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锦仁:一个标兵民警的最后时光


  2月23日,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国保大队民警乔锦仁因心源性猝死,成为目前陕西省唯一一位牺牲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岗位上的民警。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浩等领导专程前往灞桥分局吊唁。直到这时候,许多人才第一次听说了乔锦仁这个名字,才知道这名57岁的基层民警,一生立过7次个人三等功。

乔锦仁(前)在和同事一起侦破案件

  最后时光

  1月24日、25日,乔锦仁的除夕和初一都在单位值班。即使是过年,老乔也像平时一样,把从案件现场带回的物证一一摆开,铺满整间办公室。从一本书籍、一篇资料、一本笔记、一张纸条入手,他仔细捕捉其中细节,从中查找线索,进行分类、串联证据。在办公室,他从来都有事儿干。

  1月26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陕西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从1月26日至2月5日,乔锦仁被派到纺织城公安检查站开展车辆、人员登记检查,并配合派出所开展入社区摸排核查涉疫情人员情况。2月6日上午,国保大队接到分局指令:抽调1名民警,前往灞桥区疫情防控服务点开展安保工作。会上,大队领导刚宣读完指令,老乔就自告奋勇:“我去吧!”他进一步解释:“在留观人员隔离服务点工作,也相当于‘被隔离’,年轻同志拖家带口的,事情多。我的女儿已成家,没有后顾之忧嘛。”这和他选择除夕、初一值班,是一个道理。

  隔离服务点设在一家酒店。报到当天,老乔就把大厅、房间、消防通道等角角落落仔细查了个遍,指导封堵了多余的门,只留下一个出入口。老乔穿上隔离服,戴着口罩、护目镜,协助工作人员做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等工作,并认真做好信息核查与统计上报。

  在留观人员隔离服务点,老乔负责入住人员的安保防护,还承担着三个街道办返城人员居家隔离的联络协助工作。每天高速出口的检查站都会将需要居家隔离的人员送到这里,再由他协助联系社区出具证明将人接回。乔锦仁经常凌晨两三点爬起来接待人员,直到等社区来对接安排好这些人,他才能稍作休息。

  2月10日,灞桥分局辖区发生了一起国保大队管辖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是一男一女,骑一辆电动车。因为作案时都戴着大口罩,监控看不清面目。较为清晰的,只有一张背影照片。因为老乔基础工作扎实,教导员赵广宏专门赶到老乔所在的滞留观察酒店,让老乔辨认。根据那个女人的背影,老乔马上提出四名嫌疑人,然后又排除两名。最后,他报出这两个女人的住址,并标明其中一位嫌疑更大。民警找到那个小区,果然发现,那个女人就是其中的女性嫌疑人,而那名男子,是她的丈夫。

  2月16日,大队长海源让内勤电话通知老乔,准备派人去替换他。老乔坚决不同意撤回来:“我都适应这儿了,别的同志来了情况不熟,又得重新适应,何必呢?”老乔态度很坚决,不撤。19日,教导员赵广宏再次给他打电话,老乔仍不同意撤下来:“这里现在情况稳定,活儿不累,就是磨时间。”这次,他和教导员通了十分钟电话。老乔有胃病,他说,刚来头三天,天天吃方便面,他有点受不了。现在有了盒饭,生活上也完全没问题了。

  然而,2月23日上午8时许,与老乔同在该点执勤的民警张勇勤从门口取了早餐回到房间准备叫他一起吃饭。没想到往常敞开的房门此时紧闭着,连续敲门后房间内并无任何回应,用房卡打开房门后发现他已经没有了呼吸,再没能醒来。

  目前,陕西省公安厅、西安市委宣传部相继下发了《关于开展向乔锦仁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3月3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陕西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作出关于追授乔锦仁同志为“陕西最美退役军人”的决定。

  标兵之路

  老乔是2002年夏天从部队转业到灞桥分局灞桥派出所的。初来乍到,不懂业务,所里分给他的任务是巡逻。巡逻组分到一辆掉了顶棚快要报废的吉普车,车座的座位套都磨坏了,驾驶员的座位烂得更厉害,每次司机小张一起身,裤子上就会粘一些海绵渣。老乔便拿出自己在部队上当司务长时练就的本领,把宿舍里大家扔掉的旧警服拆拆剪剪,用针线手工缝织了一个座套。

  第二天一起外出巡逻时,老乔一手拿着水杯,一手拎起警服衬衣做成的座套走过来,对司机小张露出弥勒佛一样的笑脸:小张,看哥给你弄了个啥?

