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三十七)


馬工枚速

“馬工枚速”中的“馬”,指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枚”指西漢文學家枚皋。“工”即工巧的意思;“速”即速度快。指枚皋的文章寫得快而多,司馬相如的文章寫得少而工。這一成語用於稱讚各有長處。又作“枚速馬工”“馬遲枚疾”。

典故出自東漢班固《漢書·枚皋傳》:“(枚皋)為文疾,受詔輒成,故所賦者多。司馬相如善為文而遲,故所作少而善於皋。”

枚皋,字少孺,西漢詞賦家枚乘的庶子,生於西漢梁國(今商丘),生年大約為吳、楚叛亂後一年,即漢景帝四年,卒年不詳。

枚皋的父親枚乘,字叔,生於淮安;從小對文學就有著濃厚的興趣,加上他聰穎過人,刻苦學習,後來寫辭賦出了名,就離開家鄉,遠遊尋求生活出路。不久,他來到了物產阜豐的廣陵,在吳王劉濞那裡當了一名郎中(文學侍從)。枚乘不僅善於文辭,而且富有真知灼見和不凡的膽略,當他得知吳王劉濞醞釀反叛漢朝廷時,便及時上書勸阻劉濞。但劉濞不予理睬。枚乘覺得劉濞陰謀反叛十分危險,又不聽勸告,便毅然離開吳王劉濞,來到都於睢陽的梁國,投在梁孝王劉武門下,被劉武奉為上賓。為了維護漢朝的統一,制止分裂,枚乘再一次上書諫阻吳王劉濞,但劉濞一意孤行,仍然不予理睬。劉濞於公元前154年聯合其他六個諸侯王國,起兵反叛中央朝廷,結果僅僅三個月時間就被漢景帝平定了下去。由於枚乘屢次上書,所以他善諫的聲名大著,漢景帝任命他為弘農都尉,但他不樂意擔任地方官吏,覺得還是作賦論文自在,於是稱病辭官,復回梁國。梁孝王劉武的賓客都善作賦,但以枚乘為最高。劉武死後,賓客盡散,枚乘回淮安老家居住。漢武帝劉徹做太子時就仰慕枚乘的名聲,待到即位以後,特地用“安車蒲輪”徵召他到京城長安去。此時枚乘已年邁體衰,結果病死在途中。

枚皋的母親是枚乘在梁國時娶的小妾。當年枚乘從梁國重歸故里時,枚皋的母親不肯相隨,於是,枚乘留下錢給他們母子,讓枚皋陪伴母親。 枚皋深受父親的薰陶,自幼愛好文學,並且善於辭賦。十七歲那年,他上書梁共王(梁孝王劉武長子劉買),梁共王非常賞識他的才學,便召他為郎。三年後,枚皋因遭受讒言獲罪,家室被沒收,他隻身逃到京都長安,幸逢大赦,他就上書北闕。當初枚乘病死後,漢武帝曾下詔尋找他的後代,枚皋說他是枚乘的兒子,漢武帝喜出望外,便立即召見,並命他當殿作賦。枚皋才思敏捷,下筆立就,從此深得漢武帝的寵愛,不久便拜他為郎,後來還派他出使匈奴。此時的枚皋可說是平步青雲,但是他並不迷戀權勢,不苟合時尚。其不同於當時一般文人之處,還表現在他談吐滑稽,不拘禮節,經常在漢武帝面前調笑取樂。但是隻要有機會,他便直言切諫。當漢武帝濫用人力物力修建奢華的上林苑時,他就曾和東方朔一起上書反對。《漢書·藝文志》說他有賦一百二十篇,確實是漢賦的一個多產作家,不過其成就比起其父枚乘來,自然遜色多了。

他的著作可分為兩類:一是雖詼諧,還可以讀,有一百二十篇;二是因其嫚戲,致不可以讀,尚有數十篇。他也自知他不該這樣,所以他常說自己的所作不及司馬相如。但他天才高,作文速,和司馬相如相反,司馬相如是為文工而速度慢,所以當時有“枚速馬工”“枚速馬遲”的稱號。枚皋文思敏捷而為文快速,可以“倚馬作露布”,就是倚著軍馬寫軍事文告一揮而就。所以人們以“馬上文”稱讚他。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漢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因病免職;工辭賦,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為“賦聖”“辭宗”。

“枚速馬工”(馬遲枚疾)的典故在歷史上常被人引用。唐代姚思廉《梁書·張率傳》記載:“(張)率又為《待詔賦》奏之,甚見稱賞。手敕答曰:‘省賦殊佳。相如工而不敏,枚皋速而不工,卿可謂兼二子於金馬矣!’”晉代葛洪《西京雜記》曰“枚皋文章敏疾,長卿(司馬相如字)製作淹遲,皆盡一時之譽。而長卿溫麗,枚皋有累句,故知枚速馬工矣。”

例句:“鶴怨猿驚懷故地, 馬遲枚疾鬭(dòu)新篇。”(清代陳祖範 《寄沉歸愚》)(2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