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好家風!英國留學的她接過母親的抗疫“接力棒”

“媽媽,再過一個星期,我就可以回家了。”4月8日,陽光普照,趙越在無錫一家大酒店給媽媽發去信息。

17年前,趙越的媽媽是江陰第一批抗擊“非典”的醫護人員,17年後,趙越長成了媽媽的樣子,正做著媽媽做過的事,成為了疫線的一名青年志願者……這對母女相隔17年的堅守,接過的是媽媽手中的抗疫“接力棒”,傳承的是堅守奉獻的良好家風!

最近發生在江陰疫線的傳承故事感動了小編,23歲的趙越是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研究生為了讀博,她休學一年做研究助理,今年1月9日回國,隨著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防範境外疫情輸入的壓力不斷加大,得知江陰在招募首批外語防疫大學生志願者後,她立刻報了名。

傳承好家風!英國留學的她接過母親的抗疫“接力棒”

傳承好家風!英國留學的她接過母親的抗疫“接力棒”

趙越每天忙碌在無錫碩放機場轉運點做志願者的兩週裡她幾乎每天都要接待從美國、南非、保加利亞等地回江陰的外國人既有工廠工人,也有外語教師趙越純熟的英語減少了外國友人因交流不便產生的困擾提高了他們的回澄效率也讓他們可以更便捷地瞭解本地防疫要求

傳承好家風!英國留學的她接過母親的抗疫“接力棒”

每天趙越都需要穿著密閉的防護服戴著防護鏡、口罩、手套,全副武裝下連呼吸都變得困難每每此時她就會想起自己的媽媽媽媽一直是個熱心人平時生活中對別人也是能幫就幫


“每次穿戴整齊,腦海中就會跳出17年前的場景。媽媽回家後,張開雙臂抱我入懷,說著‘寶貝,媽媽回來啦。’那是一種幸福踏實的感覺。媽媽的性格影響了我,這可能就是我家的家風。”

傳承好家風!英國留學的她接過母親的抗疫“接力棒”

17年前時任江陰市人民醫院呼吸科副護士長的媽媽袁瑞芳主動請纓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當時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為疑似病人打針掛水、照顧衣食起居,包括處理大小便為了少上廁所,工作時間基本上不喝水至於呼吸不順,臉部勒痕、過敏都“不是事了”。


今年,她作為產科護士長,全心全意保護著產婦和新生兒,春節期間也沒有休息。聽說要召集新冠肺炎隔離點醫務人員,袁瑞芳第一時間報了名,但未能入選。女兒的這次“出征”彌補了媽媽的遺憾。

傳承好家風!英國留學的她接過母親的抗疫“接力棒”

傳承好家風!英國留學的她接過母親的抗疫“接力棒”

上大學時,趙越想填醫學志願,但媽媽希望女兒能走一條相對輕鬆的路,最終選擇了其他的專業,沒想到女兒依然忘不了“白衣天使”的夢想。“那天下午送她去做志願者時,我感到欣慰,但也有點想哭。”袁瑞芳說,好在再過7天,女兒就可以完成在無錫的14天集中隔離觀察,“回來後,我要抱抱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