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除草剂对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比较

4种除草剂对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比较

导读

郑学敏等(安徽农学通报, 2019,25(12): 107-108)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4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对麦田4~5期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施药30 d后5%唑啉·炔草酯对小麦安全且具有最佳的杂草防除效果,对麦田禾本科杂草去除率可达98.04%,对禾本科杂草鲜重防效为98.81%。,因此推荐使用5%唑啉·炔草酯防除小麦田4~5叶期的杂草。


近年来由于秸秆还田、大型机械跨区作业等原因,使得麦田杂草危害程度逐年加深,其中禾本科杂草往往发生频度大、密度高,特别是近年来菵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对小麦产量构成严重威胁。由于重复甚至过量使用单一除草剂,杂草易产生耐药性甚至抗药性,使群落发生改变,导致恶性杂草种类增多。


安徽普济圩农场小麦由于受制于本地粳稻生育期较长导致播期过迟,冬前用药面积明显减少,从而增加冬后春季除草的难度;同时沿江平原区典型气候特征使得杂草连年猖獗,杂草抗药性增长迅速。针对当前小麦生产亟待解决的杂草问题,安徽省铜陵市普济圩农场郑学敏等研究人员特选用几种麦田除草剂,在各自推荐用量下进行安全性和防效筛选(表1),以期为指导农民合理选择和科学使用除草剂提供参考。

材料方法

试验品种

小麦品种为扬麦20


药剂来源

15%炔草酯WP——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7.5%啶磺草胺WG——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30g/L甲基二磺隆OF——拜耳有限公司

5%唑啉·炔草酯EC——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施药及调查方法

于杂草4~5叶期进行除草剂的施用,2次试验均采用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用水量为450 kg/hm²。施药时天气晴好,温度为5℃~12℃。分别于施药后10、20及30 d目测药剂处理小区小麦长势、株高、叶片形状和叶色等性状于对照小区的差异。于施药后15 d及30 d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取样0.1 m²)调查杂草的种类及数量,计算杂草株防效,采用相同方法于施药后第30天称取杂草地上部分鲜重。

计算鲜重防效,计算公式

株防效=(1-施药区杂草株数/对照区杂草株数)×100

鲜重防效=(1-施药区杂草质量/对照区杂草质量)×100

用SPSS 16.0对试验结果进行LSD差异显著性分析(p<0.005),评价不同除草剂处理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效。


结果分析

  • 通过调查发现,试验小麦田中与小麦伴生的为菵草、棒头草、早熟禾及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
  • 药后10、20及30 d调查发现,所有药剂处理小区小麦较对照组均出苗正常,幼苗均无畸形、矮化、黄化、死苗等药害症状。
  • 试验所施用的4种除草剂在施药后15 d均未发挥完全的杂草防除效果,对禾本科株防效仅为35.05%~46.39%。施药30 d后,各施药处理杂草株防效均有所上升,相较于其他3种除草剂,5%唑啉·炔草酯EC对小麦安全且具有最佳的杂草防除效果,施药后30 d对麦田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可达98.04%,对禾本科杂草鲜重防效为98.81%(图1;图2;图3)。
4种除草剂对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比较

图1 不同药剂处理对麦田杂草的15 d株防效

4种除草剂对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比较

图2 不同药剂处理对麦田杂草的30 d株防效

4种除草剂对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比较

图3 不同药剂处理对麦田杂草的鲜重防效


注:该项研究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1304)资助

“ADV农药测评”是《现代农药》《农药快讯》杂志社推出的全国农药行业首个综合测评类服务产品。

“客观、公正、独立、科学”是我们进行农药测评的原则。

“为种植户服务、为生产企业服务、为监管部门服务”是我们的目标。

“推动农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是我们永远不变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