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特辑——冰爸冰妈的故事

七夕特辑——冰爸冰妈的故事

每个有小球员训练的冰场都热闹非凡。护栏上一字排开的水杯都有着超长吸管,而这排水杯的后面,站着一排翘首以盼的家长。

熊二是万千“冰爸冰妈”中的一员,他的大女儿王丙辛今年十岁,是一名冰球运动员,从五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冰球。很多家长都喜欢让女儿学钢琴,学跳舞,而熊二非常支持自己的女儿打冰球。

冰球在国内依然算是小众的运动,即使是在冰雪基础较好的北方,打冰球的女生也比男生少得多。

一个家庭要支持孩子打冰球,要克服非常多的困难。

七夕特辑——冰爸冰妈的故事

首先从小培养的费用庞大。单从冰球装备来看,冰球运动员必须“武装到牙齿”,才可以在强对抗中不受伤害,全套装备包括头盔、护颈、护胸、护肘、护腿、防摔裤、手套、冰鞋、球杆等等。这么一整套装备下来,少则数千,多则上万。

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身体生长的原因,一套装备往往过了一年就得更换新的,期间还需不定期更换手套、护肘和护腿,球杆更是易耗品。

装备已经价格不菲,培训的费用只高不低。孩子们一个大课的课时的费用在200-300元左右,东北一对一的专项训练,一个课时要花费300元以上。想要维持水平一周得上3-4堂课,如果教练的资质高,相应的费用也会水涨船高。

七夕特辑——冰爸冰妈的故事

除费用外,家长的陪伴更重要。冰球运动需要去专门的冰场,如果家附近没有冰场的话就需要一定的通勤时间,冰球装备重量和体积都比较大,一般需要家长亲自接送。而在冰场上,家长的及时鼓励也是孩子进步的关键。

家长的背后支持是孩子坚持的动力。熊二的女儿生活非常单一,冰球训练和学习,在没有比赛的时候还是会在六点起床,洗漱后就开始射门训练,接着吃完早饭需要去上学。


七夕特辑——冰爸冰妈的故事


七夕特辑——冰爸冰妈的故事


这样的生活让许多同龄人的父母都放弃了冰球,而熊二为了孩子的教育,辞掉在北京的工作,在家做一个全职爸爸,学习为孩子准备营养均衡的食物,及时补充营养,熊二夫人负责照顾生意。

还有许多走冰球专业的孩子父母,会直接放弃文化课。而熊二和夫人对于女儿的冰球训练和学习两手抓,他认为女儿即使以后走向冰球专业,学习文化课对她的反应能力、智力发展、战术培养都是有好处的。

像熊二家庭这样为孩子甘之如饴的“牺牲”,是中国冰球家庭的缩影,每个冰爸冰妈们都会在培养孩子的路上做出取舍。

七夕特辑——冰爸冰妈的故事

比如宋安东刚接触冰球,是因为6岁的时候咽喉经常发炎,医生建议他多呼吸凉空气,这样,宋爸爸就带着宋安东来到冰场,成就了宋安东与冰球的情缘。当时中国甚至买不到冰球装备,需要托人从国外带过来,而宋安东的父母周末常常为了陪伴孩子,百万的生意也不做了。

七夕

有人说七夕是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比成眷属更令人羡慕的是冰爸冰妈们因为冰球而更幸福的感情,祝所有冰爸冰妈们七夕快乐。

如果您身边也有关于冰球的温暖故事,欢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