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2020年交通管理工作將有大的提升

新時代新市場河南訊(記者 沙五德 王榮軍 楊偉剛 通訊員 李楠)

4月6日上午,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會議在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召開,傳達2020年全市公安工作會議精神,回顧2019年全市交通管理工作,總結成績、分析形勢、查找短板、破解難題,對2020年的交通管理各項任務進行安排部署,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馬義中參加會議。

河南鄭州:2020年交通管理工作將有大的提升


會議組織觀看了2019年交通管理工作彙報片,通報了2019年績效考核成績,對錶現突出的單位、民警、輔警以及民警輔警家屬進行了表彰、頒獎。竇立勇支隊長對2019年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2019年,鄭州公安交警圓滿完成“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國慶70週年安保等重大活動;加強重點區域交通違法治理,破解了交通亂象治理等基礎性難題;科技導入,加強智慧交通建設,渠化200多個路口路段的通行能力提升15%;調整勤務機制,近300名鐵騎隊員路段巡邏,增強了快處能力,事故接處警延誤率下降10%,交通擁堵警情快速處置率提升15%,倍增交通管理後勁動力;加強“放管服”改革,交管業務大廳增設50個窗口實行一窗式辦理,落地便民改革16項措施;交通事故快處率達到82%,亡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偵破率達到95%,均位列全省第一,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減少10.8%、13.2%。支隊一年內先後兩次榮立集體二等功,有兩個基層單位榮立集體三等功,支隊各級榮獲15個先進集體榮譽,164名個人立功受獎、37人榮立三等功以上獎勵,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績,受到領導和社會各界好評。

河南鄭州:2020年交通管理工作將有大的提升


河南鄭州:2020年交通管理工作將有大的提升


馬義中副市長站位全局,分析研判當前形勢,精準剖析問題短板,明確整體思路措施,科學謀劃工作佈局,對2020年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馬義中強調,2020年,一是把牢改革創新這個“主動力”。健全“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企業主責、公安推動、綜合治理”的共建共治新格局,打造交通安全人人參與、安全交通人人共享的命運共同體;緊緊抓住數字鄭州、智慧城市建設機遇,按照“統籌、融合、分類、繼承、創新”的要求,創新城市智能交通新模式;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建立健全預警、研判、指揮、調度、聯動、運行、考核、監督的勤務運行機制模式,實現警務運行機制新變革。 二是突出疏堵治亂這個“主戰場”。要堅持公路安全與城市暢通並重,積極推動交通安全管理與城市規劃、路網建設、公共交通體系打造、靜態交通設施建設等同部署、同發展,堅決治理城市擁堵之患;要通過剛性執法來立規矩、正風氣,嚴格依法辦事,對挑戰秩序“底線”、突破事故“紅線”的追逐競駕、飆車、“三超一疲勞”、酒駕、醉駕、毒駕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必須堅決保持“零容忍”,大力整治交通秩序之亂;要以平安鄉村建設為契機,推動落實鄉鎮政府和村委會交通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將農村交通安全治理納入縣鄉村三級綜治體系,牢牢盯緊農村安全之軟。


河南鄭州:2020年交通管理工作將有大的提升


三是守好政務改革這個“主陣地”。要著力解決好服務理念問題,儘快梳理交警系統公民個人高頻事項“一件事”清單,並且對傳統的審批流程進行重塑再造,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減跑趟,務必在8月底前實現85%以上的交管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要著力解決好事項應用問題,緊緊圍繞“互聯網+交管服務”,全面推進各類網上業務服務平臺建設和應用,更好的發揮作用服務群眾。通過“一網通辦,一次辦成”改革,減少自由裁量權,堅決杜絕選擇執法、任性執法,堅決杜絕故意刁難企業和群眾,徹底根治“刷存在感”“雁過撥毛”的陋習惡習。

四是唱響責任擔當這個“主旋律”。要細化責任機制,全面推動網格化勤務,健全路面管控責任制,劃定路面責任網格,建立“路長制、段長制、崗長制”,定人、定崗、定責,切實把路面管控的責任落實、落細、落具體;要具化考核機制,實現對各個執法執勤崗位、執法環節的全流程智能化監管考核,以考促管,以考督管,推動勤務制度落實到位;要強化倒查機制,對存在工作失職瀆職、勤務責任不落實的,一律嚴格倒查責任。 五是堅守黨建引領這個“主心骨”。要政治建警,鑄牢忠誠,始終把黨的建設放在隊伍建設的首要位置,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全面領導,確保隊伍始終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要抓好班子,抓牢關鍵,必須牢牢抓住交警系統領導班子建設這個關鍵,帶頭做“五個表率”,以一流班子帶出一流隊伍,以一流隊伍創出一流業績;要執紀問責,樹好形象,加強執法辦案事前事中事後監管管理,強化法制培訓,強化警示教育,集中整治執法不嚴格、不規範、不公正、不文明和不擔當、不作為問題,堅決整治交警輔警違規違紀違法突出問題。

