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绕过弯路就是走了更大的弯路

工作以后,父亲经常对我说,工作中不要怕走弯路,更不要试图绕过弯路。

起初,我对父亲的话不以为然,彼时的我意气风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可是很快,父亲的话就应验在了我的工作中。

那天,公司有一张计划表需要我用两个小时完成。其实,这份计划表我早已了然于胸,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但是,上司却又附加了一个要求,希望这张计划表不是简单的图表,最好能用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一目了然又能印象深刻。

上司的话令我有些郁闷,因为这只是一张简单的计划表,图表并不复杂,要看懂也很容易,相信任何一个客户都能看明白,根本不必采取什么形象生动的方式,但上司的话也不能不听,我想了想,决定在图表上面加一些简单的箭头指示,并将图表中的重要部分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在我看来,这就是上司安排走了一段没必要的弯路而已。

深度好文:绕过弯路就是走了更大的弯路

弯路不弯

一个小时后,我把自己的计划表交给上司,他看了看,不置可否地放在了一边。当天下午,上司宣布,与我一同进入公司的同事小李被调到了更加重要薪水也更高的研发部。

后来,我才知道,这份计划表不仅交给了我,还交给了另外三个与我共同进入公司的新人,四个人之中,认认真真走弯路的人只有小李一个,他不仅放弃了原有的千篇一律的图表,还发挥个人特长,仔仔细细画了几张漫画,将计划表中需要重点说明的设计思路、预计效果等等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据说上司看到这份与不众不同的计划表之后,脸上竟然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其实,我也会画漫画,而且,我还能够用立体画这种别具一格的方式完成这份计划书,可是,因为思想上的不重视,因为想绕过弯路,我却走了更大的弯路,失去了一次职场中重要的机会。

回家之后,我对父亲说起了这次经历。父亲对我说,弯路也是路,走弯路是能力问题,但绕弯路就是态度问题了,能力可以提升,不好的态度却只会拖垮一个人,不仅是职场,生活中要面临的弯路更多,希望你能汲取教训。

事实上,弯路不仅存在于普通人的生活中,大人物大企业同样面临着弯路的考验。

深度好文:绕过弯路就是走了更大的弯路

路在脚下

  1995年,华为斥资1000万元从美国和德国引进两套先进管理系统,但洋顾问们来到公司,却都要听从华为人的“指挥”,甚至华为人还对他们的系统提出各种各样的“改进方法”和“优化意见”,最终这些先进的管理系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华为人普遍认为,原有的管理系统已经非常好了,符合实际,为什么非要引进国外的管理系统呢?这不是走弯路吗?

但是,虽然反对声不绝于耳,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却决定,这条“弯路“必须继续走下去,接下来,他斥资20亿引进了IBM的管理系统,一时间公司内一片哗然。

但很快,华为员工们发现,IBM顾问与以前的顾问截然不同,他们态度非常强硬,提问问题时,不让华为人过多地问“为什么”,只允许他们回答“是”或者“不是”。为了挖掘第一手资料,IBM顾问甚至将大把时间花在每天加班到深夜的研发人员身上,并就加班问题的起源以及避免加班的种种可能性和可行性与他们展开讨论。

半个多月后,洋顾问们在纷繁复杂的华为发展脉络中整理出了头绪和思路,通过逆向思维对华为的管理现状做出了全面的剖析和诊断,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经过这一段“弯路”之后,华为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

谈及此事,任正非庆幸地说:“请他们当老师请对了。华为就是要请这种敢骂我们、敢跟我们叫板的顾问来做项目。”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一段走“弯路”的经历,始终抱有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华为绝不会成为如今世界瞩目的超级电子品牌。

弯路是什么?其实,弯路是砥砺性情、斗志、智慧的最佳方式,一个人面对弯路的态度决定了他的境界与未来,绕弯路是小聪明,走弯路是大智慧,就像父亲说的,弯路也是路,而且生活中的大部分路都有一点弯的,你的弯路走好了,腰板就能挺直了,因为,你的心里有底了。

深度好文:绕过弯路就是走了更大的弯路

路上有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