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请对驴友说不!(完整版)深蓝…

深度探讨~

“户外”是户外运动的简称,也许大家很奇怪,为什么“户外”要对驴友说不?!

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算是四川最早一批“驴友”之一,虽然我并不愿意这样称自己,但事实上曾经就是头“驴”,作为一名“老驴”如今为什么跳出来唱反调?我先不解释,请你耐心往下看…

先来说说“驴友”的起源,“驴友"一词最早起源国内某网络论坛。原本只是键盘侠们输入与“旅游"谐音产生的手误,被早期玩户外的作为区分与常规旅游的不同,而乐意用之。加上由于身负几十公斤的装备背包,穿行在高山峡谷草原荒漠,跟那些旧时茶马古道上驼行的驴子一样,极为形象!故相互嘲弄称之“驴友”,后来渐渐演变成一种“自傲”的称谓。

我虽在“户外”摸爬滚打十多年,在圈子里也算小有名气,却从来不喜欢被称为“驴友”,也不敢以“玩家"自居,更不是什么“神级”人物。

如果说中国“户外运动"真有“神”那么“史前驴”彭加木绝对算殿堂级的人物,无数史前驴倒下成为中国户外奠基石,用鲜血和生命给后人引路和警示!

我在这条路上所作的探索与实践,属于只知耕耘不问收获,半途而废有始无终,并无什么值得炫耀,失败教训倒是值得一考。

作为职业户外人,自从踏入这一行,就知道前方道路充满坎坷艰辛。原本在生活中我是一个相当自信的人,做什么事都觉得我行、我能、我可以!但实际在户外运动中“逞强”绝不是件好事,对此我一直有清楚的认识。

当时,很多所谓的玩家和业者极力推祟“自信”,过分强调个人能力却忽视了个人素质,靠“老驴"带“新驴”的方式来开展活动,并打造充满虚荣和谎言的“神话人物”来吸引新人参加。与我主张的“个人示弱,团队协作"背道而驰,结果造成各种事故不断,加上低素质“驴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以及其它种种乱像,都严重影响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要知道,在大自然中,人其实十分渺小,甚至可以说微不是道,只有认识自己的弱小,才能极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要明白 ,户外必须依靠准备充分的计划,以及先进的技术装备作保障,加上团队的协作去克服困难,才能在各种险山恶途平安而返。

因此,我认为“商业化户外”和“户外商业化”才是户外运动正确发展的方向,而不是什么“驴行”和“驴友”。我的这个观点和理论一提出后,一时间在“西游论坛”等几大户外论坛中引发大讨论,并遭到“驴友”恶意攻击,甚至一些“同行”抵制…

我坚定相信自己的观点,此后的多年中,努力进行理论研究,同时艰难实践,去默默耕耘着,希望能够去影响和改变这个行业。

然而,2007年“千佛山意外事故”,让我再次处于舆论风口浪尖,最终导致公司被迫关闭,不得不远走他乡。但我并不认为是“失败”!因为,那是一次商业化户外的践行,是为了坚持~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不能带客人去的原则!而不得不采取“驴友”的冒险方式去探线,最终导致事故,教训深刻惨痛!却也证明了户外商业化道路中建立和执行“标准化操作”的必要性,以及所提出的“户外五人工作制原则”的正确性。

2008年5.12大地震,四川的旅游资源遭受重创,户外运动也受到严重影响。不少当时支持和尝试“商业化户外”的人也因此离开了这个行业。

这两件事直接导致“中国户外运动联盟”和“户外分级准入制度”的推进工作搁浅和暂停。

整个行业重新回到无序混乱的状态,由“驴友”活动引发的户外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并且伤亡人数连年上升…

前面说到“驴友”的起源,以及一些相关的历史,还有我个人经历,大家应该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那么到底为什么“户外”要对驴友说不?请别急,听我接着往下讲…

其实,“驴友”自从诞生那一刻,已经决定了其性质。“驴友”二字中的“友”字就表明是那种“有共同兴趣或爱好”的“友”情关系。而驴友活动-“驴行”,是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散漫而随意行为,一开始是通过各种社交网站和论坛,以及QQ等工具进行发贴相约为伴。许多报名参加活动的人出发前并不认识,更谈不上是朋友了,自然也就埋下了各种隐患。

另一方面,“驴行”也被称为“穷游”,驴友们在各种装备上舍得花钱,购买进口大牌或国内知名品牌,甚至形成了互相攀比的风气,却不愿意花钱去购买门票,要么想办法绕开或躲避景区收费和管理,要么干脆找那些未被开发的地方,或者是被禁止的区域开展活动,显得很“穷”一样。这些思想和行为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户外”安全上的风险。

