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为登基苦熬多年,年老父皇却仍健在,于是找皇帝诉苦不久继位

在封建时代,皇帝虽然表面风光,其实围绕着这个九五之尊的位置,有着无数暗潮,无数人都为其争得头破血流。因此对于大多数王朝而言,太子其实是最高危的职业,虽然名义上贵为皇位接班人,但是实则会成为所有势力的眼中钉,皇子和大臣们都渴望将其拉下马,因此太子必须与世无争,必须谨言慎行,但也这逃不过冷枪暗箭,保不准哪天就被谣言和构陷打败,从此与皇位无缘。

太子为登基苦熬多年,年老父皇却仍健在,于是找皇帝诉苦不久继位

宋光宗赵惇,乃是宋孝宗赵昚三子,本来太子之位是孝宗嫡长子赵愭的,可惜赵愭二十三岁时便不幸病逝,孝宗悲痛之下,对朝臣提议的再立太子之事并不关心。五年后,在大臣们的不断催促下,孝宗才逐渐从丧子悲痛中走了出来,三皇子赵惇也趁着这段时间在南宋朝堂上脱颖而出,获得朝臣支持而成为新任皇太子。赵惇被立为储君之时年仅24岁。

太子为登基苦熬多年,年老父皇却仍健在,于是找皇帝诉苦不久继位

宋孝宗实在是太能活了,一直到赵惇四十多的时候宋孝宗还是每日红光满面的。赵惇自然是有些坐不住了,毕竟以他的能耐出来宋孝宗自愿退位之外没有任何能够当上皇帝的可能。于是一次赵惇在见宋孝宗的时候就说自己的胡子都白了,其实言外之意就是你再不让位我可能会死在你的前面。宋孝宗也是个人精直接就回复他说,胡子白了显得稳重,不用在意。其实就是不想退位,还顺道讽刺了一下自己的儿子。

太子为登基苦熬多年,年老父皇却仍健在,于是找皇帝诉苦不久继位

虽然孝宗并不想退位,但不久后一个突发事件却让他改变初衷。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已退位25年的宋高宗驾崩,令孝宗悲痛欲绝。然而还没等到守孝期结束,孝宗便因心生倦意,且考虑到太子的志向,索性便把皇位让给他,而自己则专心为养父守孝。就这样,在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宋孝宗正式将皇位“内禅”给太子赵惇,以太上皇的身份退居慈福宫,并继续为高宗守孝。赵惇苦熬18年时间后,终于得到梦寐以求的皇位,史称宋光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