2020年,鄭州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將以鞏固交通安全平穩形勢為基點,以提升交通現代治理能力為目標,以“三項工程、一項管理”工作為載體,嚴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著力減少交通事故死亡總量,努力緩解城區道路交通擁堵,持續深化交管“放管服”改革,鍛造“四個鐵一般”的高素質過硬公安交警隊伍,不斷提升全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整體水平和能力,主要開展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高交通事故預防水平。首先健全源頭風險防範化解機制。健全重點車輛和駕駛人、重點區域和時段風險隱患分析研判、動態排查、分級管控常態機制,完善源頭隱患清零制度;通過業務辦理“綠色通道”等形式,方便群眾辦理“營轉非”大客車、57座以上大客車及臥鋪客車註銷登記業務;重點清零“兩客一危一貨”、校車、農村麵包車等重點車輛未檢驗、未報廢、違法未處理及駕駛人未審驗、未換證等源頭隱患;聯合安監、運管、教育等部門,按照部門職責和相關法律法規,督促企業切實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加強重點車輛特別是異地非法營運大客車及重點駕駛人的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隱患;定期對事故數據信息進行比對分析,提高道路交通事故預測預警預防的針對性;聯合開展非法改裝車輛專項治理,建立健全營運車輛信息通報核查機制;推動落實《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加強危化品運輸車輛通行秩序管理。

河南鄭州:2020年交通管理工作將有大的提升


其次提升公路安全管控能力水平。依託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積極會同交通、路政等部門,制定整改計劃,加強整改驗收,推動治理長下坡、臨水臨崖等事故多發路段及高速公路團霧多發路段安全隱患;深化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應用,建立機動車布控查控配套制度,推廣車輛查控分級分類標準;深化“百噸王”專項治理,擴大整治範圍,加大聯合治超力度。

第三深化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深化警保合作推進“兩站兩員”建設,推廣實施“路長制”,推進農村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及手機APP應用;加強五個融合,推動形成黨委政府滿意、保險企業獲利、村民交通安全意識提高、交通安全形勢穩定的良好局面,社會協同共治格局初步實現;深化“千燈萬帶”示範工程,推廣農村平交路口“一燈一帶”建設,加強國省道穿村過鎮重點路段交通安全管理;對已排查出的隱患路口,以及根據千燈萬帶工程擬採取“四個一”標準,進行提升改造的路口,加快治理改造進度;針對國省道、農村道路“兩客一危”超速、超員、超載、疲勞駕駛,農村麵包車違法載客、貨車違法載人以及酒駕、醉駕、毒駕等各類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在開展常態治理的同時,組織開展每週不低於兩次的集中行動,保持嚴管嚴查高壓態勢。

第四推動交通安全社會協同共治。會同工信、交通、市場監管等部門推進低速電動車治理,完善網約車安全管理措施;充分發揮各級安委會、聯席會等平臺作用,壓實黨委政府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健全完善事故深度調查“四個必查、五個追究”工作機制,對負有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的運輸企業、有關部門等及時開展深度調查,從肇事駕駛人以外的有關人員的刑事責任、行政責任、民事賠償、黨政紀處分、曝光等五個方面倒查責任,推動相關部門、運輸企業等制定切實有效的安全改進措施;加強與交通運輸、應急管理、徵信管理、保險監管等部門協作,推動加強行業監管、信用懲戒、保險浮動,強化警路聯合、警保聯動、警企聯動,發揮各方力量,共同防範風險。

二是深化“三項工程、一項管理”,提高城市交通治理水平。首先加大城市交通違法亂象整治力度。圍繞市委市政府“三項工程、一項管理”重點工作,緊盯酒駕醉駕、假牌套牌假證、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等重點交通違法,緊盯非機動車、快遞外賣車輛、工程運輸車輛等重點車輛,緊盯城區主幹道、車站、醫院、商圈、地鐵口、學校等重點區域,繼續深入開展交通違法集中整治提升專項行動,力爭鄭州城市交通秩序進一步好轉;以完善“鐵騎”巡邏模式為切入,進一步優化勤務模式,建立現代化勤務機制,做到分級管理、網格管控,不斷提高見警率、管事率。

