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萌妹商业分析:抖音老外怎么靠夸中国赚钱?

95后萌妹商业分析:抖音老外怎么靠夸中国赚钱?

横发会按:

这些日子,一波在抖音上夸中国的老外火了。我们有位作者是个95后姑娘,她想从商业角度跟大家唠唠这个现象。下面就来听听她的看法吧~

Hi~ o(* ̄▽ ̄*)ブ大家好!

最近大家可能听说了,很多外国朋友在抖音上做起这样一种“生意”:玩命夸中国,获得大量关注后迅速变现。

我觉得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就认真研究了一下。下面就来跟大家分享我的发现吧!

95后萌妹商业分析:抖音老外怎么靠夸中国赚钱?

知名夸友伏拉夫

最早的时候,外国朋友只要简单夸夸中国便利的快捷支付就可以出圈,视频点赞量就很可观。

但随着这么做的人越来越多,友人之间的竞争变得激烈,大家开始变着花样夸。Tony 老师门卫大叔邻居阿姨,碰到谁他们就夸谁,夸就完事了。

95后萌妹商业分析:抖音老外怎么靠夸中国赚钱?

不仅如此,友人们会侧面力证自己对中国的热爱:“我在美国有大房子/幸福的家庭/MBA 学位,我来中国只是因为我爱中国。”

我观察到,视频下面多数评论都很友好:中国欢迎你来,我们是一家人。即使偶尔有人质疑,声音也很快会被淹没。

这几天,我看到一些文章说:“我爱中国”这条魔幻产业链背后,是国人依旧崇洋媚外,缺乏民族自信,需要外国人夸赞的现状。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结论有点简单粗暴。

其实这种现象背后,藏着很多有意思的商业逻辑。

借横发会这个专门谈钱的平台,我想从商业角度分析一下“抖音老外夸中国”是怎么回事。

95后萌妹商业分析:抖音老外怎么靠夸中国赚钱?

如果要follow the money看这件事,我最关心的第一个问题还是:

为什么外国人能靠吹彩虹屁赚到钱?

首先,这和抖音平台的特性有很大关系。

人们刷微博可能为了八卦看看明星的动态,看公众号可能为了读一读别人的观点,刷抖音则是为了 kill 垃圾时间让自己爽。

看猫猫狗狗会让我爽,看沙雕段子会让我爽,听彩虹屁也会让我爽。在我做出点赞这个决策时,我是不需要太多思考过程的,我不会在乎可爱的猫猫视频是不是主人精心策划的摆拍,也懒得去思考外国人的赞美与热爱是不是真心实意。

95后萌妹商业分析:抖音老外怎么靠夸中国赚钱?

比如外国人是不是真爱吃辣条

在这个大前提下,外国人赞美中国这个素材显然更容易火,因为这样的内容满足了人们刷短视频为了爽的需求。

而在其他平台上很少存在这种现象。b 站有不少老外爱中国的剪辑视频,用来调侃这一现象,知乎上对相关话题的讨论也大多中肯理性。

95后萌妹商业分析:抖音老外怎么靠夸中国赚钱?

知乎上的讨论,各种声音都有

另外,一分钟之内的短视频不需要承载太多内容,只是以极快的节奏对人们的爽点进行刺激。

这给了那些内容能力不强的外国创作者很好的生存条件:太长的内容做不出来,这一分钟用来夸夸中国正合适。

除了平台的特性,也有新生事物红利期的影响因素。

抖音上线初期,视频创作者还比较少,女孩子随便跳个手指舞就可以获得大量关注。但随着开始做抖音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手指舞的兴趣很快就消散了。

创作者只能不断拿出更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否则就会被遗忘。

95后萌妹商业分析:抖音老外怎么靠夸中国赚钱?

