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第三波殺來:俄羅斯突然嚴重,印度危險!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何時才能結束,是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

總體來看,疫情在全世界的蔓延分成了三波:第一波是中國,第二波是在歐美,第三波是印度等第三世界國家。

疫情第一波的中國,目前基本態勢是本土零星增長或零增長,以國外輸入性傳播為主。

第二波的歐美髮達國家,是目前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地區,這裡有幾個國家需要細說一下。


疫情第三波殺來:俄羅斯突然嚴重,印度危險!

首先來看歐洲疫情最早爆發,死亡人數最多的意大利。

截止4月6日18時,意大利累計確診病例為132547例,比上一日增加3599例,新增病例連續兩天下降。

重症病例方面,比上一日減少79例,連續第三天下降。

最新的消息是,意大利《米蘭晚郵報》披露,意大利或將在5月4日起逐步解除封鎖。

而歐洲第二大疫情國家西班牙,疫情曲線已經有達到峰值跡象,這幾天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繼續下降。

歐洲兩大重災區意大利和西班牙,目前已經度過疫情峰值,拐點跡象初現。

英國方面,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確認感染新冠病毒已經有10天。最新的消息是約翰遜因為病情惡化被轉入ICU,外交大臣拉布代理首相職責。


疫情第三波殺來:俄羅斯突然嚴重,印度危險!

意大利和西班牙疫情峰值迎來拐點之後,英國還在爬坡階段。英國衛生官員預計,單日新增死亡病例峰值可能在4月12日復活節前後出現。

接下來,英國疫情如何進展,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歐洲疫情會不會繼續惡化。

再來看美國。美國目前是全球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已經突破33萬人,死亡病例也突破1萬例大關。

雖然疫情嚴重,但美國疫情也出現企穩跡象。最嚴重的紐約州,4月4日單日死亡首次出現下降。雖然美國目前依然急缺呼吸機,但特朗普和彭斯都表示,看到了美國疫情企穩的跡象。

美國疫情好轉影響,資本市場也出現樂觀情緒。4月6日,美國股市暴漲。截至收盤,道瓊斯、標準普爾、納斯達克均大漲超過7%。


疫情第三波殺來:俄羅斯突然嚴重,印度危險!

歐美主要國家疫情拐點曙光初現,但一些欠發達國家和地區,拐點卻遠未到來,甚至有不斷加速、惡化的態勢。印度、印尼、巴西、俄羅斯、土耳其、非洲等國家確診病例的暴增,預示著全球第三波疫情的到來。

首先來看我們的鄰國俄羅斯。

4月5日,黑龍江省一天突然新增20例境外輸入病例,均為中國籍,且都是俄羅斯回國人員。


疫情第三波殺來:俄羅斯突然嚴重,印度危險!

其中12例在4月2日乘坐SU1700航班從莫斯科前往符拉迪沃斯託克。之後,再從符拉迪沃斯託克乘坐陸地交通工具抵達綏芬河口岸入境。

為何從綏芬河入境?中俄邊境的主要口岸中,黑河口岸、同江口岸此前都因為疫情關閉,只開放了一個綏芬河口岸,所以疫情從綏芬河口岸傳到了國內。

目前,綏芬河口岸緊急啟動應急預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組,嚴管入境的車輛和人員。最新的消息是,4月7日-13日綏芬河口岸會臨時關閉,恢復日期另行商定。

一天驟然增長20例,而且都是從俄羅斯入境,我們可以反向推測一下,俄羅斯,尤其是人口較稠密的莫斯科,疫情或許已經非常嚴重。

俄羅斯的人口稠密區在國土的西部,也就是歐洲部分。由於俄羅斯西部緊鄰其他歐洲國家,因此俄羅斯與歐洲之間人員交流頻繁。

俄羅斯很多人,尤其是富人住在英國,頻繁來往於英俄之間,這就給俄羅斯造成了大量輸入型病例。英國疫情嚴重後,俄羅斯也緊跟著變得嚴重。

3月24日,普京視察莫斯科一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結果,3月31日,陪同普京視察醫院的“科姆納爾卡”醫學中心首席醫師普羅岑科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疫情第三波殺來:俄羅斯突然嚴重,印度危險!

目前,俄羅斯處在明顯的疫情上升期。4月7日消息顯示,過去24小時,俄羅斯新增115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7497例。

俄羅斯疫情上升對全球有何影響?大家都知道俄羅斯是重要的產油國,但目前油價整體處於低迷期,石油供應嚴重過剩,且沙特和美國都是石油出口大國,因此俄羅斯疫情爆發對石油價格的影響不大。

除了是重要產油國,俄羅斯還是全球第一大小麥出口國。在2018-2019農業年度,俄羅斯出口小麥逾3500萬噸,總計出口各類穀物約4330萬噸。

疫情爆發之後,俄羅斯出於自保的考慮,在4月2日公佈法令:6月底前,俄羅斯的糧食出口量將控制在700萬噸。

俄羅斯糧食,主要出口給埃及、土耳其、伊朗、越南、孟加拉國、蘇丹、尼日利亞、印尼等。這些國家普遍人口眾多,且經濟欠發達,糧食對外依存度高。

所以俄羅斯疫情爆發之後,對國際糧價也會產生影響。

此外,最近印度的疫情也十分令人擔憂。

三月下旬,為了應對新冠病毒,印度開始全國封國。馬路上,警察帶上新冠病毒面具警示路人。


疫情第三波殺來:俄羅斯突然嚴重,印度危險!

前些天,印度下達封城令時,無數在大城市打零工的貧民為了避免失業斷糧,立即收拾行囊返鄉。

但因為買不到車票,很多人只能步行數百公里返鄉。目前,已經有幾十人徒步死在回家的路上,令人心碎不已。

很多人都說印度的高溫能抑制病毒的蔓延,但印度與那些地處溫帶的發達國家相比,醫療水平低下,人均擁有病床數量稀少。

拿印度跟歐洲疫情最嚴重的意大利比較,印度每萬人擁有的醫生僅為8人,是意大利的1/5;印度每萬人只有5張病床,其中僅有0.23張重症監護床,僅為意大利的1/6。

作為發達國家的意大利,因為醫療資源過載,死亡率高達10%,而醫療資源遠遠薄弱的印度,一旦疫情爆發,死亡人數或將不可想象。

數億印度人住在貧民窟,衛生條件極差,沒有排汙系統,無數人共用一間廁所,人流量十分密集,這都是新冠病毒爆發的溫床!

事實上,印度貧民窟已經發生死亡病例。4月1日,亞洲最大的貧民窟之一,印度孟買達拉維貧民窟的一名56歲男子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在轉院過程中死亡。

印度一旦控制不住,或許會變成全球最大的疫情國家。

結語

與印度經濟發展水平相似的國家還有印尼、孟加拉國,菲律賓等,再加上更貧窮落後的非洲,這些地方可以說形勢十分不妙,一旦大爆發,落後的醫療衛生條件勢必會導致更高的致死率和更多的死亡人數。

這些國家雖然在全球經濟中地位較弱,但人口太多:印尼2.62億人,孟加拉國1.65億人,菲律賓1億人,非洲的尼日利亞2億人,隨便找一個出來,都比英法德意西這些歐洲大國人口多。

綜上來看,全球疫情不會在短期內結束,對全球經濟的衝擊還會持續較長時間,全球經濟不存在“報復性反彈”的基礎。按現在形勢來看,疫情持續的時間短則半年,長則一年以上。我們一定不能鬆懈,要做好長期對抗疫情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