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主地位終被動搖,這次輪到我們制裁美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中國自2010年GDP數據一下飆升至第二位之後,引起美國震驚,開始處處壓制中國的崛起。在經濟方面,美國最擅長的就是使用各種手段搞經濟制裁。但是如今的中美經貿合作越來越廣泛與緊密,面對美國的制裁手段,中國不會坐以待斃,反制措施一個個出臺。現在也該輪到中國開始有針對性地反擊了。當然中國出臺反制措施的目的不是要搞垮美國經濟,更不希望弄成兩敗俱傷的結局。而是通過適當使用一些報復性措施來敲打美國,讓其意識到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經貿合作伙伴,任何損害中國利益的把戲,其實就是在損害美國自己的利益。也許一些網友心裡存疑,舉幾個實際例子,就懂了。

霸主地位終被動搖,這次輪到我們制裁美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每當美國對華企業採取制裁措施之後,中國相關企業就開始憤怒地呼籲主管部門對美國企業給予相應的反制措施。曾今就有四家美國公司受到制裁,比如美國雷神公司、通用動力、豪士科和英國的BAE系統公司。提到這幾家公司,不要以為中國要進口武器裝備,而是提供民用領域的訂單。比如談到美國雷神公司,這家公司本身跟中國的貿易往來很少,但是它的關聯公司在民用領域的很多訂單來自中國。這個關聯公司就是雷神公司打算合併的美國聯合技術公司以及旗下公司,尤其是豪士科公司,它生產的救援車和消防車的大部分訂單都是我國各大城市的機場提供的。

中國啟動制裁清單,有這四家公司的名字,就意味著他們會失去中國這樣一個消費大國的民用訂單。要知道,這些公司在民用領域的訂單越多,公司資金週轉越快,有利於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積累雄厚資金。有了雄厚的資金實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搞軍工產品研發,這一定是環環相扣的。霸主地位終被動搖,這次輪到我們制裁美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每當這個時候,這些美國公司就會反彈,開始找他們的總統討說法,對此特朗普就會在經貿合作方面給予相應的讓步措施。事實上,中國一直以來都秉持著互惠互利的原則與美國深入經貿合作關係。無奈,中美貿易摩擦都是美國一手造成的。提到美國挑起的貿易戰,那真是夠狠,每次都有不同花招使出來。比如美國對世界各國提出,禁止向中國出口包含美國技術含量25%的產品。換句話說,美國列出禁止出口中國產品的清單之外,為了限制中國從第三國“曲線進口”美國產品,對其他國家也進行了限制。很顯然,如果其他國家膽敢不聽,很大程度上也會受牽連,跟著被制裁。

美國對中國這種處處“圍剿”的貿易措施,難怪中國會反擊。相較之下,中國溫和多了。中國對美國製裁清單,我國也並沒有全部公佈出來。只是對美國四家公司採取了一些措施,算是牛刀小試,給美國政府一些警示而已。就這樣動一下,美國這幾家公司就開始給美國政府施壓,叫苦不迭。試想一下,如果一旦公開制裁清單並全面實施制裁手段,美國會不會鬧大遊行?到那個時候,美國民眾各種遊行示威反對他們總統特朗普的人還少嗎?美國霸主的地位又還能維持多久呢?

霸主地位終被動搖,這次輪到我們制裁美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中國這麼多年的勵精圖治,已經真正的崛起了。中國有底氣也有必要對美國的制裁作出反擊。中國的北斗系列、殲-20、東風系列都是實力的證明,不再是那個默默無聞,只知道韜光養晦的國家。必要的時候,作出反擊更顯大國實力,這也是不容小覷的。對於中國出臺的制裁清單,廣大網友也紛紛驚呼:美國霸主地位終被動搖!這次輪到我們制裁美國了,這就叫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