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由来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故事,你知道吗

清明是我国四大节日之一,在清明节这天,人们通常祭拜先人,清扫先人墓地,添培新土。

清明节由来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故事,你知道吗

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有一个十分让人感动和惋惜的故事。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行大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肉汤,重耳得知后十分感动。晋文公打败对手后,登上王位,并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但却忘了对晋文公有割肉之恩的介子推,介子推则不慕名利隐居于绵山。晋文公重耳追悔莫及,情急之下火烧绵山来寻找介子推,事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树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柳树竟然复生柳芽,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为清明。

清明节由来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故事,你知道吗

清明节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不仅仅是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存在,它已经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习俗文化。

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早在商朝时期就有祭拜先人的习俗,但时间不一定是在清明节前后。清明扫墓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从唐朝开始,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扫墓时首先要整修坟墓,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不同的地方由于地域的差异,拥有不同的祭拜习俗,但相同的是对先人的追思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