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死?!一個車圈最偉大會計的傳奇一生

最近忙車看車玩車的線上活動,好久沒出稿了,撰稿當日,正值菲亞特大佬塞爾吉奧的頭七。這位圈內大佬的離世,無疑就如同歌聽到傑克遜死訊時圈內人沉痛,圈外人惋惜。多見新人笑,誰聞舊人哭。今天,球哥帶大家重新回顧一下這位汽車圈最為大的會計的傳奇一生。

美國當地時間 7 月 25 日,離任僅四天的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首席執行官塞爾吉奧·馬爾喬(Sergio Marchionne)因病離世,享年66歲。

離職死?!一個車圈最偉大會計的傳奇一生

21 日時,菲亞特公司突然發佈了一條緊急聲明,稱受肩部手術的影響,馬爾喬內已經無法重返工作崗位,而董事會決定加快CEO的過渡程序,並任命了曼利成為新的CEO。馬爾喬內在放手之前把菲亞特的重任交給了公司的資深主管邁克·曼利。然而因為術後併發症,馬爾喬內沒有熬過來。

馬爾喬內的傳奇和特殊之處,在於他是汽車跨國集團大佬中為數不多的半路出家者。這一商界和汽車界的“雙料”奇才在執掌 FCA 期間被人稱作併購狂魔,而正是他深厚的財務背景,使他能夠帶領菲亞特成功併購克萊斯勒,也讓他將FCA集團的財務狀況迅速扭轉,把菲亞特的市值增加了十倍以上,成功將家中等規模的歐洲汽車製造商轉變成了一家全球巨頭。

從財務精英半路出家,他是汽車界十多年來最偉大的會計

1899年菲亞特的前身意大利都靈汽車製造廠正式成立,憑藉創始人喬瓦尼·阿涅利和其孫子喬瓦尼·阿涅利二世的不懈努力,菲亞特不僅成為意大利綜合工業企業集團的翹楚,還將阿涅利家族躋身意大利上層的名門望族。

進入千禧年以來菲亞特汽車作為一家橫跨三個世紀的老牌車企卻陷入了發展停滯期,由於歐洲市場需求極具萎縮再加上產品週期更新換代停滯,曾經的“小車之王”菲亞特也陷入了金融危機。

儘管2000年通用汽車以24億美元收購了菲亞特集團20%的股權成立成立產業聯盟,但是難掩大幅下行的趨勢,2000年到2004年幾年菲亞特連年大幅度虧損。

在2003年之前菲亞特已經在短短几年時間裡更換了四位CEO,最短的甚至只有半年。當時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家就稱,“重新啟動菲亞特是如今世界上最難的工作之一。”

所以當 2004 年馬爾喬內接手菲亞特時,擺在他面前的,不再是有百年輝煌加身的頂級製造商,而是正處於破產邊緣的菲亞特。當時的馬爾喬內,在瑞士SGS 做 CEO。

在接手菲亞特後,馬爾喬內開始了和在瑞士SGS任職時類似的手腕,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精通會計事務的馬爾喬內結束了與通用汽車的合作聯盟,並從“底特律鬥士”通用汽車CEO瓦格納手中要到了約19.9億美元的“分手費”,這樣大數額的“意外之財”對於瀕臨破產的菲亞特集團來說簡直是及時“甘露”。

馬爾喬內2004年接手菲亞特時企業每天虧損額度高達240萬美元,而在他的帶領下次年便實現了盈利,2006年馬爾喬內成為了菲亞特的CEO。

很多人說馬爾喬內在菲亞特的高光時刻在於完成克萊斯勒的收購,但事實上,2005 年從通用集團要來將近 20 億美元的分手費才是幫助整個菲亞特集團起死回生的關鍵。也是馬爾喬內 14 年汽車界傳奇人生的重要開端。

