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昆明支队“五位一体”扶贫模式 入围东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鲜活案例

“乌蒙磅礴走泥丸”,当年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突袭敌人巧渡金沙江在这里留下千古名句;滇中第一峰---雪岭,海拔4500米,常年积雪;“幔卷山间红土地,余晖血映落霞沟”“五彩调色盘”这就是东川。这里的交通极其险峻,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十条魔鬼公路,东川就占了两条。东川地处云南东北高原腹地,与四川会东隔金沙江相望,素有“天然铜都”之美誉。红色的土壤衬以蓝天白云的旷野,构成了红土地特有的变幻莫测和神奇绚丽。去年11月,中央新影集团导演王国欢团队深入东川红土地拍摄公益微电影《中华美德歌》。剧组一行获悉驻地武警官兵十几年如一日开展扶贫帮困中华美德深受感动,特邀中队官兵参与拍摄。公益微电影《中华美德歌》在去年12月初在北京举行全球首发。截止到现在,《中华美德歌》先后被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平台、央视6套《中国电影报道》、光明日报、网易等国内一千余家媒体报道转载,转载点击量达到了亿次以上。

武警昆明支队“五位一体”扶贫模式 入围东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鲜活案例
武警昆明支队“五位一体”扶贫模式 入围东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鲜活案例
武警昆明支队“五位一体”扶贫模式 入围东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鲜活案例武警昆明支队“五位一体”扶贫模式 入围东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鲜活案例
武警昆明支队“五位一体”扶贫模式 入围东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鲜活案例

支队扶贫工作队积极探索开展“党建、产业、文化、教育、医疗” 等五位一体红土地扶贫模式。先后协调交通部门投入200余万元修通一条6公里扶贫路连心路。2017支队协调下发专项扶贫资金10万元,主要用于雪上一支蒿等中药材及牛羊养殖的产业扶植。2018年主要投入10万元帮助246户,875人异地搬迁,实现了千年来住宿生活条件首次飞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及军地合力拔除穷根的优越性。

武警昆明支队“五位一体”扶贫模式 入围东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鲜活案例
武警昆明支队“五位一体”扶贫模式 入围东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鲜活案例

2018年底,经东川区、昆明市两级评估,大地坡村达到退出贫困村标准,已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申报审批退出贫困村。但支队脱贫不脱钩,继续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后续帮扶及巩固提升工作,开展力度、力量、政策只增不减,2019年以后,支队开展党建、产业、健康医疗、文化教育协调扶贫专项资金30万元,开展产业知识讲座3场,助教送书包活动1次。同时发挥军队优势,协调总队医院开展巡诊2次,送药及医疗用品价值约5万元。协调地方医院义务开展医疗巡诊2次,送价值约4万余元药品及物资。协调东川移民新区共同建设红色书屋,面积约20平米,协调滇东老兵公益团队为驻地困难老人及留守儿童各开展关爱活动一次,捐赠400余册党建书籍及学习用品,价值5万余元;协调在大地坡村委设立便民医疗点,邀请昆明民营医院免费开展卫生防疫宣传及巡诊;定期与移民新区铜源社区举办“文化进农家”图书捐赠等用实际行动擦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品牌。

武警昆明支队“五位一体”扶贫模式 入围东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鲜活案例武警昆明支队“五位一体”扶贫模式 入围东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鲜活案例
武警昆明支队“五位一体”扶贫模式 入围东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鲜活案例武警昆明支队“五位一体”扶贫模式 入围东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鲜活案例

支队多年来,一茬茬官兵驻村开展产业帮扶穿破的胶鞋、用锈的钉耙、镰刀等“扶贫五件套传家宝”被东川扶贫办搬迁陈列馆列为珍品永久收藏,生动诠释并破译了军地联手打赢扶贫攻坚仗的“基因密码”。驻地武警官兵的无私奉献和帮扶赢得了地方群众的信任。

记者:杨玺 文高峰 王伟 浦乾晟 王忠光 黄俊

武警昆明支队“五位一体”扶贫模式 入围东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鲜活案例

监 制:余仕勇

总 编:董兆昕 朱 强

主 编:欧阳林

编 辑:张 伟 李定乾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云南武警

爱边疆爱民族

不怕苦不怕死

敢担当敢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