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年前的國慶節,“慶生”是最重要的事?!

國之慶典:國情的誕生

“國慶”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文學家陸機的《五等諸侯論》:“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

1200年前的國慶節,“慶生”是最重要的事?!

用白話文翻譯過來即

那麼,究竟哪些是值得舉國歡慶的事呢?其實,以慶典的時間是否固定而言,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因時令節日而慶,或者因事而慶。

  • 南朝宋鮑照《數詩》言“三朝國慶畢,休沐還舊邦”,這裡“國慶”指(正月初一)元旦。
  • 唐司空圖《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記》言:“翌日堰乃成……徒令邑里交賀,合樂以迓之,流聞京師,中外以為國慶。”這裡“國慶”則指堰成之後,舉國歡慶之事。

此時的國慶,無固定時間,且與國家誕生並無關係。

國慶=法定節日:吾皇萬歲

古代雖然沒有紀念國家建立的節日,但自唐玄宗起,卻開始出現把皇帝的誕辰作為固定節日的現象,畢竟在“家天下”的時代,沒有比

帝王的登基、婚娶和誕辰更最重要的事了。

話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李隆基在泰山完成了封禪大典:

1200年前的國慶節,“慶生”是最重要的事?!

丞相源乾曜、張說率領文武百官上奏表:

1200年前的國慶節,“慶生”是最重要的事?!

  • 《唐會要·節日》記載:開元十八年(730年)八月十五日,設千秋節,令萬民休假歡慶。天寶二年(743年),刑部尚書兼京兆尹蕭照等又上奏改千秋節為天長節。寶應元年(762年)正式更名,並延長休假,增加前後各一日。

後世帝王紛紛效,相繼出現多個“國慶節”:例如唐代肅宗的“地平節”、宋代太祖的“長春節”等。到了明清,由“千秋節”演變成的“萬壽節”更是與元旦、冬至並稱為 三大節 。

1200年前的國慶節,“慶生”是最重要的事?!

清高宗八旬萬壽詩

國慶多歡樂:從生日派對到全民共歡

歷史上第一個法定“國慶節”,雖然只有“鹹令宴樂休假三日”,但期間朝賀、宴請、祭祀等歡慶活動,熱鬧程度堪比現在的“國慶節”。

  • 《舊唐書·本紀第八·玄宗上》載:“開元十七年(729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誕日,宴百僚於花萼樓下。王公以下獻金鏡及承露囊,天下諸州鹹令宴樂,休假三日,仍編為令。從之。”
1200年前的國慶節,“慶生”是最重要的事?!

妖貓傳》中在花萼相輝樓舉辦的極樂之宴便是以唐代千秋宴為原型


1200年前的國慶節,“慶生”是最重要的事?!

妖貓傳》中在花萼相輝樓舉辦的極樂之宴便是以唐代千秋宴為原型

除了公孫大娘舞劍、宮妓跳霓裳羽衣舞,還有

角牴(摔跤)萬夫跳劍(拋接利劍)尋橦(爬長杆)蹴球(踢球)踏繩(走鋼索)舞於竿顛(高蹺)等。

1200年前的國慶節,“慶生”是最重要的事?!

不知唐代千秋宴上是否有《貓妖傳》中幻術表演呢?

千秋宴場景之盛大,讓人畢生難忘,中晚唐詩人在談及“開元盛世”時,總會提起千秋節的動人景象。

  • 晚唐詩人鄭嵎的《津陽門詩》曾雲:“千秋御節在八月,會同萬國朝華夷。花萼樓南大合樂,八音九奏鸞來儀。都盧尋橦誠齷齪,公孫劍伎方神奇。馬知舞徹下床榻,人惜曲終更羽衣。”
  • 詩聖杜牧的《華清宮二十韻》中也曾提到:“神仙高縹緲,環佩碎丁當。泉暖涵窗鏡,雲嬌惹粉囊。”
1200年前的國慶節,“慶生”是最重要的事?!

清 康熙六旬萬壽慶典圖 局部

清代“萬壽節”,以“普天同慶,天下大赦”為主題操辦皇帝的生日慶典:規定午時擺設,未時舉行,申時結束,時間長達四個小時。

這天,民間禁止屠宰,禁止穿素色服裝,一律穿鮮豔服裝;官方禁止斬殺刑犯,並在這前後數日,連刑事案件都不審理。京城一派歡樂祥和,主要街道全由官方佈置得絢麗多彩。

真正的國慶:緣起民國,始於新中國

嚴格來講,古時的“國慶”雖有“萬民同慶”之意,但實質上還是給帝王賀壽的“私人派對”,真正的“國慶”得從民國算起。

  • 許廣平給魯迅的信中曾這樣寫道:“南方‘雙十節’很熱鬧,家家放鞭炮,工會講演,宣傳革命,舞獅子,敲鑼鼓,隨處皆是。”這裡的“雙十節”既是“國慶節”,是為紀念辛亥年的武昌起義而設。

南方的國慶很是熱鬧,而受北洋軍閥控制的北方卻冷冷清清。再後來,軍閥混戰、內憂外患,國家四分五裂,百姓苦不堪言,誰還能管得上慶祝國慶呢?

1200年前的國慶節,“慶生”是最重要的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開國大典圓滿舉行;同年12月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將10月1日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自此,每個中國人有了真正的國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