其次科學優化城市交通組織。依託城市道路綜合提升改造,以改善營商環境為出發點,按照“兩優先、兩分離、兩貫通、一增加”原則,完善城市交通微循環體系和慢行系統,合理均衡行人、非機動車通行路權,確保各類交通參與者各行其道、通行高效;梳理排查週期性擁堵點段,堅持工程措施與管理措施相結合,通過交通組織優化、路口渠化、信號配時優化等手段,治理一批社會關注較高的交通堵點,提升道路整體通行能力。

第三強化基礎設施管理維護。完善落實交通基礎設施的動態排查整改機制,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重點加強城區老舊基礎設施排查整治力度;積極與相關部門對接,建立完備且行之有效的基礎交通設施建設、移交操作規程,轉變基礎交通設施多頭管理、產權混亂、職責不清、重複建設及建設標準不一造成交通參與者無所適從的現象。

第四推進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精細化。深入推進落實停車管理工作部署,進一步優化道路資源配置,根據道路通行狀況,合理設置或取締一批路內臨時停車泊位,推動破解“停車難”、治理“停車亂”,並立足鄭州實際情況完善道路停車泊位設置審批內容,固化流程建立長效機制,服務靜態交通管理;持續推進信號燈“兩化”提升工作,優化交通信號控制應用,推進信號燈規範化設置,對市區主幹道以及常用勤務路線尚未聯網的點位進行聯網,進一步提高信號燈聯網率和配時水平。

第五深化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對標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測評標準,全力推進2020年度城市道路文明暢通提升行動;圍繞鄭州城市交通管理重點難點問題,積極邀請專家開展專題研究,實地考察會診,強化專業指導。

第六做好重型貨車管控工作。按照全市關於大氣汙染防治各項工作要求,加強與生態環保部門對接聯繫,建立汙染違法查處車輛信息定期通報機制;嚴厲查處貨車野蠻駕駛、涉牌涉證、逾期未檢驗、逾期未報廢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聯合交通運輸部門,開展貨車超限超載違法整治專項行動,營造嚴管整治氛圍;認真落實《鄭州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完善鄭州市重汙染天氣交通管理應急預案,加強重型高汙染車輛限行管理,並根據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響應級別,落實機動車限號等禁限行措施;配合商務部門建設國家級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協同推動貨運行業集約高效發展。

河南鄭州:2020年交通管理工作將有大的提升


三是深化公安交管改革創新,培育道路交通現代治理強大動力。首先完善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制度體系。按照市委市政府“一網通辦、一次辦成”總要求,加強各級各部門聯動,真正樹立用戶思維、“店小二”意識,全力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落實交通管理“放管服”各項便民利民舉措,推進建設24小時無人智慧車管所,持續推進“就跑一次”各項工作,加強對“就跑一次”服務人員的業務培訓,夯實人員業務基礎,提高服務水平;組織開展“放管服”專項檢查,督促各項舉措落地落實,通過督導檢查、定期通報、組織約談、重點幫扶等舉措,加快推進汽車銷售企業代辦登記、二手車全國異地交易和登記,以及“兩個教育”互聯網學習教育平臺應用,全面實行小客車轉籍信息網上轉遞,全面推行交管業務一門辦、一窗辦、一證辦;積極發揮首創精神,大膽探索實踐,推出更多接地氣、便民惠民的新舉措,並廣泛聽取社會群眾和相關行業意見,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凝聚改革共識,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其次深入推進“互聯網+交管服務”。推行網上查詢事故處理進度和結果、交通違法和事故記錄查詢等新服務;健全多渠道信息推送體系,實現交管告知、警示提示、宣傳教育等信息精準便捷推送;試點開展“交管12123”APP與支付寶、微信、郵政、保險公司等第三方服務平臺的用戶實名認證和對接;拓展微信公眾號,完善電子導辦、機動車業務辦理流程、駕駛證業務辦理流程、網上業務辦理流程、機動車未檢驗公告、車管所位置查詢、違章辦理地圖查詢等功能。

第三持續深化交通事故快處快賠工作。進一步推進道路交通事故快處快賠APP使用,規範管理各地快處快賠服務站建設,真正能發揮作用,服務群眾;加強警醫聯動,健全完善交通事故救援機制;完善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做好睏難群眾的救助工作,更好化解疑難信訪案件。

