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窗边的小豆豆》学情绪管理


主题班会《窗边的小豆豆》学情绪管理


选择


2020年开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牵动着每个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感谢老师和家长的支持,为孩子班级组织一次亲子班会,再次跟着孩子认真读起《窗边的小豆豆》故事的时候,意义非凡。我总在想,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我希望他可以有发现美的眼睛,能欣赏动听的音乐,能理解什么是真,能感动,能充满激情……

肯定与鼓励


鲁道夫德雷克斯说: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忙碌的生活节奏,生活压力之下能给孩子的耐心和宽容依据自己的心情而定,曾经计算过给孩子最长时间的倾听没有超过两个小时。

小林校长能倾听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经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给小豆豆种下了一颗种子,她是值得被爱的,她是被肯定的,她是一个好孩子。无条件的倾听和鼓励让她的内心充满勇气并且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人的高级需要就是归属感和价值感,小林校长和小豆豆的妈妈给了小豆豆接纳和爱,让她有了归属感,有归属感的孩子内心就有足够的安全感,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海平面的是行为,冰山下是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观,价值观正确,归属感足够。冰山上面的行为一定是正向的、积极的、乐观的。

主题班会《窗边的小豆豆》学情绪管理


正如著名教育专家徐国静老师所说:“如果把《窗边的小豆豆》作为一面镜子,就会发现我们今天家庭和学校教育遇到所有困惑和痛苦的根源,也会发现我们成人自身的问题。”

教育使人知道,训练使人做到,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除了小林校长的方法说小豆豆是一个好孩子,再给大家分享除了表扬孩子:你真棒。我们还可以怎么说?什么才是真正的鼓励?

主题班会《窗边的小豆豆》学情绪管理


父母与孩子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用足够的尊重和尊严赢得孩子的合作,小林校长给了每个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和鼓励,他一直鼓励高桥君:你绝对能做到。经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小豆豆之前所有的被边缘化的感觉渐渐的被满满的自信和喜悦代替:“是啊,我是一个好孩子。”这样的感觉带给她神奇的力量,伴随她的童年,改变了她的命运。

倾听


孩子感觉好才能做的好,倾听是让孩子与父母的一个重要链接方式。疫情期间,与孩子的朝夕相处,是培养亲子关系的好机会。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什么是倾听?倾听的技巧有很多,其中也有共情。倾听最重要的步骤是俯身和孩子身高差不多的位置,试想我们如果看着高高的鼻孔说话是什么感受呢?下面的练习,希望孩子和父母一起做,角色扮演来理解什么是有效倾听和无效倾听:

主题班会《窗边的小豆豆》学情绪管理


可以教给孩子一个儿歌记住倾听的五要素:一前倾、二微笑、三注视、四点头,五、回应。

身临其境的角色扮演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行大于言。大家还记得故事中,小林校长戴蝴蝶结吗?最后小豆豆的变化是什么呢?她自主的就学会了体谅别人,她看见并亲身体会到了一个中年男人认真挑选蝴蝶结带给她的触动,她学会的善良品质一定会伴随终身,让孩子拥有同理心,无疑是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技能。

孩子的世界,成人很难读懂。正因此,我们才要多多地去倾听、理解、尊重、懂得、宽容孩子,为孩子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题班会《窗边的小豆豆》学情绪管理


结语

书中的小豆豆是纯真善良的“小豆豆”,特别愿意帮助身体有缺陷的孩子,看到受伤的小动物,就会不顾一切的照顾他们。

书中的小豆豆是勇敢友爱的“小豆豆”,因为秦明患过小儿麻痹症,从来没有爬过树,也没有“自己的树”,小豆豆决定今天请泰明爬她的树。

书中的小豆豆是活泼可爱的“小豆豆”,“妈妈!那是真的电车吗?停在校园里面呢。”小豆豆“哇——”地欢呼起来,向电车跑去。

与孩子读完小豆豆的故事,他也画出了他心中的小豆豆和电车教室,扮演了会倾听的妈妈,演了十遍还过瘾,最后总结出:“原来什么都不管的妈妈也不好吖,不让学习也不是一个好妈妈吖,别人说话拿着手机不回答太没礼貌了吧。”

主题班会《窗边的小豆豆》学情绪管理


真正理解孩子,带着欣赏的鼓励作为长期效果来看,更能让孩子有内动力。太阳总会升起,花儿总会盛开,生命总是生生不息,一切美好,都值得等待,因为每个人都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