近几年来,国内户外运动事故频发,屡屡在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那些“驴友”失踪和伤亡的新闻常常引发一场又一场争论和批评,已经成为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

此前,国家一直对此类事故实行义务救援,浪费了大量物力财力,让全民为那些驴友的“冒失行为”买单,有失社会公平,导致大众不满。

另外,户外事故给当地景区带来负面影响,导致游客流量下降收入减少,景区开始抵制驴友活动,甚至限制正规的户外运动开展。

2017年,陕西宝鸡太白山进行鳌太穿越,3名驴友遭遇暴风雪不幸遇难。事故直接导致禁止“鳌太穿越”。2018年,刘银川穿越羌塘无人区失踪,至今没有消息。两次事故所造成的舆论连锁效应导致许多户外经典线路和景区在2018年相继被相关部门禁止穿越或进入,成为所有喜欢户外运动的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为此,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户外事故有偿救援的公告和意见。

2018年,四川境内稻城亚丁和四姑娘山当地政府和景区也联合出台了有偿救援的政策。从这一年起,不少景区尝试从法律法规层面规范救援行动,希望让有偿救援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但有偿救援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如今,“驴友”和“驴友活动”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是“冒失鬼”的代名词。

为此,不少业内人士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积极献言献策…

不久前,一位当年我离开绵阳失去联系的朋友找到我,聊天叙旧时对我说“现在户外这么乱,事故这么多,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户外行业的发展,证明你当年的思想观点是正确的,还是出来组织一下工作嘛”!对此,我笑而不答。

毕竟,我离开“户外”已近十年了,虽然一直没有离开旅游这个行业,做自驾游,做定制旅游,做学生研学,却不愿意再触碰“户外”工作。因为我曾经在这个行业中得到很多也失去很多,包括失去自己最好的朋友的生命。所以这么多年只作为一个旁观者默默地关注着…

其实,在内心深处,我从未离开过这个行业,我在心里问自己~如今,还能为这个行业做些什么?

也许能做的就是向社会呼吁一下,或者是向政府提一些合理建议!

当然,如果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我开始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并尝试进行研究和分析…

根据调查了解,目前国内户外运动从参与方式上主要分:自发户外,AA制户外,商业户外三种类型。从组织形式上以:一、通过微信和QQ群等社交应用组织的AA制驴友活动;二、由户外俱乐部组织的会员活动;三、由户外运动公司组织的商业活动。

据2017年统计事故统计:自发性户外占47%,AA制户外占32%,商业化户外占18%,事故率与组织形式成反比。不难看出商业户外在户外安全中还是起到良好作用,但仍有18%事故率。

究其事故根本原因主要有:1.户外市场长期缺乏有效监管;2.业余爱好者盲目组织活动;3.开展户外活动不科学、不严谨;4.经营者无序竞争,导致降低人员和装备的配置;5.从业人员无资质、活动操作不规范;6.景区管理不规范、安全有漏洞。

客观的说~户外运动市场长期缺乏相应的监管是历史原因所造成。90年代初户外运动从国外传入时属于小众文化,没有专业公司来从事相关业务,工商注册也找不到相应的行业类别,国家旅游局将其归为特种旅游范围,但并没有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后来,随着户外运动在国内的逐渐兴起,相关部门将户外运动俱乐部划给中国登山协会管理,但又由于户外运动项目较多,开展活动的地方又涉及到旅游景区,属于旅游部门管理的范畴,就出现类似“飞地”的管理盲区,活动的组织除了户外运动俱乐部和商业户外公司,其它组织形式也多种多样,想要有效监管相当困难。

任何打破这个局面?让户外行为更规范,让户外活动更安全!经研究认为:一方面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来规范行业。另一方面从业者要主动承担起责任,积极促进行业自律。还要通过系列基础的有效工作,去引导大众有规则进行户外。

因此建议:实行户外分级、准入、许可制~

一、从业人员要通过专业培训,考核级别,持证上岗。

二、从业单位要有合法资质,持证经营,管理正规。

三、从事户外活动要规范,组织、开展活动要备案。

四、景区对“户外”要有记录,可追溯,可实时监督。

五、户外爱好者要分级培训和考核,持证进行户外。

六、景区、景点及户外相关区域要进行科考和分级。

总结归纳出来就是:要合法、要分级、要许可、要准入;有组织、有资质、有备案、有记录;可追溯,可调控、可监督、可管理。

看完以上这些,相信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户外”要对“驴友”说不了吧!这是规范户外运动所避不开的事,但不仅仅是针对驴友,而是针对所有户外参与者,户外“去驴友化”,规范化…应该是从户外分级准入制度开始。

“户外”请对驴友说不!(完整版)深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