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博識百問百科|陶器世界有什麼第三講:製陶技術發展的故事

本講撰稿:王祺程 音頻:良良

大朋友,小朋友們:你們好。良良又和你們見面啦。今天給大家帶來了“製陶技術發展的故事”。

聽到這個名字,你是不是馬上豎起了耳朵呢?大家可要認真聽啦,陶器技術發展的故事裡,可全都是咱祖先的聰明才智呢。我們就先從陶器製作條件的變化開始說起吧!

陶器大致經歷了“堆燒”“坑壁”“陶窯”三種燒製條件的變化,不同的燒製條件生產出的陶器,質量也不相同,大家肯定撓頭啦“什麼是堆燒?什麼叫坑壁?什麼又是陶窯呢”?大夥彆著急,聽良良慢慢告訴你。

第一種“堆燒”,是較早使用的一種燒製方法,那時候的祖先,先用黏土製作很多陶器的坯體,然後把它們放在一堆柴火上面,點燃柴火,陶器的坯體在烈火中逐漸變得堅硬,火焰熄滅後,就能取出陶器啦。這樣的方法,真是既簡單又有效呢。

不過,祖先們可不滿足這一種方法,他們發現“堆燒法”存在一個缺陷,原來呀,堆燒的時候,火焰四周非常空曠,溫度沒有辦法聚集起來,也就無法產生比較高的溫度,這樣燒成的陶器,質地比較鬆軟,日常使用中很容易碎裂。

爺爺說,很久以前有人嘗試了另一種燒製法,可以讓陶器變得更加堅硬,叫做“坑壁法”。顧名思義,陶器燒製的地方換到了另外一種條件下——處淺坑裡,四周的坑壁把火焰聚集在了裡面,溫度也就隨之升高了,怎麼樣,是不是很聰明呀,這樣燒出的陶器,比堆燒的陶器更耐用了呢。

再後來,為了燒出更好的陶器,祖先們用土塊壘起一個封閉的空間,這就是陶窯了,爺爺燒的那口窯,像極了一個大饅頭,陶窯有放柴火的火口,裡面有專門放置陶坯的窯床。和坑壁比起來,陶窯的頂部是封閉的,窯裡的溫度會更高,我們喜愛的黑色陶器,就是在陶窯裡燒出來的哦!這種燒陶的方法聽說你們現在還在用呢!想想,我們那會兒就有了,是不是很了不起呢!

說完陶器製作條件,我們再來嘮嘮製陶工藝的變化吧。大家夥兒應該都玩過泥巴吧,我也特別喜歡玩。我們祖先們剛開製作陶器的時候,也是像我們玩泥巴一樣,用雙手捏出陶器的樣子來,這種方法叫做“捏塑法”,捏塑法雖然簡單,可是要捏得好,可不容易哦!我在這方面可是小能手呢,我的小夥伴們都喜歡我送給他們的泥塑,有可愛的大象,有憨憨的小豬,還有靈巧的狐狸……我的這幾件大作,現在可都是收藏在良渚博物院的寶貝呢!

後來,祖先們發明了一個木頭做的輪盤,把黏土搓成一根根泥條,一邊撥動輪盤,一邊把泥條首位相連,盤成各種樣子的陶器。這種方法叫做“慢輪修整法”,做出的陶器,造型比較對稱,比較優美,

既然有慢輪,肯定就有快輪啦!快輪是慢輪的升級版,把原先慢輪的設備經過改造以後,輪盤的轉速會提高不少,這樣一來,就可以用雙手隨心所欲地把泥料做成各種造型,爺爺用這種方法做出的陶器,美觀、大方,深受大家的喜愛呢。當然啦,這個手藝可不簡單,要勤學苦練,才可能像我爺爺這麼棒哦!

哎呀!時間不早了,又要和大家說再見啦,好捨不得呀。早上媽媽說,需要一個陶紡輪,在她回家之前,我可得抓緊時間啦……哎,媽媽真是啥都不會,什麼事兒都得靠我……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