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直补”有变化!这5种情况取消补贴

在16年,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我国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也就是将我们俗称的“直补”改革成“三项补贴”。

有人很纳闷,这都是16年的事了,为什么现在还在提?其实也是前几日偶然发现,有很多人提出为何别人都得到“直补”了,我却没有?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不符合“三项补贴”领取条件,因为《意见》明确提出了有5类情况取消补贴资格,可很多人现在还不清楚。

今天就为大家再次详细说明下:

1、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不给补贴。

有些将耕地改变成了养殖场,这就改变了耕地、林地的基本用途,明确与耕地地力没有关系,没有实现耕地的基本价值,那么对于这一类情况,明确提出不再给与补贴。

2、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不给补贴。

这里有个专业词汇叫“设施农业”,大家可能并不是特别理解,知道肯定和农业有关系,但到底是啥却云里雾里,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扣的温室大棚,这就是设施农业,这一类的也不给补贴。

3、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不给补贴。

比如建桥、修路,或者建设一些大型工程项目,肯定会征占一些土地,如果这里面有耕地,那么这些耕地将不再给予补贴。

4、长年抛荒地不给补贴。

我想这个大家都能理解,你都不种庄稼怎么给你补贴?没有保护耕地地力,也没有产生价值,这个补贴是绝对不能给的!

5、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不给补贴。

这里又出现一个专业词汇“占补平衡”,先解决这个词汇问题,耕地占补平衡是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应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的行为。占用单位要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说的直接一点,比如因为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占用了一些耕地,那么占用耕地的部门就要负责开垦出和占用面积相同的耕地,并且质量也要相同,如果以次充好,拿不好的耕地来补充被占用的耕地,将不给补贴。

以上5种类型就是大家要特别注意的,其实仔细想想对于真正种地的农民是好事,能把这些补贴都用到真正种植者身上,这样是最公平的。

如果那些用耕地养猪的人本身赚的就比种地多,然后还得补贴,你能接受吗?这公平吗?

留言讨论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