第一批外国人进入抖音时,只需要拿着一个牌子,上面写“我想认识中国朋友”就可以获得大量关注和评论。但他们不会中文,这点使他们的抖音生涯很快就结束了。

所以我也发现了一个规律:能在抖音上火起来的外国人大多是留学生,或者来华定居的外国人士。他们会中文,相对了解中国文化,很容易抓住传播热点搞一波。

正所谓夸也要夸到点子上,就是这个道理啦。

95后萌妹商业分析:抖音老外怎么靠夸中国赚钱?

另外,“赞美”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最讨巧的。

当看见外国人说“我爱中国”“我爱中国的食物”的视频时,很容易消弭掉人与人之间因为国籍而产生的距离感,就像我们往往更愿意和自己有相同喜好的人做朋友一样,这些“爱中国”的外国人更容易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

更何况被夸这件事本来就很爽。人们会因为祖国被赞美而感到自豪和更有归属感,并且有动力去扩散视频,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好。赞美满足了马斯洛需求金字塔里的第四层:尊重需求。

这也让我想到前两年红极一时的夸夸群、商场里总是夸你身材好(穿他们卖的衣服很好看)的导购。

毫无疑问的是,人们愿意为赞美付费。


不过在我看来,靠夸中国火起来的外国人,现在已经该转型了。

新生事物的红利期很快衰竭,接着市场就会陷入存量厮杀。

类似的主题正在让人感到审美疲劳,不断涌入的外国人使内容市场浓度快速饱和。抖音的中心化推荐算法,使得创作者的难度 level 不断递增。

有些外国创作者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想要转型,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具备做内容的能力,有些作者会选择去雇兼职编剧,帮他们解决选题枯竭的困难,试图往爱中国人设中填充一些内容。

而转型的过程往往是粉丝洗牌的过程。大家知道影视作品往往先有内容再有 IP,用户先认可了艾莎公主的勇敢和善良,才愿意去消费她的IP,这样积累到的粉丝量少,因为消费内容本身有成本,但精准垂直。

95后萌妹商业分析:抖音老外怎么靠夸中国赚钱?

教英语的赞比夸中国少很多

靠着抄近道火起来的外国人,等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先输出一个爱国 IP,我们都爱国,所以这个 IP 很容易让人接受,但从 IP 到内容的过程会困难很多,用户喜欢看你爱国,未必愿意听你教英语,也不一定想看你做搞笑视频。

有头脑的外国友人的抖音养成路是这样的:借爱中国圈一波粉——迅速找到自己的优势输出内容——借助粉丝热度传播,找到真正的垂直受众——打造私域流量变现。

而现在更多的外国网红是这么个操作:说自己爱中国圈粉——说自己真的爱中国圈粉——说自己真的真的真的爱中国圈粉——粉丝看腻了取关。

在过程中他们尝到了甜头,比起实打实的内容,重复地爱中国更容易被传播,他们以为这是一次又一次地弯道超车,实则是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当发现应该回头时,市场已经不再那么宽容了。

国外友人们忙着靠爱中国发财的同时,国内的 MCN也没闲着,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积极去海外挖掘 YouTube 红人,

这些红人在海外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已经过一次市场的考验,他们有内容创作能力,可以持续输出,MCN 在此基础上做好本土化和内容再加工,要比本地孵化更容易打造爆款 IP。

95后萌妹商业分析:抖音老外怎么靠夸中国赚钱?

YouTube红人巴哥入驻抖音

越来越多的海外红人选择到中国淘金,这也进一步挤压着外国网红们的生存空间。

流量,会很自然地向优秀的内容倾斜。市场在逼迫走捷径的外国网红做出抉择:被忘记,或者拿出更好的作品。

增量市场很快要跟我们拜拜了,在抖音上依靠“我爱中国”迅速走红的外国人们会意识到:他们错把市场红利当成了恒定趋势。

而实际上,“我爱中国”只是一张入场券。大浪淘沙、市场洗牌,好的内容和创作者才会被留下。

我觉得,不妨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存量市场的竞争是刀刀见血的,市场规律对任何国籍都会一视同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