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逝的亡国之恨

飘逝的亡国之恨

废弃的佛塔


泰国旧都阿育他雅 ( อยุธยา,英语名:Ayutthaya),华人习惯称其为“大城”,是泰国著名的古迹。其意来自梵文“不可战胜之城”。

阿育他雅经历了34代君主,历时417年(1350—1767年)。据史书记载,当年的阿育他雅曾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鼎盛时期约城内有100万人口,城内王宫瑰丽,佛塔如林,商业之繁华更是在东南亚首屈一指。

当今天的大都市曼谷还是一个小渔村的时候,阿育他雅因战略性地理位置,已成为一座繁华的大城。在泰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阿育他雅是这个国家第一个面向西方开放的王朝。400年前,荷兰人在这座城市开设第一家商栈之前,已有聪明的葡萄牙人和这个王朝打交道,再之后,英国人,法国人,丹麦人都来了……而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越南人,比葡萄牙人、荷兰人来得更早。

法国路易十四的使臣曾这样描述:“尽管在浑然的天地间,寺庙是唯一突兀的雕琢,但我不曾见过比这更秀丽的了。”但是,今天的人们再也看不到这一切。

1767年,阿育他雅又一次被缅甸军队占领,城中所有王宫、佛寺、城门、民宅全部被焚毁,顿成废墟。阿育他雅被毁之后,泰人先后在吞武里和曼谷建都,这里的旧都彻底荒废,留下一堆残垣断壁。但几十年前进行整修,现被列入了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泰国是真正旅游大国,哪怕是承载了亡国之恨的历史遗迹,都用一种轻松的态度来开展旅游。这在“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的中国人来说,有点不好理解。

先来看看缅甸多次进攻阿育他雅的历史。

1548年底,缅王莽瑞体(Tabinshwehti,1516年-1550年)乘泰国王室内讧、国内局势动荡之机,率军大举入侵。次年包围首都阿育他雅城,因久攻不克而退。

1563年,缅王莽应龙(Bayinnaung;1516.1.16—1581.10.10)再度入侵,次年攻占阿育他雅 ,将泰王及大部分王室成员和居民掳至缅甸,另立傀儡王。

1568年,因泰国力图摆脱缅甸的控制,导致莽应龙又一次大举进攻。

1568年11月~1569年 8月,阿育他雅城抗击缅军围困达10个月之久,终因内部叛变而陷落。莽应龙处死前傀儡王以后,立亲缅的彭世洛太守为傀儡王。

阿育他雅给缅甸东吁王朝当了十五年的附属国之后,泰人的纳黎宣大帝复国成功,在和缅人争战中占上峰。

到十八世纪缅甸雍籍牙王崛起,又开始向泰国进攻,1767年 4月在围攻十四个月之后,缅军攻陷阿育他雅城,军民死伤无数,掠走大批财物,包括贴金佛像,并将该城付之一炬,大火烧了十五天。最后掳走3000多名王室成员和30000个平民。

1767年底,泰军将领华人达信大帝率军反攻,逐走缅军,恢复了泰国的独立

曼谷王朝建立后在和缅人的冲突中再次占上峰,1785年,双方主力决战于泰国西部的干乍那武里,缅军大败。以后,战争逐渐演变成局部的边境冲突,其影响和范围日益缩小。

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后,缅甸开始沦为殖民地,泰缅战争遂告终止。

而泰国却逐渐融入西方主流社会,主动和被动地打开国门,用外交智慧在两个殖民强盗中间纵横捭阖,成了东南亚国家唯一免于被殖民的国家。发展到今天泰国无论是现在化程度,经济总量,人均GDP,文化体育水平在东南亚十一国中都名列前茅。政局有时不混乱但也没有动摇整个国家的稳定局面。

缅甸这个泰国的宿敌被英国殖民者搞残后,至今没有恢复过来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和他们曾经两次攻灭泰国繁华首都的“历史荣耀”有关,在爆打东南亚的近三百年历史中,缅人培养出迷信武力的心理,以至于到现在都固执地用征服手段对待国内的其他民族,导致和平迟迟没能真正实现,把英国殖民时期东南亚经济最繁荣的国家独立后折腾成最混乱落后的国家之一。

上百万缅人在泰国打工,做泰国最苦最脏的活,内心又很看不起泰国这个“手下败将”,据缅甸朋友介绍,十几年前缅甸还出一本专门介绍泰国的书,列数了历史上泰掸人的种种卑劣行为。从中可以看出缅人内心的纠结。

相反泰国人就温柔豁达得多,平等对待国内各民族,对国内的反政府武装,都用和平手段瓦解和安抚,这样的结果无论华人或山区少数民族,都对泰国有很强的认同感。

对待历史问题,也采取了“放下”的心态,今天的泰人并没有刻意仇视缅人,甚至在拍与缅甸有关的战争大片,还要专门送去给缅甸政府审核,深怕有丑化缅人内容而引起对方的抗议。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阿育他雅的断壁残垣没有作为警示爱国教育的题材,似乎也就不奇怪了。

湄南河水悠悠南流,一切的历史烟云都已经过去,后人是要以史为鉴,继往开来,还是放下包袱,轻装上路。

各人自己回答吧。


飘逝的亡国之恨

阿月他雅旧都城周长12公里,四面都有大河护成,四百年前这里生活着几十万人口是怎样的情形


飘逝的亡国之恨

护城河就是泰国的母亲河----昭帕雅河


飘逝的亡国之恨

当年的炮台


飘逝的亡国之恨


飘逝的亡国之恨

断壁残垣


飘逝的亡国之恨

炮台已经无炮,两百年多年前就被缅军拆走了


飘逝的亡国之恨

游客在船上游览吃喝


飘逝的亡国之恨

当年威严的佛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