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的民間飲食:一日兩餐

導讀:秦漢時期,人們都是一日兩餐。1975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發現一座秦墓,墓主人名“喜”,在安陸縣(今屬湖北雲夢、安陸一帶)、鄢(yān)縣(今屬湖北宜城)做過縣吏。該墓出土竹簡《傳食律》、《倉律》規定了人要一日兩餐。第一次進餐在上午八九點鐘,曰“朝食”;第二次進餐在下午三五點鐘,叫“餔(bu)食”(餔是傍晚時吃的飯)。直到唐代,一日三餐才逐漸普及。那我們看看秦漢時期的一日兩餐都吃的什麼呢?

1967年在山東諸城前涼臺村發現了一座東漢畫像石墓,裡面有一幅“庖廚圖”:上方橫樑上,系十一個掛鉤,分別掛著豬肝、豬腿、豬肉、雞、兔、鱉、魚等物品。下有四十二個正在忙碌的廚師、僕役,有椎牛、宰羊、屠狗、殺雞、切肉、剖魚、切菜的,還有兩三人在釀酒,三個人在一張案上做餅,三四人在一個長方形火盆上烤羊肉串,一人從井中汲水;有捧盤、送菜、端盆、洗碗的;在一個正方形的鍋灶上,架著一口大鍋,一個人往裡放東西,一個人蹲在灶前燒火,另一個人在一旁劈木柴。這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場面最宏大、內容最豐富的漢代庖廚圖。

秦漢時期的民間飲食:一日兩餐

庖廚圖

主食(五穀)

元狩二年(前121年),漢武帝封景帝之子、膠東王劉康少子劉慶為六安王,都六縣(今屬安徽六安)。2006年,考古工作者在安徽六安市金安區三十鋪鎮雙墩村發現一座大型漢墓,據考墓主為劉慶。墓中出土黍、稻、粟等糧食。可見當時的主食是“五穀”。

《漢書·食貨志》記載五穀是:麻、黍、稷、麥、菽;鄭玄注《周禮·職方氏》記載五穀是:黍(shu)、稷、麥、菽(shu)、稻,稻取代麻。現代人認為:大麻籽雖甘潤宜人,但產量低,出油也不高;水稻不僅南方廣泛種植,北方種植也漸多。所以漢代水稻取代麻,躋身“五穀”。另外還有“七谷”之說,鄭眾注《周禮·大冢宰》記載“七谷”是:黍、稷、秫(shu)、稻、麥、菽、麥,鄭玄注則記載:黍、稷、稻、菽、麥、粱、苽(gu)。由於自然環境的差異,各地區的食糧不盡相同,故此“五穀”、“七谷”有多種說法。

秦漢時期的民間飲食:一日兩餐

六安王劉慶墓出土的黍


一、主食(五穀)的加工方式

1.杵臼舂米

自遠古以來,最早的加工工具—杵臼秦漢時期仍然使用。杵臼舂米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下。所以從秦代開始,舂米就是罪犯服役的方式之一。出土簡牘及傳世文獻記載,秦代與舂米有關的徒刑有:城旦舂(舂米):四歲刑。白粲(罪人選精米以供祭祀):以上兩種徒刑都可以作為女子服役。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簡《司空律》記載:城旦舂身穿紅色囚服,頭蓋紅色氈巾,施加木械、黑索和脛鉗。

女囚舂米最著名的案例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戚夫人的故事。漢高祖專寵戚夫人,呂后對此恨之入骨,等到劉邦死後,呂后開始瘋狂地報復戚夫人,將她剃去頭髮,讓她戴上枷鎖,穿上赭色衣(類似紅色囚服),一如囚徒,天天讓她去舂米。戚夫人悲從心來,邊舂邊歌,《漢書·外戚傳》記其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

從“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一句,可以窺見舂米女囚的境遇。也可以看出舂米的艱辛。


秦漢時期的民間飲食:一日兩餐

糧食加工坊(河南漢墓出土)——舂米

2. 舂碓(dui)和石磨

漢朝人民發明了舂碓和石磨。碓是利用了槓桿原理,用腳踩來舂米,到了東漢時期,還出現了利用畜力或水利的舂碓,效率比人力舂碓提高百倍。石磨也開始用牛馬等牽引。

從人力到物力的轉變,使得糧食的加工更加精細,從粗到細分為依次分為糲(li)米、糳(zuo)米、毇(hui)米。以粟為例,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簡《倉律》規定:一石六又三分之二斗舂成糲米一石,糲米一石舂成糳米九鬥,糳米九鬥舂成毇米八斗。

