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以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省委书记王国生莅临学校调研时的讲话精神


我校以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省委书记王国生莅临学校调研时的讲话精神

3月24日,省委书记王国生专程到华水,就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开展调研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王国生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我校融入服务国家战略,抢抓国家战略这一千载难逢机遇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校党委和干部师生倍受鼓舞,连日来,通过干部领学、师生自学、视频会议、座谈交流、召开论证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活动。

加强学习宣传引导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校党委向全校二级党组织、校属各单位发布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王国生莅临我校调研讲话精神的通知》,组织召开了座谈交流会。党委办公室根据录音,对王国生书记的讲话进行了整理,党委宣传部印制了200余份,确保全校中层以上干部每人一份。连日来,王国生书记莅临我校调研时的讲话在全校干部师生中引发了热烈反响。学校在校园网主页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按照党政管理篇、专家篇、教师篇、学生篇,对干部师生的认识、体会、建议等予以分别刊发,并在校园网主页“校园聚焦”栏目,及时编辑刊发各单位学习贯彻的先进典型,光明网、大河网、搜狐网、看点快报网等纷纷予以转载。《河南日报》以《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华水把论文写在治水兴水事业上》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按照王国生书记的讲话精神:华水“各位专家要发挥智囊团作用,进一步加强研究”,“学校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水利水电大学的进程中,始终保持服务国家战略的情怀”。学校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进行系统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在学习座谈时表示,要充分发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黄河防洪与减灾、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四个研究所的作用,把学校的学科、人才、资源进一步整合,围绕黄河生态保护与修复、防洪抗旱与防灾减灾、水资源高效利用、河流泥沙治理、湿地保护、黄河文化等领域开展基础性、专业性、应用性研究,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唱响华水声音。学校科技处、社会科学处以及有关专家在学习时,也纷纷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角度畅谈意见建议,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水平、服务国家战略理清了思路。

发挥学校自身优势 彰显服务担当意识

按照王国生书记的讲话精神:华水“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实质”,“要坚持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站位国家区域经济布局审视自身优势,在发展全局中找准定位,在流域合作中谋求共赢……”。学校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对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服务省会大都市区产业布局行业发展。将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打造成“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研究、咨询、评估、人才培训等为一体”的学术机构,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重要“智库”,为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学校将深度参与《黄河法》的立法论证工作。4月2日下午,郑州水谷产业园(中国水谷)建设可行性论证推进工作座谈会在我校举行,对郑州水谷产业园(中国水谷)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规划思路、功能定位、建设规模、投资形式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论证。有的专家在学习时,还提出了恢复举办“黄河国际论坛”的建议。

加强文化传承创新 助力学校内涵提升

学校作为首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和水利高校,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治水思想为引领,以省委书记王国生讲话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社科工作者积极性,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学校将围绕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哲学基础、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等重大现实问题,推出系列研究成果。开展校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课程思政研究专项立项和研究,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将加强华水“水博馆”建设,以“水博馆”为平台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治水思想,宣传黄河文化,宣传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为丰富华水特色校园文化,为华水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提供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重要支撑。有的专家还建议,积极开展黄河文化传播、不断提升我省国际形象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加强立德树人工作 提升铸魂育人水平

王国生书记讲话时要求:“学校要继续在学生和教师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八项教育,继续以抗击疫情斗争实践为鲜活教材,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思政课教育‘主阵地’,进一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更好地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的爱国情、强国志。”校党委将牢记王国生书记嘱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灾难当作教材,持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敬业奉献教育、担当作为教育、生态与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纪律与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持续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巩固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河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立德树人中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近期召开了“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云端座谈会,引导教师深入挖掘疫情防控和黄河治理中的生动素材,充实教学内容,坚持线上线下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讲好疫情防控故事、黄河故事,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各专业学科育人成效。广大教师运用各类教学平台和直播工具,及时把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精神与部署融入教学,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典型人物、重大事件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教务处及时发出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倡议,开展疫情防控期间“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征集,推动课程思政广覆盖,及时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推动青年学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更好地激发爱国情、强国志。学生处组织辅导员代表进行了学习,校团委组织优秀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进行了学习,并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后勤服务中心党委在学习时表示,将按照王国生书记要求,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及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为立德树人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安全保障。

监制:韩玉洁

推送:熊齐林 陈佳妮 冯艺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