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庫創新舉措 把百姓生命健康提上“快車道”

東北新聞網訊 “我身體現在恢復的挺好,在咱縣醫院就能把我這癌症手術做這麼好,又省事又省錢,真是沒想到啊!”11月4日,56歲的患者王玉君滿懷感激的告訴記者。

因為長期咳痰和反覆咳嗽,法庫縣吉祥街道居民王玉君來到法庫縣中心醫院就診,被診斷為肺惡性腫瘤。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著名胸外科專家指導下,法庫縣中心醫院腫瘤科團隊為王玉君開展胸腔鏡下左肺下葉部分切除術及淋巴結清掃術,手術順利完成,王玉君很快就康復出院了。

法库创新举措 把百姓生命健康提上“快车道”

王玉君只是法庫縣中心醫院“分級診療”的受益者之一。針對“看病難、看病貴”這一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縣中心醫院領導班子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盛京醫院等三甲醫院進行調研,協商共建醫聯體合作計劃,推進分級診療,讓“大病不出縣”成為可能。目前已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盛京醫院、醫大一院等建立醫聯體合作關係,並與中國北部戰區總醫院(陸軍總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合作關係,同時聘任多名醫學專家到院任職。在外聘專家帶領下,法庫縣中心醫院陸續開展了“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腫瘤射頻消融術”等難度較大的手術及先進的治療手段200餘例,讓以往必須轉往上級醫院才能救治的疾病在本縣就可以完成,而治療費用只有市內三甲醫院的三分之一左右,大大減輕了就醫者的經濟負擔。

法库创新举措 把百姓生命健康提上“快车道”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來,法庫縣中心醫院黨委列出調研專題,班子成員帶隊分別深入開展調研,並根據調研結果制定、開展相應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深入調研的同時,法庫縣中心醫院認真檢視問題,加快整改,讓群眾切實增加就醫“獲得感”,感受主題教育活動成果。

優化就醫流程,解決掛號難問題。針對門診設置不合理,功能不完善,掛號就醫流程不順暢,患者排隊等候時間長問題,法庫縣投資150萬元改造門診大廳,設立24小時導診服務,暢通急診24小時綠色通道,並在一樓門診大廳設置了電子查詢機,就醫群眾可查找相關醫生的職務、擅長等,還可查看檢查項目及檢查結果,並以模範黨員職工為代表,創建黨員先鋒崗。這些舉措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群眾就醫。

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就醫環境。針對院內停車難、路面破損問題,法庫縣累計投資200餘萬元,對院區內停車場進行施工改造,增設了隔離欄,裝修院區道路,鋪設柏油路面5000米,連通了新舊院區,提升了群眾就醫環境。

法库创新举措 把百姓生命健康提上“快车道”

開展健康扶貧,送醫到基層。主題教育工作以來,法庫縣組織青年志願者、醫療專家團隊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民服務解難題”為行動口號,陸續在廣場、社區、鄉村開展志願服務,通過免費義診、巡診、健康宣教等活動,聯絡並暢通雙向轉診渠道。目前已惠及全縣15個社區及鄉鎮,開展免費義診服務26次,就診人數達1000餘人,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000餘份。

法库创新举措 把百姓生命健康提上“快车道”

創新工作方式,將群眾健康提上“快車道”。一是開設“漁歌醫療”預約轉診平臺。通過平臺把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緊密聯合成醫共體,實現以村衛生室為導診員、鄉鎮衛生院為門急診、縣醫院為住院部的診療新模式,構建縣、鄉、村線上、線下醫療服務新機制。二是開通醫院微信服務號。患者可通過手機進行“預約掛號”、“門診繳費”、“住院費用查詢”、“檢驗報告查詢”等操作,門診大廳“人滿為患”的局面得到緩解。三是5G技術的加盟。法庫縣中心醫院與聯通公司簽署了5G網絡合作協議,在院前急救上實現了“上車即入院、入院即治療”的全新診療模式,實現院外與院內無縫對接,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上“快車道”。

談到下一步發展,法庫縣衛健局負責人介紹說,將繼續抓實開展主題教育,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要求,著力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以主題教育的新成效推動全縣醫療衛生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