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四伏,失業和現金貶值讓多數人躲無可躲


金融危機來了嗎?嚴格意義上還沒有。

因為金融危機的三大特徵還沒完全顯示:

一是國際金融市場,包括股市、匯市、債市的劇烈震盪;


二是系統性金融機構的倒閉,比如08年雷曼兄弟倒閉;


三是流動性的瞬間枯竭,金融活動基本停止,市場利率驟然攀升。


以上三個維度還並未全部吻合,但全球股市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震盪,全球至少180個國家被疫情波及,金融市場遭受重創,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全球經濟會進入衰退。

危機四伏,失業和現金貶值讓多數人躲無可躲


由疫情引發的一系列經濟問題正在爆發,和普通人最息息相關的首先是失業。

每週四,美國勞工部會發佈一個數據:申請失業的人數,4月2日數據顯示,初請失業金人數665萬。

危機四伏,失業和現金貶值讓多數人躲無可躲


這是匪夷所思、前所未有的高。

而美聯儲經濟學家預測,疫情肆虐下,美國預計最終有4700萬人失業。這是什麼概念?

失業人口占就業人口的32%,也就是說3個人中就會有1個人失業。

一邊是確診人數日增2-3萬,一邊是失業人數還在狂飆,美國經濟真的進入空前危機。

各種破產、倒閉接踵而至,美國頁岩油企業惠廷石油公司宣佈破產、美國第一州銀行破產、美國橄欖球協會破產、美國RavnAir航空破產、歷史在重演,威斯康星州的奶農們將十萬加侖的牛奶倒入下水道·····

危機四伏,失業和現金貶值讓多數人躲無可躲


美國零售巨頭梅西百貨,關閉775家門店,裁員13萬人。

經濟低迷、企業停擺,而美國只是一個開始。

經濟全球一體化,誰也無法獨善其身。


德國聯邦政府預測稱,GDP可能衰退5.4%。中小企業中將有1/10宣告破產。


英國很多百年老店面臨破產、倒閉。經濟跌幅將達13.5%。


新西蘭航空公司裁員大約3500人。


被譽為“加拿大國寶”的太陽馬戲團,解僱95%的員工。


危機四伏,失業和現金貶值讓多數人躲無可躲


而我們國家1-2月份遭受了疫情的第一輪衝擊,首先衝擊的是我國的消費和服務業,2月份城鎮失業率上升至6.2%,一個月失業人口增加450萬,算上存量失業人口,2月份失業人口3100萬。

但這還不算完,3月隨著國外疫情爆發,現在又面臨了第一輪衝擊,更大的問題在於出口。

出口訂單取消,外貿行業受損,1.8億的就業人口面臨無工可復,再加上航空和旅遊影響的就業人數以及企業的裁員和即將踏入社會的870萬大學畢業生,還有之前無法統計的農民工的失業人數,失業率不敢想。

中國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失業潮來臨的焦慮感已經開始籠罩。


危機四伏,失業和現金貶值讓多數人躲無可躲


伴隨著失業焦慮而來的是各國的救市政策,為了穩經濟,美國是率先祭出了“王炸”政策,美聯儲先是突發降息至、開展7000億美元QE,還直接發錢,給美國人每人發放1200美元支票,德國用500億歐元,補貼小企業主、個體戶、小公司。而這個預算,佔到了德國GDP的近16%。

全球央行都在放水,我們國家做了什麼呢?

各種減免稅費和補貼,1-2月份,全國減稅降費4027億元;

2月份為企業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共1239億元;已有146萬戶企業享受到失業保險穩崗返還,金額達222億元;

從3月初起,超過17個省市宣佈發放電子消費券,總額超過50億。

3月30日,將逆回購利率一次性下調20個基點,減輕商業銀行負擔。

雖然我們國家的所有政策中都沒有直接“撒錢”這一項,但也提出在今年要發行特別國債,預計達到4萬億,比2019年的2.15萬億,幾乎翻倍。

危機四伏,失業和現金貶值讓多數人躲無可躲


包括我們國家在內,全球都開啟了貨幣放水模式,水龍頭已經打開了,這會產生什麼問題?

通貨膨脹。

通脹面前,就是資產縮水。

2009年我國4萬億大放水,物價漲了很多,為了不讓手上的錢貶值,大家紛紛尋找避險資產,那就是房地產。

只漲不跌的房地產,讓人印象深刻,老百姓有了錢就去買房,不買房,你的錢也不知道花了哪裡去,最為可悲的是,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所以那些年放出來的水,都往房地產去了。

那現在呢?前有失業潮,後有大放水,現在的房產還是最佳的避險資產嗎?

危機四伏,失業和現金貶值讓多數人躲無可躲


從政策層面來看,國家雖然在放水,但卻關閉了流向房地產的閥門,再三強調房住不炒,確定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但真的可以完全做到嗎?

被認為避險的最佳產品不外乎黃金、股權、房產、收藏品,哪怕是現在,想要手裡頭的現金不貶值,黃金、優質股票、核心房產依舊是很好的避險工具,在沒有更好的選擇前,我相信很多中產和富豪家庭依舊會把錢放到優質房產上。

畢竟危機來臨時,影響最大的並不是普通人和窮人,而是那些手上有資產的中產和富豪家庭。

普通人在經濟行情好的時候都沒賺到錢,何況危機,所以普通人只要別失業、保住飯碗、留好現金流、平穩度過就好了。

而沒錢的就更不用擔心了,反正也沒錢,貶值能貶到哪裡。

但那些有大量現金、房產和股票的中產及富人家庭才要積極去避險。

3月初深圳蛇口的招商太子灣14套公寓,總價2000萬起,8秒宣告售罄,前幾天再推出54套,總價2900萬起,3.5小時售罄,吸金23億。

危機四伏,失業和現金貶值讓多數人躲無可躲


可見危機來臨前,核心地段的優質房產還是富豪階級選擇的避險資產。

每次危機來臨,都是鼓勵大家“現金為王”,但現金為王不代表把所有的錢都放在手裡,把所有資產變現,放在銀行和餘額寶吃利息嗎?只會越放越不值錢。

“現金為王”其實是建議大家更合理的資產配置,持有一部分現金、賣出高槓杆和不易變現的資產,買入低估的資產,手持優質資產,坐等經濟繁榮期的到來。

危機危機,就是危險和機遇並存,歷來富貴都是險中求。

危機四伏,失業和現金貶值讓多數人躲無可躲


居安思危出自《左傳·襄公十一年》,中國很實用的一句老話。

雖然我們贏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步,逐漸進入正常的復工和生產狀態,但全球經濟一體化,國外疫情確診病例逼近150萬,各國除了要抗疫還要穩經濟。


現在各國在積極放水救市,不管我國跟進或不跟進,影響必不可免,當下能做的做好風險預判,做出最適合自己家庭的避險方式,平穩度過此次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