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開封府尹敢拒絕太尉高俅,不殺林沖,難道他不怕高俅報復嗎?

《水滸傳》描述了一個昏暗潦倒的北宋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官逼民反,世態炎涼;而這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便是官官相護,原來朝廷設置的州府各縣的差官是為皇權工作的,到這裡卻變成了高官們任意使撥的奴才。造成這樣的原因正是因為朝廷高官都是奸臣,比如高俅。下級官員如果不按高俅的意思做,不光烏紗不保,甚者會被下黑手報復。

但是,在水滸中,也有一位下級官員敢拒絕高俅,他便是開封府尹。在林沖手持刀刃、誤入節堂這件事上,高俅將林沖推給了開封府,想借開封府尹的手殺死林沖;但開封府尹並沒有按照高俅的吩咐去做,而是極力為林沖洗脫死罪。那麼,這樣一來,開封府尹明顯為了林沖而得罪高俅,難道他不怕高俅進行報復?要知道以高俅的太尉身份,隨便在皇上的耳根邊上搬弄一下開封府尹的是非,定會叫他吃不了兜著走。

為何開封府尹敢拒絕太尉高俅,不殺林沖,難道他不怕高俅報復嗎?

水滸傳人物高俅

太尉高俅是否會將開封府放在眼裡?開封府尹憑什麼敢拒絕高俅?

在北宋,開封府尹屬於三品官銜。在很多人看來,三品官已經很大了;可是放在京都開封,三品可就是個芝麻小官了。它的職責就是維護京城治安,審查些小偷小盜之類的較小案件。像官員犯了重罪,開封府根本管不了,那是大理寺御史臺審查的。並且,因為宋朝官員特別多,開封府尹連上早朝的資格都沒有,皇帝規定御史臺以上的官員才能參加。

而太尉屬於操控軍權的最高司令長官,因宋朝重文輕武的緣故,太尉放在了正二品的官銜之列,但要區分的是太尉雖屬正二品,可他做的卻全都是一品官員的事,在朝堂之上,它仍然站在最前排的位置,他擁有私自面聖的資格。所以,太尉根本不會把一個小小的開封府放在眼裡。比如,在包青天鍘太尉中,太尉就說過包拯是一個小小的開封府尹。

為何開封府尹敢拒絕太尉高俅,不殺林沖,難道他不怕高俅報復嗎?

開封府代表人物包拯

但要值得一提的是,北宋的開封府是有特別之處的。“府尹”這個官職,在北宋僅此設立了唯一一個開封府尹,其它均叫知州。北宋朝廷的開封府其實就是皇帝為籠絡民心而設置的,是一個為民伸張正義的機構,這在歷代北宋皇帝心中都看得相當重要,沒有通過皇帝的正面考核根本坐不了這個位置。要知道,在100多年的北宋時代,就有4個皇帝做過開封府尹,可見開封府尹用什麼人,這在皇帝看來非同小可。縱觀歷代府尹,皆為北宋名臣。所以,皇帝所任命的府尹,也深深明白它的職責不只是維護京畿治安,而是代表著皇帝的形象。所以,太尉雖然瞧不上開封府,但開封府尹辦起事來也有底線。

為何開封府尹敢拒絕太尉高俅,不殺林沖,難道他不怕高俅報復嗎?

宋太宗趙光義在沒做皇帝前就是開封府尹

在水滸中,高俅設計陷害林沖,讓他的管家以林沖“手持利刃,闖入節堂,刺殺本官”的罪名交給開封府審查。開封府尹一聽到這句就很不高興,還審查什麼,你高俅這句話就已經把林沖定了死罪。這在開封府尹看來,高俅是在直接下命令要他殺了林沖,這堂堂的開封府豈不變成了他高俅的私人衙門。因此,他轉而對林沖說成了“手持刀刃,誤入節堂”,把後面刺殺本官四個字去掉了。林沖一聽完就明白自己有救了,繼而大喊冤枉!開封府尹知道錯殺了林沖,勢必在大街小巷引起非議,並且人人都知道林沖是被冤枉的,這樣代表皇帝的開封府必將失去威信,也讓大宋的皇權失去威嚴。

為何開封府尹敢拒絕太尉高俅,不殺林沖,難道他不怕高俅報復嗎?

林沖被冤枉

因此,開封府尹敢拒絕高俅,一是因為高俅管家的話激怒了他,高俅把開封府當成了私人衙門,開封府尹對高俅產生了鄙視;二是開封府尹深切明白自己的職責所在,他的自尊心也告訴自己不是高俅的走狗或奴才。

開封府尹不怕高俅報復嗎?高俅為何沒有報復他?

在水滸傳中,高俅陰險毒辣,而且還是個睚眥必報的人。在他發跡之前,還是個幫閒的混混,在街頭欺負別人,被教頭王進狠狠地打了一頓。但在他當了太尉,做了王進的頂頭上司之後,立馬抓了王進打了八十大板,然後也沒有放過他,一定要致人死地不可。

為何開封府尹敢拒絕太尉高俅,不殺林沖,難道他不怕高俅報復嗎?

高俅當上太尉

開封府尹拒絕了高俅的吩咐,沒有殺林沖,依高俅的性格必定會報復。開封府尹自然也明白太尉高俅的狠毒,於是他便親自到太尉府上來了個“登門謝罪”,開封府尹見到高俅,立馬直接就把高衙內兩次調戲林沖娘子的事情說了出來,高俅聽到這些立馬不知所言,他也知道自己在殺林沖的事件上沒有道理。繼而,向高俅分析殺林沖的後果,拿皇帝的聲譽來壓制高俅。高俅囂張慣了,做事從不講後果,因此聽了這些,才想起開封府的後臺不是他高俅,而是皇帝。

為何開封府尹敢拒絕太尉高俅,不殺林沖,難道他不怕高俅報復嗎?

高俅

所以,高俅自知理虧,又礙於開封府尹的道理,以及他雖沒有殺掉林沖,但林沖也算下了牢獄,並沒有完全薄了他高俅的面子。因此,高俅便沒有報復開封府尹。在高俅看來,殺死林沖不就是捏死一隻螞蟻,既然在開封府弄得這麼複雜,他選擇殺林沖的方式多的是。水滸傳寫道:高俅情知理短,又礙府尹,只得準了。但可想而知,高俅只是把這筆賬暫且記下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