,改杭州第一区为上城区。因上城区位于杭州市区中心偏南,南宋时,建皇城于杭城南部,习惯称南边为上,区名由此而得。


浙江省这个划为10区1市2县新1线城市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


下城区

来历名称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30日,改杭州第三区为下城区。因地处故南宋皇城北,杭州习惯以北为下,而称下城区。


浙江省这个划为10区1市2县新1线城市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


江干区

来历名称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30日,改杭州第四区为江干区。因地处钱塘江北岸,故名江干。


浙江省这个划为10区1市2县新1线城市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


拱墅区

来历名称 民国十六年(1927年),设杭州市以后,今拱墅区为第六区和第八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3日下午,杭州解放后,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改第八区为拱墅区。以旧时境内最古老的拱桥拱宸桥和最繁华的湖墅地区而各取一字得区名。


浙江省这个划为10区1市2县新1线城市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


西湖区

来历名称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30日,杭州第四区改建为西湖区。以境内有西湖而得名。


浙江省这个划为10区1市2县新1线城市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


滨江区

来历名称 1996年12月12日,杭州市设立滨江区。位于钱塘江南岸,以濒临钱塘江而得名。


浙江省这个划为10区1市2县新1线城市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


萧山区

来历名称 西汉元始二年(2年),始建余暨县。三国东吴黄武年间(222年—229年),改名永兴。唐天宝元年(742年),以萧然山为名,改永兴县为萧山县。1988年1月1日,萧山县改称萧山市(县级)。2001年3月25日,撤销县级萧山市,成立杭州市萧山区。

作为山名的萧山,早在《汉书·地理志》余暨县名之下已有记载,其来历是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


浙江省这个划为10区1市2县新1线城市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


余杭区

来历名称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灭楚,境内置余杭、钱唐县。据《太平寰宇记》卷93杭州余杭县引《郡国志》云:夏禹东去,舍舟船登陆于此,乃以为名。即把大禹弃舟的地方,叫“禹杭(杭为方舟)”,后人讹为“余杭”。但这或许只是个美丽的传说。

另一种观点是:余杭一带,东周之前一直为“海洋”,虽然东周时期慢慢形成大片陆地,但吴越方言仍沿用旧称,曰“洋”。秦时设置“余杭”县实际上取自“洋”的吴语音。 还有一说:“余”为古越语中的一个发语词,并无实际意义。不过秦汉用文字记其音,而沿用其名。

唐武德四年(621年),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民国元年(1912年)2月,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1958年4月,杭县被撤销,属杭州市郊区。10月撤销余杭县,并入临安县。1960年1月建立钱塘联社(县级)。1961年3月,从临安县析出原余杭县境与钱塘联社合并,4月,钱塘联社撤销,恢复县建制,定名余杭县。1994年4月,撤销余杭县,设立余杭市。2001年2月2日,撤销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


浙江省这个划为10区1市2县新1线城市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


富阳区

来历名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富春县,属会稽郡。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为避简文帝生母宣太后郑阿春讳,更名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吴越王钱镠与淮南节度使杨行密结怨甚深,嫌“杨”、“阳”同音,乃奏改富阳为富春。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氏归宋,复改富春为富阳。1994年1月18日,富阳撤县建市(县级)。

2014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富阳市,设立杭州市富阳区。以原富阳市的行政区域为富阳区的行政区域,富阳区人民政府驻富春街道桂花路25号。


浙江省这个划为10区1市2县新1线城市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


临安区

来历名称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临水县为临安县。《太平寰宇记》卷九三:“临安山,县取此以为名。”另从分析汉字:临, 到,来;“临安”是“来到即安”的意思。1996年10月28日临安撤县建市(县级)。

临水,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分余杭县置临水县。因岗为城,临猷溪水,故名。

【传说】 时候,京城有两个人骑着大马,来南边找个好地方建一座城。两个人骑着大马跑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片森林边歇气。这两个人睡了一觉醒来后,两匹马中的大白马不见了。大白马不在,怎么去找好地方呢?两个人很急,就理着马脚迹去找大白马。他们怕打失掉,就走一段路,然后在纸上画一画。他们走了大半日,找到大白马时,又重新回到了原来歇气的地方。这时,天已经黑下来,他们就只好在这里歇夜。

由于找大白马耽误了一天时间,离回京城报告的时间只差七七四十九天了,可是城址还没有找到,两个人很是着急。这时其中一个人又铺开白天找马时画的图瞧,想标清走过的路。这个人瞧着瞧着,忽然眼睛一亮,高兴地对另一个人说:"好了,城址找到了。"

另一个人问:"在哪里?"这个人指着图纸说:"你瞧,大白马走了一个大圈圈,又在大圈圈的东西南北走了四个小圈圈,这不就是城址?"另一个人说:"好,大圈圈就是城墙,小圈圈就是四个城门。就这样回去禀报吧!"

这个人又问:"我们给这个城取个哪样名字呢?"

另一个人说:"这一夜我们在这里临时安下来,就叫临安城可好?"

这个人说:"好!"临安这个名字就这样定下来了。


浙江省这个划为10区1市2县新1线城市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


桐庐县

来历名称 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年),析富春县桐溪乡置桐庐县。“昔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指桐为姓,故山名桐君山,县名桐庐”,故名。

桐君,黄帝时人。据《浙江通志》记载:"桐君住在县东山隈桐树下,其他支柯偃盖,荫蔽数亩,远望如庐舍,人问其姓名,则以桐示之,因名其人为桐君。"他与另一位医生彭巫在此采药求道,还在离桐君山15千米的富春渚上栽培草药(此渚今名桐洲)。桐君一生勤勤恳恳采药品性,深究医理,"知医方药饵",是中国历史上研究中华医药的先行者。他的医药实路成果被后人汇编成《桐君采药录》一书,成为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药物著作之一。

为了纪念这位济世拯民的中药鼻祖,后人就把他采药求道的这方土地命名为桐庐,江为桐江,溪为桐溪,岭为桐岭,其栽药洲为桐洲,采药求道山为桐君山。


浙江省这个划为10区1市2县新1线城市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


淳安县

来历名称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分歙县东之叶乡置始新县(今淳安),分歙县南之武强乡置新定县(原遂安,今淳安)。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平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隋仁寿三年(603年),以新安故城置睦州,睦州名自此始,淳安县的名称历史上变动过七次,始新、新安、雉山、新安、还淳、青溪、淳化,直至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才定名淳安县,取“淳而易安”之意得名。1958年10月,淳安、遂安合并为淳安县。


浙江省这个划为10区1市2县新1线城市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


建德市

来历名称 三国时,魏黄初二年(221年),东吴孙权封开国将军孙韶建德侯,取“建功立德”之义,并置建德侯国。建德侯国国都在今浙江建德市梅城镇。吴黄武四年(225年)孙韶改封,建德侯国除,置建德县。1992年4月1日,建德撤县置市(县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