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常規也有奇葩操作,看疫情期間各俱樂部如何自救

1 疫情期間世界各大聯賽幾乎全部暫停,和其他受到疫情影響的行業類似,沒有收入就發不出工資,很多常規的經營活動也沒法進行,各國俱樂部只能花樣百出地尋找度過困境的辦法……

有常规也有奇葩操作,看疫情期间各俱乐部如何自救

常規操作

想達成減薪協議好難

職業俱樂部最大的開支是什麼?當然是工資。根據相關報道,西甲豪門巴塞羅那俱樂部包括足球在內的所有運動隊職業運動員薪酬開支佔俱樂部開支的61%。還有什麼比球員減薪更直接的手段呢?

可惜,各國球員幾乎都不同意減薪。英超俱樂部剛準備集體減薪30%,球員工會就聯合所有球隊隊長髮表聲明,拒絕接受減薪,理由是“球員工資帶來的所得稅對國家財政意義重大”。嗯,好吧……

同樣的故事在西甲和意甲也發生了。俱樂部方想要集體減薪,球員方面拒不接受——其實也不是完全不接受,但是雙方在減薪的具體幅度和時間跨度上完全談不攏,目前仍在僵持中。

比較順利的是法甲和德甲,大部分球隊已經實現減薪或有了初步方案。但這兩家也都情況特殊,法甲本身經濟實力就有限,德甲則是受困於獨特的50+1政策——投資方最多隻能擁有49%的表決權,俱樂部經濟實力受到嚴重限制,抗風險能力特別差。德法大批俱樂部其實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時候,不降薪很可能就撐不住。

有常规也有奇葩操作,看疫情期间各俱乐部如何自救

豪門操作

有人大方有人吝嗇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英超球員的態度更為強硬——英超俱樂部整體的盈利能力較強,球員們更容易認為這是老闆太吝嗇。

只不過世事無絕對,同樣盈利能力很強的幾家豪門,具體做法卻是大相徑庭。英超最不差錢的曼徹斯特兩大豪門曼城和曼聯都宣佈不降薪,無論工作人員還是球員。

意甲財力最雄厚的尤文圖斯最早宣佈降薪,只不過方式與眾不同——他們老早就和球員們商量好,我們這幾個月先欠著,回來再說。

西甲方面,巴薩大幅降薪七成,與西班牙人等中小球隊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皇馬則宣佈10%-20%。

有常规也有奇葩操作,看疫情期间各俱乐部如何自救

奇葩操作

有錢人也蹭福利

有些俱樂部的做法就比較值得單獨說一下了。由於各國都對疫情期間的經濟困境做了一定安排,許多俱樂部都按照政策享受了某些待遇。比如巴薩的減薪70%,就是應用了“臨時僱員制度”,屬於合法減薪。

英國也有類似制度,甚至更加優厚。俱樂部可以以“臨時休假”方式只發給員工20%的薪水,剩下80%由政府補上,每個月每人最高可以補貼2500英鎊。結果偏偏利物浦這種經營狀況良好的大俱樂部率先吃螃蟹,而且是隻“休假”普通員工,球員照常。

這下子公眾就不幹了。從本質上說,這套方案就是讓所有納稅人替俱樂部付工資,如果俱樂部的確有困難也就罷了,利物浦近年來賺得盆滿缽滿,當然會被罵得狗血淋頭。很快利物浦就宣佈撤銷這一計劃,稱此前”決策失誤“,對此感到非常抱歉。

另一個比較奇葩的是熱刺。直接要求普通員工降薪20%,球員保持不變,也是讓人搞不懂老闆在想什麼。

資料圖/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