二、主食的做法(餅、飯、粥)

主食的製作方法和品種很多,總體來說,主要有餅、飯、粥三種。

1.餅的製作方法有三種:

(1)是蒸。顏師古漢書注《急就篇》說:“溲麵而蒸熟之,則為餅。”溲是浸泡,這種餅就是用水摻和麵,不用經過發酵,直接捏成餅狀,然後放入釜甑(zeng)中蒸熟。

(2)是煮。東漢農學家崔寔在《四民月令》說:“距立秋,無食煮餅。”煮是最常用的方法,漢代是將食物放在鐵釜中煮熟,然後取出來吃,稱作“釜炙”。《釋名•釋飲食》:“釜炙,於釜汁中和熟之也。”多數情況下是白水煮熟,不加調料,吃時再蘸醬吃,類似今天的白切雞的做法。

(3)是烤。主要是指“胡餅”。東漢中後期,“胡餅”風靡京城洛陽。賈思勰《齊民要術·餅法》中有“胡餅爐”的記載,說明“胡餅”是放在爐中烤熟的。東漢末年趙岐避難河間(今屬河北獻縣)北海,常在市肆販賣“胡餅”,說明“胡餅”當時已在民間廣為傳播。

秦漢時期的民間飲食:一日兩餐

獻食陶俑、庖廚陶俑(重慶化龍橋出土)


白居易的詩《寄胡餅與楊萬州》:“胡麻餅樣學京師,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飢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白居易學著長安的輔興坊來做胡餅,然後送給萬州(今屬重慶)刺史楊歸厚品嚐。可見直到唐代,“胡餅”仍是一種特色美食。

2.飯,是用五穀製作的乾飯,也叫做“糒(bei)”或“糗”。

秦漢時期在飯中加入乾果等用來調味,比如加棗的飯叫 “棗糒”。以米的精製程度,米飯也分為糲(li)米飯、糳(zuo)米飯、毇(hui)米飯,糲米是最粗糙的米,也叫脫粟,如果達官貴人脫粟飯,在當時就被認為是節儉。

比如《西京雜記》卷二《公孫弘粟飯布被》記載了一個故事:

西漢公孫弘做了丞相,老朋友高賀做他的門客,。公孫弘給他吃脫粟飯,蓋布縫的被子。高賀很不滿,到處對人說,老朋友當了大官又有什麼用?脫粟飯、布被子,我家也有。公孫弘聽了,面露愧色。高賀又對人說,公孫丞相里面穿著華貴的衣服,外面套上一件粗麻布衣;在家裡偷偷地大吃大喝,但表面上卻只做一個菜。於是,朝野懷疑公孫弘虛偽。公孫弘感慨地說:“寧逢惡賓,無逢故人。”

3.粥,也叫作羹。用五穀摻水煮成。漢朝時有把五穀磨碎做粥的,也有不磨碎做粥的。粥易消化,尤為老人、兒童所喜食,漢代推行“養老禮”,於仲秋賜老人粥。

劉邦封侄劉信為“羹頡侯”。頡,截取、剋扣的意思。“羹頡侯”就是剋扣飯粥之侯。


秦漢時期的民間飲食:一日兩餐

劉邦

這個侯名的來歷是這樣的:劉邦大哥劉伯早死,大嫂與侄子劉信相依為命。劉邦經常到大嫂家蹭飯,有時還帶著狐朋狗友一塊去。時間一長,大嫂不高興了。有一次,劉邦和他的朋友剛進門,大嫂就用勺子把釜颳得“吱吱”地響,劉邦的朋友一聽,知道人家煩他,轉身就走。劉邦上前一看,釜裡還有很多粥。劉邦很不高興,認為大嫂不給他面子。後來劉邦當了皇帝,分封子弟,唯獨不封大哥之子。老父劉太公一再勸他,才給侄兒一個侯爵,名曰“羹頡侯”。

