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重錘”擂發展 產業“響鼓”助脫貧——臨潁縣石橋鄉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河南經濟報記者 鄭浩

近年來,石橋鄉始終堅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把黨建工作融入產業脫貧實踐,創新“黨建+”產業發展模式,激活產業發展內生動力,推動全鄉特色種養殖、檔發和被單加工等富民產業提質增效,產業培育呈現出全面開花、競相發展的態勢,促進村集體經濟實力迅速壯大,確保了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重錘定音,明確思路促發展。堅持廣泛調研、立足實際、超前規劃,確定了“產業興鄉、產業帶貧、產業致富”的發展思路。著眼長遠定規劃。立足石橋瀕臨許昌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優勢,以“七彩田園石橋”為主題,編制“潁川田園公社”產業旅遊規劃,規劃“一核一環九組團”,即旅遊服務核、觀光體驗環和鵝香村、果香村、甜玉米、香瓜、五穀、小辣椒、綠色蔬菜七個特色有機農場組團及特色主題村落、南部工業小鎮,特色產業藍圖繪就。搭建平臺促發展。建設“一站兩平臺(有機產品檢測站,線上電商銷售平臺和線下產品展銷平臺)”潁川田園公社服務中心,創新“政府+企業+村集體+農戶”機制,農戶、村集體、企業分別負責產業鏈的產、供、銷,實行統一佈局、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統一推介、統一銷售,政府引導、企業運作、集體參與、群眾跟進,多方共贏受益。政策激勵興產業。出臺《石橋鄉鼓勵扶持產業扶貧九項舉措》和《石橋鄉特色產業扶持獎補辦法》,以資金補貼引導企業、群眾發展特色種植,以供種優惠、出欄獎補等措施鼓勵貧困戶發展鵝、牛、羊養殖,以雙補貼政策鼓勵經紀人、家庭工坊帶動貧困戶就業,先後培育甜玉米、瓜果等特色種植1300多畝,發放第一批畜禽養殖補貼資金6980元,培養各類養殖戶23戶,種植貧困戶達63戶。

瞄準落點,構建模式強集體。堅持探索解決制約村集體經濟發展瓶頸,夯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基礎。創新實施鄉村經濟同頻發展帶動模式。與河南大東旅遊策劃設計有限公司達成3年戰略合作,整合鄉村特色生態農產品20餘類,引導村級經濟組織先後註冊“潁川田園公社”、“僑聯橋”、“僑幫橋”等系列產品商標,潁川白鵝、石橋果蔬、雜糧產品、傳統老醬等產品得到市場認可青睞,石橋鄉村品牌名片效應逐步提升。創新集體經濟發展四種模式。創新綠色銀行、土地整治、“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自主經營等模式,即利用溝渠、路沿、四荒大面積栽種綠化苗木,明確集體、群眾權益,22個村積蓄了大量集體資產,6個村已實現收益6萬元以上;21個村土地整治既獲得獎補資金又租賃土地實現收益,每村最低收益4萬元以上;通過聖霖林牧與村集體合作,帶動村集體發展商品鵝、種鵝養殖,預計年收益6萬元以上。探索實施“黨支部+村組織合作社”發展模式。依託河南潁川田園公社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面主動融入,充分發掘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場地、組織勞務等資源,強化技術指導、標準監督、過程管理等,組織農戶訂單量產、統一標準精選包裝、利用平臺雙線銷售,實現鄉鎮有發展,村集體有利潤,群眾有收入的共贏目標。

擊實響鼓,組織引導拔窮根。積極探索“立足產業、組織引導、帶貧增收”的“黨建+”發展模式,有效解決了群眾持續增收難題。一是突出特色建基地。積極開展“時代鄉賢回鄉創業工程”,吳昊製衣、橋玉榮服裝、川瑞磨具等企業落地石橋。招引投資6000萬元的河南僑發服裝,投資2000萬元的欽翔發製品等企業入駐扶貧基地;引導聖霖林牧建成全國最大的三角楓、櫸樹標準化種植基地,創新培育出新生代白鵝“聖霖一號”,成功註冊“潁川白鵝、鵝香村”國家商標,全鄉9個扶貧基地直接帶動貧困勞動就業200餘人。“三輪”驅動促增收。實施“黨組織+經紀人+群眾”發展模式。依託床上用品、檔發傳統加工優勢,招引床上用品、檔發用品加工企業4家,培養黨員幹部及一般群眾經紀人23人,發展小作坊、家庭工坊58個,帶動群眾、貧困戶290多戶。實施“黨組織+企業+群眾”發展模式。利用荒坑荒地、園林、道廊道發展林下養殖,實行“統一供種、統一防疫、統一技術、統一飼料、統一銷售”,實現村企經濟發展壯大和群眾、貧困戶增收致富,僅養鵝一項畝均純收入就達1000元以上。實施“黨組織+合作社+群眾”發展模式。通過雙補貼政策,以良種補貼、土地流轉補貼、帶貧補貼等獎補方式,鼓勵鄉域各類農業合作社帶動群眾、貧困戶發展高效訂單農業2000多畝,帶動群眾326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