趁火打劫拿下克萊斯勒,但賬面成功難掩策略失敗

“開出一張足夠大的支票,FCA就是你的。”這也是馬爾喬內曾經說的話。馬爾喬內對收購、合併、出售資產等有著熟練的操作,菲亞特和克萊斯勒合併就是最成功的一個案例。

菲亞特能夠成功收購克萊斯勒,其實有這樣一個大背景:深陷金融危機的2009年,強硬的美國政府和工會終於鬆動,因為底特律三巨頭政府只能救兩個——比較強的通用和福特。馬爾喬內“趁火打劫”,以非常有利的價格拿下克萊斯勒。不但是併購界的經典案例,也讓日後FCA獲得了Jeep這張好牌。

有了挽救菲亞特的經驗,馬爾喬內改革克萊斯勒同樣手到擒來。在2011年第一季度中,克萊斯勒公司淨利潤為1.16億美元,馬爾喬內也逐漸將掙扎在垂死邊緣的克萊斯勒拉回了正軌。

2014年菲亞特股份公司宣佈完成對克萊斯勒集團所有股份的收購,克萊斯勒成為菲亞特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同時,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FCA)宣佈成立,成為全球第7大汽車製造商,這時在馬爾喬內執掌下的集團公司已經成為擁有菲亞特、克萊斯勒、Jeep、道奇、法拉利、瑪莎拉蒂、阿爾法·羅密歐、藍旗亞、道奇RAM等品牌的汽車帝國。

儘管從商人的層面是絕對一流的,但馬爾喬內掌管的集團賬面,顯然是比整個集團光景要好看得多。

2017年FCA交車為474萬輛,與2016持平。盈利方面,FCA淨收入為1110億歐元,與16年相當,但稅前利潤上漲16%,淨利潤淨增50%,利潤率漲幅達到93%。即使現在,FCA旗下阿爾法羅密歐、瑪莎拉蒂、藍旗亞品牌盈利狀況一直堪憂。業界認為,之所以在多品牌虧損的情況下馬爾喬內仍能上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在於JEEP尚能平衡其他板塊業務,如果其他板塊繼續虧損,FCA業績將繼續走低。

把法拉利從FCA獨立出去也是馬爾喬內的一次大膽決策且帶有會計師色彩的行為。為了償還109億美元的債務,2016年馬爾喬內主導法拉利上市,伴隨著的是19400萬發行股,其中有近18900萬是流通股。而法拉利股票在首次公開發行(IPO)時就賣出了10%,為公司籌到了10億美元的資金。隨著法拉利的上市,菲克的股票也隨之上漲,估值增加。這樣的操作,獨屬馬爾喬內。法拉利被獨立出去的當年,全年賣出8014輛,營收達31億歐元之多。

品牌發展不均衡,電氣化進程緩慢是馬爾喬內執掌 FCA 的最大短板。

壯志未酬,下一個五年只能交給繼任者

儘管馬爾喬內是非常堅定的新能源車反對者,但他在臨走之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就在上個月的投資者大會中,馬爾喬內公佈了新一輪的5年計劃,為FCA制定出圍繞Jeep、Ram、阿爾法·羅密歐和瑪莎拉蒂這四大核心品牌展開佈局,其盈利提升至總收入的80%。同時,投入90億歐元全面推動電氣化進程,並在新四化領域佈局。

因為Jeep的全球化戰略,那個不被馬爾喬內看好的、嘲笑把越野車做成城市SUV的中國市場開始受重視;那個認為電動車不是救世主,是最大的汙染源的馬爾喬內,也在最後的任期內提出了電動化和自動化計劃;那個經常穿毛衣不打領帶的馬爾喬內,那個會計師出身的馬爾喬內把FCA的未來留給了未來人——原Jeep品牌總裁Mike Manley。

一件黑色或墨綠色羅紋口毛衣裡,經常是敞開兩個紐扣的格子襯衫,時而戴上黑框眼鏡顯出嚴肅的表情,時而卻又換上無框眼鏡露出迷人的微笑,隨性的著裝風格很難讓人聯想到這是一位締造全球第七大車企的掌舵人。但這就是馬爾喬內,汽車圈這 14 年最偉大的經理人。

離職死?!一個車圈最偉大會計的傳奇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