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新冠疫情将永久改变世界秩序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3日在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发表题为《冠状病毒大流行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的文章称,新冠病毒危机正在改变世界,各国必须面对历史性挑战:一边管控危机,一边建设未来。文章编译如下:

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超现实主义氛围让我想起年轻时参加阿登战役时的感觉。现在就像1944年底一样,人们感到危险即将到来,它不针对任何人,而是随意打击且破坏力极大。然而,那个遥远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当时,美国因为一个最终的国家目标而经久不衰。如今,在一个分裂的国家,要想克服这些规模和范围前所未见的障碍,一个雷厉风行、高瞻远瞩的政府必不可少。维持公众信任对于巩固社会团结、维护社会关系以及保证国际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

要为秩序过渡做准备

各国相信自己的制度能够预见灾难、遏制其影响并恢复稳定,基于这样的信念团结一致,欣欣向荣。当新冠肺炎疫情结束时,人们会认为许多国家的制度失败了。这种判断是否客观公正已无关紧要。现实情况是,在这场冠状病毒危机之后,世界将永久性改变。

冠状病毒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发动攻击。其传播呈指数式:美国的病例每5天就会翻一番。在我写这篇文章时还没有治愈的办法。医疗用品不足以应对越来越多的病例。重症监护病房即将或者已经不堪重负。检测工作不足以完成确定感染范围的任务,更不用说扭转疫情的蔓延。有效的疫苗可能要在12至18个月后才会出现。

美国政府为避免迫在眉睫的灾难付出了坚实的努力。最终的考验将是在遏制和逆转这种病毒传播的过程中,能否使公众对美国人自我管理能力保持信心。无论克服这场危机的努力多么宏大和必要,都不能忽视另一项紧急任务,那就是为疫情结束后的秩序过渡而做准备。

各国领导人很大程度上是在国家层面应对这场危机的,但这种病毒具有瓦解社会的效果,意识不到边界的存在。虽然对人类健康的攻击是暂时的(希望如此),但它引发的政治和经济动荡可能会持续几代人的时间。没有一个国家,甚至是美国,能够凭一己之力战胜这种病毒。满足当前的需求最终要与全球合作愿景和计划相结合。如果我们不能同时做到这两件事,那么每一件事都会出现最差的结果。

管控危机建设未来

借鉴马歇尔计划和曼哈顿计划的经验,美国必须在三个方面做出重大努力。

首先,增强全球抵御传染病的能力。小儿麻痹症疫苗和消灭天花等医学成就,或者当前通过人工智能在医学诊断方面创造的统计技术奇迹,诱使我们陷入一种危险的自满情绪。我们需要研发新技术来控制感染,并在大量人口中接种相应的疫苗。城市、国家和地区必须通过储备物资、合作规划和科学前沿探索,时刻准备应对大流行病。

第二,努力治愈世界经济的创伤。全球领导人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吸取了重要教训。当前的经济危机更加复杂:冠状病毒所导致的经济收缩就速度和全球范围而言都不同于历史上已知的任何收缩。诸如保持社交距离、关闭学校和企业等必要的公共卫生措施也是造成这种经济痛苦的原因。相关项目应寻求遏制迫在眉睫的混乱对世界上最脆弱人群造成的影响。

第三,维护自由世界秩序的原则。启蒙运动思想家认为,合法国家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的根本需求:安全、秩序、经济福祉和正义。个人无力独自获取这些。然而,这场大流行却催生出一种现象:在这个繁荣有赖于全球贸易和人员流动的时代,有围墙的城市复兴了。

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各国都必须保持克制,必须确定优先事项。我们从阿登战役走向一个日益繁荣和人类尊严得到提升的世界。现在,我们生活在时代更替之际。领导人面临的历史性挑战是一边管控危机、一边建设未来。一旦失败,世界将遭受劫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