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微信聊天記錄,決定了勝負!

小丞在一家藥業投資公司上班,擔任市場部總經理的職務,年薪30萬,2017年5月22日入職,簽訂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合同約定工資為5000元,並以5000為基數繳納社保。其次,由藥業投資公司的設立的一家太原公司為其支付8000元工資,每月報銷17000元。

這個微信聊天記錄,決定了勝負!

2017年11月30日,雙方簽訂解除協議,約定雙方勞動合同與當天解除,工資結算至當天。但雙方對工資的數額,產生糾紛和分歧。小丞主張25000元,公司主張8000元。

為此,小丞在微信上曾就工資和收入事宜諮詢過公司的員工段某,雙方的微信內容顯示:公司5000為基數繳納社保,基礎工資8000元,每月可找票報銷17000元。公司雖然對小丞提交的證據全部否認,但是對段某的身份卻無法否認。經法院據詢問,段某為醫藥投資公司的員工,據此認定小丞的工資主張,要求公司補發小丞的工資108252元。

這個微信聊天記錄,決定了勝負!

一般而言,公司為了合理避稅的需要會將工資分開發放,或者分成兩個主體發放,這個就需要勞動者自己收集相關的證據,在本案中,小丞收集的關於工資構成的微信聊天記錄就是很關鍵的證據,所以,“京丞法律”再次提醒各位,注意收集與自身權益相關的證據,尤其包括工資、加班、勞動紀律和工資發放方面的證據,可以構成後期勞動爭議的關鍵證據。

關注“京丞法律”,關注職場自身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