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富豪老爹就是不一樣,銀行將他當“大爺”,靠面子就借到千億

地產企業、互聯網企業的負債率似乎都比較高,動不動就高達60%以上,一旦負債率太高,銀行就不會輕易將錢借出去。有一些企業,負債額度卻是不能想象的,比如說軟銀在2016年的負債金額就已經超過了1.1萬億元,這筆鉅額的負債卻讓銀行把他當成了“大爺”。


有個富豪老爹就是不一樣,銀行將他當“大爺”,靠面子就借到千億

其實銀行之所以借錢,還在於軟銀的資產超過了3000億美元,也就是說負債率為50%左右,這比起那些60%以上負債率的企業還是要強很多,因此銀行才肯借錢,這樣的話也有了抵押款,就算是其倒下了也可以將資產拍賣,這樣一來銀行自然是有恃無恐。

大家都知道李嘉誠最忌諱的就是貸款,他寧願將自己的資產給賣了套現,也不想過多的和銀行打交道,在他看來負債率高企業的風險就越大。因此近幾年來他瘋狂拋售地產,其套現的錢全部用於歐洲的項目投資。但他的小兒子風格卻和他完全相反,從事的是金融投資領域,曾經有一次,直接問30家銀行借了一千億。


有個富豪老爹就是不一樣,銀行將他當“大爺”,靠面子就借到千億

借款千億不要質押物

李澤楷和哥哥從小就被父親瘋狂的訓練,讓他們感受窮人區的真實情況,每個週末需要去外面打小時工掙錢,大一點後就被送到國外,獨立的面對生活和學習。在畢業後李澤楷並沒有進入父親的公司,反而是選擇了瞎折騰,成立了公司,畢竟他有個好父親,有的是本錢。

長和系的債務多年裡一直都只有25%以下,在實業領域中能有這樣的成績,實在是不可思議。不過李澤楷卻用了18天時間借了180億美元,折算人民幣也超過了千億。那時候他的身價是10億美元,而李嘉誠當時也才不過200億美元,但就算是這樣,他還是大膽借出180億美金。


有個富豪老爹就是不一樣,銀行將他當“大爺”,靠面子就借到千億

當時一家很有名的公司準備賣掉,其企業的總資產高達3000億元,而一年的營收也達到了一百億以上。很快新加坡電訊企業就表示有決心去收購它,其實該企業創始人經常會嘲諷李嘉誠,認為他賺的都是投機取巧的錢,而李澤楷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為父親出一口惡氣。

新加坡電訊拿出了50億美元的現金以及股票,在這種壓力下,李澤楷知道只能出價更高才能競標成功,隨後他直接喊價180億美元,並拿出了公司的股份。但身價10億美元,如才能借到一百多億?畢竟他根本就沒有抵押物,銀行很難會放貸。


有個富豪老爹就是不一樣,銀行將他當“大爺”,靠面子就借到千億

不過李澤楷卻憑著父親的名頭,問30家銀行借出了180億美元,並約定如果收購案失敗,那就償還5億費用,如果成功,那就要支付利息,且需要在幾年內還清才行。之後他順利將企業收購,不過這筆債務還需要償還,最終李嘉誠出手,直接將1000億債務抹平,不得不說有個好父親就是牛氣。

最經典的收購案,兒子沒錢,父親出馬,銀行也送出180億“幫忙”。李澤楷的情況還是很少見的,很多企業都因負債率太高,銀行不敢再放貸,比如說王健林就是如此,公司在2017年4月的負債率就已經高達了70%,很多人也在調侃他是“首負”,畢竟當時的債務高達4000億元。


有個富豪老爹就是不一樣,銀行將他當“大爺”,靠面子就借到千億

在2017年下半年,萬達就出現了斷貸危機,銀行不給他貸款,一時間他也成為了關注的熱點。沒辦法王健林只能選擇割腕自救,將不少酒店賣了出去,並將91%的文旅項目出售給融創,不過到了2018年8月,王健林表示企業債務已經降低到了60%以下,負債減少了2200億,公司也完成了轉型。


有個富豪老爹就是不一樣,銀行將他當“大爺”,靠面子就借到千億

其實企業想要發展,還需要以減少負債率為主,不然的話鉅額的債務只會成壓倒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而王健林的身價雖說縮水了不少,但他說到底還是轉型成功了,其他企業也要引以為戒,大家怎麼看呢?

【注:本文圖片均來源於互聯網,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部分圖片與本次事件無關,只為方便讀者理解,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