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眉山】黛眉山景區主要地質地貌遺蹟

【黛眉山】黛眉山景區主要地質地貌遺蹟

① 波痕

是水體在流動的條件下,砂質在層面上遷移而保存在層面上的一種形跡,它的形態反映了沉積環境,特別是水動力狀況。根據波峰(脊線)在平面上的延續形態分為直線狀、彎曲狀、鏈狀、舌狀及新月形幾種。從直線狀-彎曲狀-鏈狀-舌狀(或新月形)波痕,是在水體逐漸變淺、水流速度逐漸加快的情況下形成的。根據成因可分為流水波痕、浪成波痕、流水波浪複合波痕、孤立波痕、風成波痕和修飾波痕。

流水波痕:全為不對稱波痕(小型:波長<0.6m,大型:波長0.6-30m,巨型:波長>30m)。小型流水波痕:波脊可有直線形、波狀、舌狀及菱形,波狀、舌狀常出現在淺水環境中,特別是潮坪及河流環境;菱形波痕是在高流速和極淺水的條件下有迴流的作用下形成的,常出現在河灘及海灘環境中。大型流水波痕:主要產於粒度大於0.6mm的砂中,不容易保存,只保留大型的交錯層理。

浪成波痕:對稱的浪成波痕的波峰形狀對稱,一般為波峰尖銳、波谷圓滑,脊線多為直線形,大都分叉,波長一般為0.9-200cm,波痕內部有疊覆狀人字形交錯紋層構造,或者是前積紋層構造。不對稱的浪成波痕:具有直線形脊線的流水波痕相似,波脊部分分叉,與流水波痕的區別是浪成波痕具有浪成交錯層理的特點,層系界面不規則成波狀,波長1.5-105cm,並具分叉波脊或會合分叉。

流水、波浪複合波痕:在淺水區流水及波浪的作用同時存在時,產生複合波痕。縱向複合波痕的波脊呈直線形,一般無分支,一般認為以波浪作用為主;橫向複合波痕形成不對稱波痕,與單水流作用形成的波痕相比,波脊更圓滑一些。

孤立波痕:孤立分佈,發育不完全,高度較低,透鏡狀層理就是該波痕的代表。

風成波痕:一般具有直線形的長而平行的脊,形狀不對稱,波長2.5-25cm,波高0.5-1cm,較粗的顆粒位於波峰,與流水波痕相反。

改造波痕:又稱變形波痕,主要產在水位(及浪基面)變化的情況下,如水位波動可產生雙脊波痕,水位下降,新的浪基面將早先形成的波脊剝平形成削頂波痕,或者形成波峰圓渾,波谷尖銳的圓峰波痕。還可以出現兩個方向波脊相交的干擾波痕。

波痕構造是黛眉山景區內的一大奇觀,規模從微型到巨型應有盡有,其造型之多、規模之大、分佈之廣、類型之全,國內罕見,有天然波痕博物館之美稱。

② 層理

根據形態、內部結構及其成因可分為如下類型。

水平層理:是細粒沉積物最大的特徵,特別是在粉砂岩、泥岩中,細層與層面平行,可連續或不連續。也可以由物質成分的不同明顯交替或因有機物含量不同而引起的暗色與淺色交替而成。

平行層理:發育於砂岩中,細層和層面平行,為平坦的床砂所形成。細層往往顯示剝離線理方向,平行水流。是在淺水條件下形成。

交錯層理:岩層內部由一系列近於平行傾斜的細層與界面或層面相交,又名斜層理。是在非粘性的沉積物面上由流水或風的流動產生的床砂形體因

遷移而形成。在不同的環境中都可以產生。

板狀、楔狀交錯層理:層系界面平直、互相平行、層系厚度在橫向上呈

板狀,如果層系呈楔狀稱為楔狀交錯層理。前積層傾向的水平投影在水平方向上的夾角,指示水流方向。

槽狀交錯層理:層系界面為弧形侵蝕面,層系呈槽狀,以彎曲的細層充填,槽的長軸方向平行水流流動方向。

波狀交錯層理:層系界面圓滑成波狀,細層與界面相切,這是由波浪作用或流水與波浪聯合作用形成的。

不同成因的交錯層理

流水作用形成的交錯層理

小型的流水交錯層理主要產於潮間坪上部、河流點灘的上部、天然堤及湖濱等環境中。大型的流水交錯層理,主要分佈於海灘、潮渠、河流等環境中。高彎度的河流,一般形成大型板狀交錯層理,低彎度的河流,一般形成槽狀交錯層理。

波浪作用形成的交錯層理

浪成砂紋層理:主要由波浪往復擺動而引起沉積物的遷移。其特徵為:界面不規則,成波狀或懸鏈曲線形,而流水交錯層理具有規則的直線形、槽形的 界面;層系具成群上疊的特點;細層還顯示人字形構造或尖頂狀構造(不常見)。

沖洗交錯層理:在海灘或砂壩中由於波浪的沖洗作用而形成。特點是細層成低角度(2-10°)與層系界面接觸,相鄰的細層傾向,傾角不一致,主要向海方傾斜,形態上多屬大型楔狀或板狀交錯層理,主要分佈於海灘及沿岸砂壩環境中。

