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時代“四能”好校長

我經常聽到有人說:一名好局長,帶動一方好教育;一名好校長,成就一所好學校。在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下,能按時完成上級佈置的任務,順利通過各種檢查與評估,讓學校平穩有序運行,這充其量算是一名基本合格校長。

那麼,作為一名好校長、優秀校長乃至卓越校長,該有怎樣的必備品格?通過分析一些知名校長的特徵,似乎可以歸納為“四能”:

做新時代“四能”好校長

一是能教,做專家型校長。

校長從教師中產生,首先應當是一名優秀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班主任工作經歷,是一名教學能手、骨幹教師乃至學科領軍人物。讓教學專家當校長,能更好地抓教育教學,也為其他教師樹立導向,即教學能力強的人才更受重視,有更大的晉升空間。我們有些校長,之前教學上很不錯,一旦當上校長就成了“脫產”幹部,或者任教少量的思想品德、科學等課程,這容易導致行政思維辦學。江西省奉新一中原校長陳紹平是當地公認的好校長,他一直堅持任教高中物理。在他看來,當校長不上課就脫離了師生,脫離了教育教學實際,也就難以跟上教育改革發展步伐,這對教學管理和學校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做新時代“四能”好校長

二是能說,做創新型校長。

一般來說,有創新意識的校長都是能說會道的,對於自己學校辦學特色侃侃而談,對於當前教育現狀有理性思考,對於破解辦學難題有真知灼見,時刻在思考教育事情。但也有少部分校長,對教育教學關注不多,在上級領導與同行面前顯得畏畏縮縮、不敢說話,生怕說錯話、說外行話。

當校長,絕不能做井底之蛙,更不能夜郎自大,一定要“走出去”學習交流,開闊視野更新觀念,通過聽人家說,接觸新的教育思想與教學理念。這不僅能認識到差距,明確努力方向,也能激發他們說的慾望,培養說的能力。往往能說的校長,最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形成團隊的凝聚力。所以,校長要丟掉講稿,認真對待每次正式講話,做到條理清晰、引經據典,沒有大話套話空話,讓人聽著就是一種享受。因此,校長可以多參加論壇或開辦專題講座,這既是風采展示,也能促進自身成長。

做新時代“四能”好校長

三是能寫,做學習型校長。

有多少校長會寫文章,能在報刊上發表?校長平時躬身實踐,有著豐富的實踐案例,也有許多值得深思和探討的問題,有必要拿起筆來寫文章,以寫促思,從而形成自己的教育觀點。這是許多優秀校長的成功之路,即邊實踐、邊思考、邊總結、邊創新,最終獨樹一幟,走向成功。

但在現實中,校長常常抱怨工作太忙,要處理的問題太多,沒有時間去讀書看報和寫作。其實,有沒有時間關鍵看時間和心思用在什麼地方,只有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校長才能擺脫行政事務,靜下心來學東西,俯下身來搞教育。做學習型校長,需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讀與記結合。碰到感興趣的題材、新穎的觀點和經典的論述,要摘記或者複印下來,為日後寫作積累素材;二是讀與思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有針對性地去學習,帶著問題去讀書,看到他人的觀點和經驗做法,思考能否借鑑過來破解自己學校的難題,還有沒有更好的措施等;三是讀與寫結合。讀是輸入,寫是輸出,沒有輸入何談輸出。所以,校長要能寫,關鍵是自己要讀書,讀中外教育史、讀名家代表作、讀主流教育報刊等,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素質和綜合素質。

做新時代“四能”好校長

四是能做,做服務型校長。

能說,關鍵是有內容可說,這就要落實到“做”上。有位叫閆學的特級教師,也是一位優秀的校長,寫了許多教育類暢銷書,我很贊同她的一個觀點“與其讓我們寫一本書,不如說是做一本書”。確實,只有平時工作做好了,做出成績了,學校辦出特色了,才有深刻的體會,才有說的底氣和寫的基礎。

當好校長不容易,要應對的工作、要處理的關係以及隨時可能出現的狀況⋯⋯都需要校長去決策和解決。正因為不容易,對校長的要求才不一般:要有事業心。與其說“校長”是個權力崗位,不如說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要把辦好學校當作畢生事業,處理好“權與責”的關係,用心去經營和管理,正如陶行知所說“國家把整個的學校交給你,要你用整個的心去做整個的校長”。

要有公正心。當校長私心太重肯定不行,不僅學校內部容易出亂子,個人弄不好也會出問題。校長首先要做到公正無私,並在管理上處理好“方與圓”的關係,靠制度管人,既要有制度的剛性,還要有人性的溫度,在評優評先評職稱等方面要堅持原則,但對於教師生活需要,要關心體貼,親自過問,及時幫助解決。

做新時代“四能”好校長

要有包容心。一名成功的校長背後,必定有一個團結協作的校級班子。當校長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抓班子帶隊伍,避免獨裁和過於集權,要處理好“集與分”的關係,充分信任並支持副職工作,讓其放開手腳去開展工作。特別是對能力強的副職要有包容心,創造機會讓他們脫穎而出,這既能為校長排憂解難,也有利於學校長久發展。

要有進取心。校長要有進取心,但不能急於求成、急於創新,要處理好“舊與新”的關係,存在的制度、以前的做法之所以能延續下來,肯定有其合理性,要在傳承的基礎上再談創新。有的學校之所以能成為名校,有著優良的校園文化,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取得了豐碩的辦學成果,都是幾代人的努力,幾十年如一日的實踐與積累。

一所學校猶如一列動車,要實現“和諧運行”和“復興前行”,關鍵靠車頭“校長”帶動。怎樣當好火車頭,我們的基層校長,或者未來想走上校長崗位的教師,可以對照“四能”要求,朝著這個方向不斷自我修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