  一车人都叫起好来。虽然缝制得有点粗糙,可套上去,却挺合适。

  老乔的有心,更体现在他的好学上。出现场,有时要提取指纹。老乔不会。有一天午饭后,他就跑到同事杜国栋办公室,一边和杜国栋聊天,一边把自己指纹弄到桌子上:“国栋,你看,咋把哥这枚指纹用碳粉提取下来?”

  就是这种爱学习肯钻研的劲儿,让老乔从一个转业干部很快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所领导看上老乔的踏实沉稳,把灞桥派出所最大的村子——读书村,交给老乔来管。也是因为社区民警干得出色,老乔后来被分局国保大队看上了。

  调到国保大队,老乔已经46岁了。国保工作专业性很强,老乔却凭着虚心好学和吃苦耐劳,很快进入角色。老乔工作的认真劲儿,常常让同事印象深刻。

  一次,老乔指导红旗派出所侦查一起案件。案子不大,而且都已经结案,他却还和往常一样,一早就来到派出所,在会议室看材料,边看边做笔记。下午两点,副所长乔煜一推门,发现老乔居然还在那儿看材料,连午饭都没吃。一问才知道,老乔是在搜集案件的一些零碎信息,丰富他的工作台账。

  作为基层民警,老乔参与侦破的部督、省督案件,一共有12起。十年间,他因此5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并且被市公安局树为业务标兵。

  与人为善

  老乔微信备注上写着四个字:“与人为善”。这就是他的人生信条之一。对同事如此,对群众如此,对犯罪嫌疑人,也是如此。

  老乔话不多,但总是乐呵呵的。从来没有同事听到他愤愤不平地抱怨过什么。在灞桥派出所工作时,他还分管过核段社区。核段社区主任刘西勤曾在上海空军455医院当兵,而老乔当年在南京空军454医院当兵。都是空军,俩人一认识就以“455”“454”相称。那时候社区警务室还没成立,但老乔早早就把他的电话在社区公布出来,而且总是随叫随到。核段社区有一些群众因不懂政策,户口一直没有办,老乔帮群众把能解决的都解决了。小区曾有个老大爷,因身份证要换找到老乔。老乔换好后,亲自给老大爷送来。老大爷为此找到社区主任刘西勤,说要感谢乔警官,还要请刘西勤拉老乔吃个饭,可老乔没答应。后来老大爷曾和刘西勤提及,说多亏乔警官,否则他差点遭遇电信诈骗,骗光了银行卡上的钱。

  2007年,犯罪嫌疑人邢某在灞桥区读书村附近的网吧里,用菜刀将村民杨增砍伤,造成重伤后逃跑。只有20岁的杨增因此做了一个开颅手术,眼睛换了一个晶体后,依然失明。10万元的医疗花销,加上刚养大就失去眼睛的孩子,对一个普通家庭而言,简直是晴天霹雳。杨增母亲整天来所里哭哭啼啼。可当时没监控,案件也没有明显线索,侦破难度非常大。杨增母亲就把老乔缠住了,每次听说老乔外出调查这案子,她都非要跟着去。这事儿搁别人,肯定很反感。但老乔不这样做,对杨增母亲总是和和气气,连她一瓶水都没喝过。

  跑了很多次后,杨增母亲看出也不是公安局不抓人,而实在是没线索不好查,便一心在家照顾起儿子来。可是,关于案子的进展情况,老乔会不时主动给她打电话说说。期间,她知道老乔和同事去东北查过邢某的原籍,虽没能在东北抓住人,但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随即启动了网上追逃。因为老乔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刑某最终被抓获。

  调到分局工作后,有一次老乔办案,嫌疑人是个70多岁的老太太。一开始,老太太态度很对立,经过一番努力工作,老乔把她彻底感化了。那天突然下雨,很冷。见老太太在打哆嗦,老乔赶忙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老太太披上;中午,老乔同事给自己送来的那份盒饭,先给老太太吃。后来,老乔把老太太送回家时,她表示,再也不参加违法犯罪活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