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國之駱統傳:先天之憂顯仁義,英年早逝天下哀!

真·三國之駱統傳:先天之憂顯仁義,英年早逝天下哀!

注:圖片皆源於《三國殺》、《陣面對決》、《三國志》及網絡,以文為主。

駱統,字公緒,今浙江人,陳國相駱俊的兒子。

駱統的父親駱俊,因為拒絕了袁術的借糧請求而被袁術派刺客暗殺了。

200年,孫策去世那年,官渡之戰那年,駱統的母親改嫁給華歆做妾,那一年,駱統年僅8歲,為了讓母親安心做妾,駱統與親戚一道回了烏傷。

臨別之際,駱統的母親前來送別,駱統拜辭母親上車後,頭也不回地往前走,母親一邊哭一邊跟在車後,依依不捨。

趕車的人忍不住說道:夫人還在那裡呢,你回頭看一下吧。

駱統強忍著眼淚,說道:我知道,我只是不想增添母親的思念,所以才不回頭看她。

當時,戰爭不斷,糧食缺失,鄉里及遠方來的人大多生活困頓,駱統為了幫助他們,減少了自己的食物而分給他們。他的姐姐很仁愛,也有道德操守,丈夫死了之後,回到了孃家,在看到駱統的樣子後,十分難過,多次問他:你怎麼了?怎麼就吃那麼一點點,是生病了嗎?

駱統說道:如今天下大亂,士大夫們連糟糠都吃不到,而我又哪來的心思一個人吃飽呢?

姐姐溫柔地說道: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告訴我呢?非得把自己折磨成這個樣子!

於是乎,姐姐甩了一張支票,將自己的糧食給了駱統,又將此事告訴了母親(非駱統生母,由駱統父親的身世來看,應該是有妾的,駱統是妾所生的兒子,而姐姐是正妻生的孩子),他的嫡母也很感動,於是命人分發施捨糧食,駱統由此名聲顯揚。

212年,孫權以討虜將軍身份兼任會稽太守,那一年,駱統20歲,當上了烏程國相,實習。

烏程百姓超過萬戶,都讚歎駱統能仁惠治理。

孫權非常高興,大力讚賞駱統,召他為功曹,代行騎都尉,並將堂兄孫輔的女兒稼給他為妻。

駱統不喜歡拖延,他絕不會將今天能辦完的事拖到明天,他經常勸說孫權要尊重人才,對待下屬要走心不要走腎,孫權聽了後認為很有道理,接受了駱統的建議。

駱統後來出任建忠中郎將,帶領武射吏三千人,在淩統去世後接替其軍隊。當時,稅徵徭役繁多,加之瘟疫流行,民戶逐漸減少,駱統見此狀況,上書說道:我聽說君主治理國家,以佔據疆土為強富,控制威福為尊貴,發揚德義為榮耀,永垂胤嗣為大福。總而言之,要善待百姓,不要欺騙沒有讀過多少書的百姓,因此,治理國家不是一件容易事,杜絕一切作威作福的貴族勢力,打擊豪強,善待普通人,如此,則國可治也!如此,我駱統也死而無憾了。

孫權在翻閱駱統書信的時候,越看越感動,對他的意見十分重視。

222年,駱統隨著大都督陸遜擊敗了劉備,戰後升任偏將軍。

夷陵之戰後,徐盛等人建議孫權應該趁勝追擊,最好能消滅劉備,省得這老兔崽子繼續蹦躂,孫權就此徵詢陸遜的意見,陸遜與駱統和朱然都認為:此時曹丕正在大規模集結軍隊,表面上說是為了熱心協助我們吳國攻打蜀國,實際上,我們都很呵呵,鬼都知道他內心的想法,無非就是在滅蜀的時候捎帶手把我們也滅了。因此,我們一致認為,此時不要追擊劉備了,畢竟以後,我們還是要聯合的。

孫權採納了駱統等人的意見,軍隊迅速撤退,不久之後,魏國果然出兵,吳國三面受敵。

後來,駱統任濡須督,他多次陳述有益時政的見解,前後上奏書數十次,所說的情況和建議都很有道理,孫權多次採納他的建議。

劉備剛一去世,兩邊的明白人就迅速恢復了友好關係,張溫也作為使者經常出使蜀國,回來後一直對諸葛亮稱讚不已,這就讓孫權很是不爽了。後來,發生了暨豔謀反未遂之事,而這個暨豔,原先就是張溫推薦的,孫權本來就不怎麼喜歡張溫了,再加上一些人的詆譭,於是,張溫被戴上了手銬入獄。

此時,只有駱統認為張溫無罪,應該在找到決定性的證據後再定罪,最後,駱統為了勸誡孫權,來表達自己只是站在客觀中立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為此寫道:我與張溫已經多年沒聯繫了,我和他沒有什麼特別深的基情,他不過是我的一個普通同事罷了,我今天說這麼多,並不是想企圖改變些什麼,因為張溫已經被關進去判刑了,而我,只不過是說些我該說的而已,他獨行在前,我也願受恥,罷官革職在後。

只可惜,這一次孫權並沒有採納駱統的建議。

228年,駱統死了,年僅36歲。

襄子突然覺得,36歲左右的年齡段可能是人生一道坎,比如,周瑜、龐統,還有這次出場的駱統,都是36歲掛了的,襄子距離36歲…還有十年。OMG,上帝保佑!(當然,統計數據不全面,這段本身就是玩笑,別當真)

十年之前,我在寫駱統,他36歲,而我26歲。

十年之後,我也36了,屆時希望,自己能寫出更有味道的文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