第四健全完善交通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在貫徹落實好現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鄭州市非機動車管理辦法》地方立法;按照立法計劃做好《鄭州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的修訂起草、調研、溝通協調工作;起草《交警執勤執法細則》,規範《刑事案件“兩統一”制度》、《交警支隊交通民警旁聽庭審規定》、完善《疑難案件集體討論制度》,修訂《交通違法行政處罰裁量標準》,為創新交通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四是加快推進城市智慧交通建設,提升交通管理科技含量。首先持續推進智慧交通建設。持續推進建設鄭州市城市大腦交通(交管)項目,深入推進各系統的深度應用,充分發揮已建成系統的作用,加強數據分析研判與實戰應用的對接,實現精準管理;深化與阿里、華為、高德等高科技企業的合作,籌建交通管理聯合實驗室,及時將企業最新的科研成果應用於當前的交通管理工作;運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項前沿技術解決鄭州城市交通緩堵、提高交通警情發現與處置效率、保障城市交通出行安全。

其次落地匝道控制系統建設。在京廣、農業、隴海等城市重點快速路進行匝道控制信號系統建設,並配套違法抓拍系統;採用國際先進策略,根據檢測器實時監測數據並進行動態控制,實現匝道單點控制、多匝道協調控制、地面路口聯動控制、闖紅燈抓拍、匝道排隊控制等功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

第三完善電子通行證管理系統。加強與高德公司合作,完善貨車電子通行證管理系統,參照高德地圖導航優化出入市線路,自動避開和規劃繞行路線,減少對市內交通的干擾;新增“查詢、統計、分析、排名、互聯網PC端”等功能,完善“灰名單、黑名單、尾氣排放管理、企業管理版、應急響應”等功能,進一步加大對系統的宣傳推廣力度。

第四強力推進智能交通重點項目建設。推進鄭州市既有路口、重要節點電子警察及卡口系統項目、智能交通政府購買服務項目三期建設,擴建一批電子警察、高清卡口、違停抓拍點位,並進行中心平臺擴容,開展違法圖片人工審核以及機櫃IDC租賃等工作,進一步完善鄭州市區智能交通設備;開展鄭州市城區大型貨車智能管控系統建設,加強大貨車運輸監管水平,減少大貨車對城市安全及環境的影響,大幅度提高對大貨車管控的能力。


河南鄭州:2020年交通管理工作將有大的提升


五是固化重大安保經驗,加強交通應急管理和重大活動交通安保工作。加強交通應急管理和重大活動交通安保工作。加強交通應急管理政策法規標準、指揮調度體系、分級分類處置、實戰保障能力建設;精心組織全年重大活動及重要節假日交通安保工作,做好自然災害、惡劣天氣交通應急管理工作;完善重大活動交通安保區域協作機制,建立健全城市交通安保勤務工作制度。

六是深化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不斷提升群眾交通安全意識和文明意識。首先完善交通安全曝光機制。持續開展“高危風險企業”“突出違法車輛”“典型事故案例”“終生禁駕人員”等曝光行動,融合發揮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及交警官方雙微、抖音公眾號等新媒體矩陣效應,加強公開公示,推動聯合懲戒,持續保持閉環式宣傳警示教育效果;深入開展“一盔一帶”、“兩客一危一貨”、“農村麵包車”宣傳工作,引導駕乘人員正確使用安全帶,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佩戴頭盔;利用各類媒體形式全方位開展宣傳警示曝光,印製宣傳單發放到客運企業,農村地區充分利用“兩站兩員”將宣傳單發送到麵包車、摩托車、電動車等駕駛員手中。

其次強化重點群體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深入開展交通安全進村入戶宣講活動,聚焦農村“一老一小”及進城務工人員重點群體開展精準宣傳;完善面向中小學生、“兩個教育”等重點人群的課程課件,鼓勵VR、AR新技術在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中的應用。

第三拓展交通安全宣傳渠道。加強交通安全宣傳傳統媒體平臺和新媒體矩陣建設,廣泛宣傳交通管理服務措施、成效,營造良好的氛圍;結合交通管理階段性工作重點,策劃不同主題的宣傳活動,保持宣傳的強度和廣度。

七是狠抓交警隊伍素質能力建設,努力鍛造高素質過硬交警鐵軍。毫不動搖堅持政治建警,選樹先進典型,加強交警系統執法規範化建設,完善交警隊伍監督管理制度機制,持續加強從優待警各項措施,提升民警職業保障,努力實現“零差錯、零缺憾、零違紀、零傷亡”的綜合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