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贵州文化改革发展潮头 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贵州日报

2019年,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砥砺前行、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改革成效亮点纷呈,得到了中宣部的高度肯定。

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将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出资人变更为省委宣传部并获批同意,进一步明确党委和政府监管有机结合、宣传部门有效主导的管理模式,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制定出台《关于改革贵州省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的实施办法》,建立健全省属国有文化企业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强化重大事项日常监管,建设国资信息管理平台,推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提前实现

根据中央深改委要求,加强省级层面统筹,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按照“定时间表、定路线图、定工作量、定责任人”措施,每月一次省级调度会、一次实地调研,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加快推进,2019年5月全面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较中宣部要求的2020年底完成提前一年半。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卓有成效

以省委办公厅名义印发《贵州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方案》,赤水市、清镇市、龙里县共建立试点县(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个、乡(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0个、村(居)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19个,注册志愿者14余万人,群众满意率达到99.62%。2019年10月,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我省试点县(市、区)增加为23个。

着力推进省属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试点

经中宣部文改办同意,在多彩贵州网下属电商云公司、多彩宝公司开展员工持股试点,激发国有文化企业活力,调动员工积极性。2019年,电商云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80%,利润同比增长100%,平台交易量增长率为11%。制定出台《关于贵州省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为发展壮大国有文化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已在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开展试点。

以改革手段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改革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方式,变“无偿补助”为“股份投、贴息帮、无偿补”,更加注重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财政资金效率。当前已采用股权投资方式扶持近30个项目,提高了市场主体使用财政资金的责任感。与省内银行合作建立中小微文化企业贷款基金,通过1000万元放大到1亿元的贷款额度,已帮助120余家文化企业获得近4600万元贷款,有效放大了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发展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