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春風吹過汽車長廊

戰“疫”春風吹過汽車長廊

中國青年報 東風本田 今天

戰“疫”春風吹過汽車長廊

寧成(左一)、姚超(左二)浩翔/攝

寧成、姚超和其他志願者一起轉運物資。在東風本田,還有不少志願者和他倆一樣,奮戰在武漢市戰“疫”一線。


戰“疫”春風吹過汽車長廊

在寶捷機車會志願者車隊,“騎士精神”鼓舞著志願者們。在他們眼中,防護服就是他們的鎧甲,向著疫情“逆行”而上,就是他們的戰疫姿態。浩翔/攝

寧成

當千萬網友坐在沙發上,捧著手機當武漢火神山醫院工地“雲監工”時,寧成一共去了7次現場。

每次進入火神山醫院,寧成的小貨車都塞滿了呼吸機、醫用小推車、辦公座椅等各地捐贈的抗疫物資。它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被卸貨,並運送到各科室。

寧成是東風本田一工廠焊裝1科的一名90後工人,也是武漢市萬千戰“疫”志願者中的一員。從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到各地捐贈物資的運輸、發放,寧成幾乎都做過。

如果說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那麼醫療用品就是白衣戰士們抗擊病毒的“彈藥”,防疫物資就是普通民眾賴以生活的“糧草”。向火神山醫院轉運醫療物資,是寧成接到的一項特殊任務

物資早一分鐘運到,就能早一分鐘發揮作用

2月2日,火神山醫院將正式交付解放軍支援湖北醫療隊,一批從南京運來的醫療物資還在距離該醫院十幾公里外的倉庫內,需要在交付前轉運至火神山醫院。

“這裡有一批物資,需要緊急轉運至火神山。”2月1日晚上9點,寧成接到了志願者團隊發出的這條求助信息。雖然已經在社區忙了一整天,他還是立刻接下了這個任務。驅車到倉庫一看,堆積如山的醫療物資讓他既驚喜又犯難。

“各種醫療物資幾乎擠滿了整個倉庫,而負責轉運的志願者再加上我,一共只有3個人。”站在小山一般的醫療物資前,寧成開始和夥伴們埋頭幹活。

在救治一線各種醫療設備物資緊缺的時候,倉庫裡的物資早一分鐘運到火神山,就能早一分鐘發揮作用。

在成堆的醫療物資中,最重的貨箱有20多斤。由於沒有合適的裝車工具,為了儘快裝卸轉運,寧成和志願者們先連搬帶扛地挪至車下,然後站成一排,接力運輸,將物資裝車。

搬運工、裝卸工、司機,我們幾個全包了。老實說,在汽車生產線上加班加點最忙的時候,也沒這麼累過。”寧成笑著說。

搬運幾個來回後,寧成的手磨出了水泡,但他從未想過放棄。“不只我一個人在做這個事情,火神山醫院的建造者、醫護人員等全部在一線。太多人比我們還辛苦。”

搬貨、上車、檢查、開車前往火神山醫院並卸貨,寧成當天忙了整整一個通宵。

第二天早上7點,當倉庫最後一批物資被轉運完畢後,他終於有機會停下來,看看朝陽照耀下的火神山醫院。沐浴著早晨的陽光,聽著現場工程車的轟鳴聲,望著這艘即將投入運行的“生命之舟”,寧成覺得“一切都值了”。

“直到回到家,躺倒在床上,睏意才一股腦地湧上來。”寧成說,那是疫情爆發後,自己睡得最踏實的一覺。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武漢人,他和所有人一樣,想早一天讓這座城市“好起來”。

寧成是一名骨灰級機車愛好者,他加入的志願者團隊,叫“寶捷機車會志願者車隊”。起初,在會長張浩翔的帶領下,武漢當地的機車愛好者們組建起了這個志願者團隊,但隨著疫情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加入進來,一起戰“疫”。

“坐辦公室的被我拉來做苦力,做汽車的被我拉來做司機,做景觀設計的被我拉來做搬運。”張浩翔說,大家都是平凡的小人物,最近做的也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自己時常還是為大家感到自豪。”一天晚上,睡不著的他在微信群裡發消息,“大家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舍小家顧大家。有你們真好!”

姚超

來自東風本田一工廠衝壓1科的姚超,正是後來加入“寶捷機車會志願者車隊”的。

“以前的春節假期,武漢各景區、商場總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路上堵得厲害。如今一切好像都暫停了,那麼熱鬧的大武漢,竟然成了一座‘空城’。”姚超從小在武漢長大,“自己的家生病了,就得出分力”。在得知同事寧成參加志願服務後,他第一時間報了名。

2月14日情人節那天,武漢下起了雨加雪。姚超還記得,給雷神山和藍天救援隊送完幾百箱蘋果後,已經是晚上11點。那時,他和幾位志願者才想起來,自己一天沒吃飯。

“我們幾個人又冷又餓,防護服也變成了雨衣,黏在身上,真是狼狽不堪。”姚超說,儘管室外很冷,但心裡的溫暖和成就感“不言而喻”。

據他自己統計,從2月1日到3月9日,一個多月的志願服務中,他出車超過400次,行駛總里程2萬多公里,轉運各類醫療物資和生活保障品價值也接近1億元。但這一切他都沒有告訴父母。

“還是怕他們擔心。每次他們打電話來,我都沒法及時接,只能說睡著了或者在洗澡,等工作結束之後再打給他們。”姚超說,“‘武漢伢’就要有‘武漢伢’的韌勁兒,沒什麼可說的。”

值得一提的是,姚超告訴記者,自己所在的公司東風本田不僅捐錢捐物用於疫情防控,在得知他和寧成參與志願服務後,也給他們提供了不少支持。

“公司不僅積極瞭解我們的情況,還為我們準備了防護服、口罩、防護眼鏡等防疫物資。”姚超坦言,有公司做後盾,自己感到更安心。

戰“疫”春風吹過汽車長廊

如今,因為要準備復工,寧成和姚超結束了志願服務,在家自我隔離。他們摩拳擦掌,準備回到久違的汽車生產線。

在一起參加志願服務的1個多月中,姚超不僅和寧成成了好兄弟,也和志願者團隊其他人結下了“戰鬥友誼”。由於疫情期間不能聚餐,最後“戰友們”沒有一起吃頓飯,讓他覺得有些可惜。

“我們都約好了,等疫情結束後,我們一定要走上街頭一起慶祝。”姚超說,大家從事志願服務工作都有同樣的心願,“熱熱鬧鬧的才是我們的大武漢。”

“跟死神搶時間,為安全復工拼進度,武漢伢都不慫”

湖北是我國第四大汽車生產基地。在江漢平原腹地,有這樣一條工業長廊,它始於十堰,向東延展近200公里到襄陽,再經過300多公里到武漢。據不完全統計,以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為基石,這條延綿500多公里的汽車長廊總共吸引了超過2000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落戶,不少市民的生活也與汽車緊緊聯繫在一起。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全體戰”,在不少湖北汽車企業員工看來,身處疫情中心,“汽車人”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無論是在社區裡承擔分發菜品的工作,還是義務接送醫務工作者上下班,抑或是運送醫療物資,援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在戰“疫”的每一條戰線上,都能看到汽車人的身影。“也許個人的能力很微小,但無數人的力量厚積薄發,便足夠強大。”

如今,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決戰”階段,各地正有序推動復產復工。對於這條汽車長廊上的企業來說,接下來安全、有序復工復產,打贏“經濟保衛戰”同樣重要。

據瞭解,目前東風本田已經開啟供應商復工點檢、工廠人員到崗信息確認等各項復工準備工作。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程鴻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