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文化中心項目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

4月2日,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亞運大道北的新華文化中心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機器轟鳴運轉,剛完成地下室結構封頂工作的工人們緊張有序地準備地上部分的施工工作。

就在疫情發生不久,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八局”)新華文化中心項目經理蔡寶華心裡滿是焦慮,“工人怎麼回來復工?材料怎麼辦?工期會延誤多久?”

在各級領導和屬地政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項目於2020年2月20日率先復工,成為番禺區第一批覆工的大型在建項目。復工以來,蔡寶華及項目總工程師羅振鵬、商務經理張惠嘉等項目管理人員已連續工作40多天,與近500名工人奮戰在一線。

蔡寶華在4月2日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項目於3月31日順利完成地下室結構封頂,取得階段性重大進展,做到了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設“兩不誤”。

據瞭解,新華文化中心是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的重點項目,由廣東新華髮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廣東出版置業投資有限公司建設管理,中建八局施工總承包。建成後將成為廣州市新的文化地標。

建築業復工“排頭兵”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從事建築業的農民工數量為5000多萬,是吸納農民工就業的第二大產業,有序復工關係到穩就業、穩生產、穩經濟。

據中國勞動學會農民工發展(復工)課題組開展的《農民工返城復工“百企”調查》,由於選擇從事建築業的主要是35―50歲年齡較大的農民工,他們比年輕農民工更為擔心外出務工被感染的風險性,復工意願也相對較低。

另外,受疫情影響,建築材料供應商多延遲開工或產能不足,導致混凝土、鋼筋等原材料階段性供應緊張,建築工程項目施工面臨無料可用或料價攀升的難題。

如何解決原材料、防疫物資、人員短缺,成為擺在蔡寶華等人面前的首要挑戰。

疫情發生後不久,蔡寶華及羅振鵬、張惠嘉等項目管理人員迅速與廣東出版置業投資有限公司項目工程管理部研究,共同制定了防疫復工工作方案,精準施策、逐個突破。

“2月20日宣佈復工,但發現即便報銷路費,工人復工積極性不是很高。於是我們派出多輛專車赴四川、廣西、雲南等各省把工人們接回來。從2月20日到3月31日,工人返崗率迅速達到100%,場內作業人數已將近500人,相比起年前還增加了150多名工人。”蔡寶華介紹。

擔心原材料短缺,項目與原材料供應商緊密聯繫,確保原材料最大限度及速度運抵現場。由於開工時間上佔有先發優勢,混凝土等材料基本能夠第一時間供應到位。

為了保證工期不受延誤、履行契約精神和社會責任,工人們實行兩班倒、加班加點工作,而蔡寶華等項目管理人員也連續一個多月沒有休息,把工地當成了自己的“家”。

建築施工單位農民工聚集度高,屬於重點防疫場所,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考驗著項目管理團隊的運營管理能力。

蔡寶華的方法是把防疫工作“做精做細”,盡最大可能降低風險。他第一時間成立項目防疫復工領導小組,並分出防疫組、採購組、生活組等具體實施小組,合理分工、提高效率,把防疫任務落到實處。每天落實進出人員體溫測量和信息登記、工地消毒消殺工作;組織復工前項目安全檢查和重大風險源排查;復工人員採取分批次、錯峰進行施工現場作業等。

作為番禺區第一批覆工的大型在建項目,新華文化中心用了41天的時間就完成了項目地下室餘下40%(12塊樓板)的施工任務,按期實現了地下室封頂這一項重要節點性施工目標,得到各級領導和屬地政府部門的高度肯定。

從復工復產到滿工滿產

正是有許多像蔡寶華一樣堅定克服萬難、鉚足幹勁加班加點的管理者或企業主,為廣東建築業滿工滿產和經濟復甦注入了信心和活力。

據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消息,截至3月23日,廣東全省已有15746個建築工地復工,復工率達到85.4%,其中包括疫情防控、城市運行、基本民生等在內的4184項省市重點房屋市政項目,已復工3891項,重點工程復工率達到93%。

疫情發生後,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佈《關於精準施策支持建築業企業復工復產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10項措施,包括支持採用包車直達運輸方式保障農民工返崗安全,依規調整人工、材料價格,加快工程結算進度等,並大力推廣工程建設項目“不見面”審批服務,多方面幫扶企業復工復產。

同時,企業復工復產審批手續也得到簡化,多地住建部門通過採取承諾制等方式,大幅提升在建工地復工備案辦理效率。當前,全省各地建築施工企業基本實現“復工申請日結日清”,即當天申請、當天辦理、當天備案、當天復工,並且對防疫措施到位、積極履約復工的施工企業給予信用加分等獎勵。

蔡寶華告訴記者,“我們項目2月18日向住建局提出了復工申請,不到一天時間就批下來了,政府行政效率很高,為工程復工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作為番禺第一批覆工的大型在建項目,新華文化中心項目管理人員、各分包隊伍團結奮戰,多措並舉,切實做到項目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設“兩不誤”,樹立了番禺區全面復工復產的行業標杆。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