蔬菜

蔬菜跟主食一樣,原本也是果腹之物。但到了秦漢,蔬菜的主要作用已經是佐餐下飯,充飢的功用已微不足道。

一、五菜:葵、藿、薤(jiao)、蔥、韭

據統計,秦漢時期人工栽培的蔬菜有二十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有五種:葵、藿、薤(jiao)、蔥、韭。葵在植物分類上稱“冬葵”,是秦漢時期最重要的蔬菜,號為“百菜之首”

,史游編寫《急就篇》,把葵列為蔬菜第一。居延漢簡中有一條“治園”的簡文記載:雲某亭共種十二畦菜,其中葵佔七畦。藿是大豆的嫩葉。薤,俗稱“藠頭”,鱗莖叫“薤白”,可食用。此外,還有蓮藕、筍、芥、芹、芋、菘(白菜)、葫蘆、菠菜、蔓菁等。

龔遂在漢宣帝朝任渤海太守,渤海郡位於黃河入海口,大部分是齊國故地。龔遂到任後,發現這裡的人仍是從前的舊習,相當奢侈,還熱衷於買賤賣貴的商業活動,很少有人下田種糧,他頒佈了一道命令,《漢書·循吏傳》記載:令口種一樹榆、百本薤、五十本蔥、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雞。意思是一個人至少需要種植一百棵薤、五十棵蔥、一畦韭。可見當時的蔬菜已經作為佐餐已久。

二、蘿蔔、大蒜、瓜果等

當今最重要的蔬菜之一蘿蔔,在漢代被視為蔓菁的一個品種。在漢代文獻中,蘿蔔名為“蘆菔”、“蘆萉”、“羅服”等。王莽新朝皇宮中就種有“蘆菔”。地皇四年(23年),綠林軍擁立劉玄為皇帝,年號“更始”。該年十月,“綠林軍”攻破長安城的宣平門,王莽被殺。第三年九月,“赤眉軍”攻入長安。


秦漢時期的民間飲食:一日兩餐

陶灶上的蘿蔔雕塑(摹繪。甘肅涇川水泉寺漢墓出土)

連年戰亂,皇宮中的嬪妃生活悽慘,《後漢書·劉玄劉盆子傳》記載:時掖庭中宮女猶有數百千人,自更始敗後,幽閉殿內,掘庭中蘆菔根、捕池魚而食之,死者因相埋於宮中。掖庭種植“蘆菔”,供帝后、嬪妃等食用。戰亂中,這些“蘆菔”救了嬪妃性命。

張騫通西域以後,從西域傳入胡荽(sui香菜)、胡蒜(大蒜)等。本地的蒜叫小蒜,產量較低,胡蒜就是今天食用的大蒜。

瓜果中最有名的是“東陵瓜”,創出這個品牌的人叫召平。召平是秦時的東陵侯,富貴一時。秦朝滅亡後,他的侯爵也沒了,就以種瓜為生,種的瓜很有名,人稱“東陵瓜”。張騫通西域以後,從西域傳入了葡萄、石榴、胡瓜(黃瓜)等。

肉和魚

肉和魚在漢代是昂貴的奢侈品,在漢昭帝朝召開的“鹽鐵會議”上,來自民間的代表賢良文學說:“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也就是說一頭豬的價格,相當於一個家庭正常年景下一年的勞動所得。所以平民是吃不起肉和魚的。

家畜主要有馬、牛、羊、豬、狗。當然馬和牛多用於生產、運輸和戰爭,一般很少食用,多食用豬、羊、狗等。比如西漢宰相公孫弘,年輕時就替人在海邊放豬;開國功臣樊噲,是以屠狗為業;河南人卜式,分家時只要了百餘頭羊,其餘都給弟弟,自己入山放牧,十年後成為首富。後人根據這個故事還在《隋書·經籍志》中著錄《卜式養羊法》、《卜式養豬法》各一卷。

秦漢時期的民間飲食:一日兩餐

陶豬圈(河南洛陽中州路漢墓出土)

家禽主要是雞、鴨、鵝。最主要的還是雞。禽蛋是人們喜愛的食品,漢墓中曾發現帶有“卵笥”標牌的竹笥和變質的禽蛋。

魚類也是人民嗜好的佳餚。秦漢之時,《史記貨殖列傳》記載一個通都大邑一年消費“鮐鯊千斤,鯫千石,鮑千鈞”。此時已開始較大規模地利用陂塘養魚。人工養魚的產量很高,多者一年可達千石,與一個千戶侯的收入相當。