潮汐作用形成的交錯層理

脈狀層理:是在水流或波浪作用較強,保存砂質的沉積比泥質沉積更有利的條件下所形成。是一種具有保存完整的泥質條紋的小型的交錯層理。

透鏡狀層理:是在水流或波浪作用較弱,保存泥質的沉積比砂質沉積更有利的條件下所形成。特點是砂質透鏡體被包圍在泥岩中。

波狀層理:是上述兩種層理之間的過渡類型層理,是弱的和較強的水動力相間出現時產生的。

風成交錯層理:主要分佈於海灘上的風成沙丘及沙漠環境中,形態上常為板狀。

在黛眉峽谷,這些交錯層理組合成一個巨大的畫壁。在雙龍峽,由交錯層理和水平層理組合成的千尺崖尉為壯觀,被稱為“萬卷書”。

③ 泥裂

泥裂是由於沉積物露出水面,暴露在空氣中,經蒸發乾涸收縮形成,是一種泥質沉積物乾燥收縮的裂隙,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多邊形(有三角形、

四邊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等)裂隙,有些形成半圓形與多邊形連接的形態,其表面寬,向下變窄,成Ⅴ字型斷面,被砂質充填。在沉積物表面形成

龜裂面,常見於河漫灘、海岸、潮間帶的上部等。常見於汝陽群高水位體系域中。

收縮痕:是在水下因凝縮而成,泥岩中迅速絮凝密實作用也可形成,泥

巖中鹽度增高同樣可以形成,表面常形成向兩端變細如梭子的“梭子痕”,有的梭子痕相互連接成樹枝狀,在斷面上不成Ⅴ字型。常見於汝陽群高水位體系域中。

黛眉山景區的萬花石,成為一處亮點。

④ 豆粒、鮞粒結構

賦存在寒武系灰巖中,是海水在溫暖動盪、清澈可見、鹽度稍高條件下,懸浮在海水中小碎屑被包裹形成,直徑大於2mm的稱為豆粒,小於2mm的稱為鮞粒,具鮞粒結構的灰巖俗稱魚子石。在黛眉山景區山體的寒武系-奧陶系地層中,這種豆粒、鮞粒結構十分普遍。

⑤帳篷構造

在石英砂岩層面上,還普遍發育了帳篷構造,其形態為不規則的多邊形網格狀,紋理突出層面,它是岩石在成巖過程中,由於脫水原因,引起岩石體積的收縮和膨脹,或者由於溫度的極大變化,引起岩石的破裂等,形成了底伏的倒“V”字型構造。解讀這種構造的成因很有科普意義,其優美的造型和斑斕的色彩,賦予其極高的觀賞價值。

⑥球狀構造

在石英砂岩中,還有一種特殊的球狀構造,球狀體為白色,有大有小,大者直徑10cm,小者1cm,白色石英球體的周遍有一暗色暈與圍巖隔開,十分好看,在黛眉山景區中,這種球體構造更為發育,因酷似滿月,稱“月亮石”。

崖壁地貌

崖壁是黛眉山主體地貌景觀之一,走近黛眉山,首先是一道拔地而起,高達數百米的巨型崖壁橫亙眼前,那不同的巖性、造型、色調等構成一道美妙絕倫的百里畫屏。漫步黛眉山的幽谷深澗,那沿途雙谷對峙,谷底以一個“U”或“Ω”形崖壁封閉的完美造型,更讓遊人慨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裡崖壁按巖性可分為砂岩崖壁和碳酸岩崖壁;按色調可分為紅色崖壁和青色崖壁;按成因可分為斷層崖壁和水蝕崖壁;按相對位置可分為單面崖壁和雙面崖壁;按形態造型可分為直線崖壁,波曲形崖壁,“U”型崖壁。“Ω”形崖壁和階梯狀崖壁。各類崖壁的特徵敘述如下:

直線崖壁:分佈於中山與丘陵之間,黛眉山景區的直線崖壁,其巖性為紫紅色石英岩狀砂岩,地貌上常形成橫斷溝谷的直線崖壁。由於鐵礦物氧化而形成鮮明的紅色,在植被的映襯下,猶如萬綠叢中一線紅,構成一幅雍容華貴、超凡脫俗的立體畫卷。

波曲形崖壁:黛眉山體的抬升,流水沿近於直交的兩組垂直節理追蹤下切侵蝕,並切穿早古生界廣海沉積下來的碳酸鹽巖地層,形成崖壁,由於崖壁在支溝和山樑不同部位切割速度有別,因而崖壁在溝頭內凹,山岬外凸,平面上呈波曲形,故名。

“U”形崖壁:為河流溯源侵蝕尚未切穿整個山體,或是因河流改道等原因形成的殘留。多位於溝谷的盡端,河流在“U”形崖壁上以瀑布的形式下瀉,在黛眉山地區,這種“U”形崖分佈很是普遍,多為寒武—奧陶系岩石組成。

“Ω”形崖壁:由於地表水和地下水共同作用形成,地下水(泉水)對岩石的長期浸泡、沖蝕,為地表水的掘蝕提供了基礎,“Ω”形崖壁的典型特徵是崖壁懸空,弧度大,其一個典型特徵是垂直方向上成反梯狀。

梯狀崖壁:由於岩石巖性的明顯不同和岩石抗風化能力的顯著差異,導致軟弱的頁岩和薄層灰巖在地貌上形成緩坡,堅硬的中厚層碳酸鹽巖在地貌上形成崖壁,當頁岩和碳酸鹽巖呈互層產出時,地貌上便形成了階梯狀崖壁,以寒武系中統的毛莊組,徐莊組和奧陶系中統的上馬家溝組、下馬家溝組地層中分佈最為普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