此外,還有打獵可以獲得肉魚。比如野生的鹿、麋、彘、豺、狼、兔、鼠、豹、獐、狸、熊、虎等,都是人們獵食的對象。在漢畫像石刻、磚刻及漢墓壁畫中,狩獵的畫像很多。畜類選擇上,以小、痩為佳。人們還捕捉江海湖泊中的魚、鱉、螺、蚌、蛤等,方法有線釣、網撈等。

肉魚的烹飪方法多種多樣,其中主要有以下幾種:,做肉湯;,把肉用籤子串起來放在火上烤;,把食物放在熱油中炸;,把生肉切細生吃;,做肉乾;,把肉烤熟再曬乾;,將帶毛的禽獸包以泥巴放到火中燒烤等等。

秦漢時期的民間飲食:一日兩餐

放牧圖(內蒙古鄂托克旗鳳凰山一號漢墓出土壁畫)


調味品

一、鹽:

鹽是最重要的調味品,《漢書貨殖傳》記載鹽為“食餚之將”;又是生活必需品,《管子地數》記載“食無鹽則腫”。人的發育、生存離不開鹽。《管子海王》記載“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關於漢代人的食鹽需用量,根據出土簡牘計算,大約每人每月三升。《史記貨殖列傳》記載一個通都大邑一年消費食鹽約“千荅”,“荅”是一種瓦器,大約是六升”。

秦始皇統一天下,將鹽業收歸國有,各地的鹽業由郡縣的守令管理。秦亡漢興,開放山林川澤,縱民煮海水為鹽。元狩三年(前120),漢武帝在實行冶鐵官營的同時,也將煮鹽收歸官府經營,在產鹽區設置鹽官,統領鹽工煮鹽。全國計有鹽官三十五處,分佈在二十七郡。

王莽末年,在廢止冶鐵官營的同時,也宣佈放棄官營煮鹽。入東漢,官府仍經營部分鹽業,也准許私人煮鹽。秦漢時期,海鹽的製作方法仍然是煮。考古發現表明,至秦漢,使用的工具有所改進,如煮鹽的工具由盔形陶器改進為“盆”——大鐵鍋,有的“盆”容量達二十五石、重三百五十斤。但是,基本流程沒有大的變化。可見,不管秦朝還是漢朝,鹽一直是最重要的調味品,納入官營,直到西漢後期和東漢才允許私人煮鹽。

秦漢時期的民間飲食:一日兩餐

鹽井圖(四川成都揚子山出土漢畫像磚)


二、醬

鹽之外,另一種重要的調味品是醬。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遣策》中,有“肉醬”、“爵醬”、“馬醬”。“爵醬”是麻雀肉製作的,“馬醬”是馬肉製成的。此外還有“醬”,如果沒有冠以“肉”、“爵”、“馬”等定詞,單稱“醬”,就是豆、麥等發酵製成的麵醬

睡虎地秦墓竹簡《傳食律》規定爵為不更、簪梟的出差,每餐供應醬半升;御史的下屬出差,每餐供應醬四分之一升。到了漢武帝時代,制醬業勃然興起,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說通都大邑,一年銷售醬“千缻”,收入可比千戶侯。


秦漢時期的民間飲食:一日兩餐

釀酒或制醬陶塑(廣西貴縣東湖新村漢墓出土)

上圖灶呈長方形,前有火門,後有煙囪突出。灶面上三眼,各置一釜,灶旁置兩缸。五俑在操作。兩俑在釜旁,兩俑在缸邊;灶門前一俑跪伏於火門前作添柴狀。研究者認為,從陶灶及五俑勞作情況來看,當為釀酒或制醬。

此外,調味品還有醓(醋)、豉、曲、糖、蜜、姜、蔥、桂皮、花椒、茱萸等。

後記:本文從主食、蔬菜、肉魚、調味品幾個方面給大家介紹了秦漢時期人民的主要食物和烹飪方法。可以看出,隨著社會的發展,比如張騫通西域以後,給漢朝人民帶來不同於中原的蔬菜和瓜果,也影響著我們今天的美食生活。再比如秦漢時期飲食習慣,“一日兩餐”制度,直到現在我國的某些地區,如山東和山西的部分鄉間,仍然是一日兩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