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这5首歌曲,是最让人缅怀的经典作品?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按照传统习俗,清明节前后,人们会祭祖、扫墓,还会举行一些公祭活动。但疫情让今年清明节的“打开方式”与以往不同。为避免聚集性和输入性疫情等各类风险,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全国也多地发出通告,暂停现场祭扫和祭祀。

也因此,很多人都选择了云在线,也有一些歌手们唱出了他们对清明的感情,也唱出了对他人的怀念。比如今天小编要提到的这5首歌曲,下面一起来赏析一下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这5首歌曲,是最让人缅怀的经典作品?

《清明雨上》——许嵩

《清明雨上》是许嵩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中国风歌曲。

在当时的环境来看,无论是从嵩哥发表于网络的《南山忆》、还是《断桥残雪》、再或者这首《清明雨上》,都可以窥见出嵩哥早年就对诗词古文娴熟的驾驭能力啦。这首复古歌曲的主题非常特别——悼亡。

所以伤感的基调是在所难免的,嵩哥在《清明雨上》中流露的愁绪是一种精致繁复的愁绪,这从前奏中伴奏乐器的种类繁多,搭配巧妙就可见端倪,歌者还未开口歌曲就已经被其奠定了基调。

这里的歌曲前奏所用的乐器大概涉及到扬琴、鼓点、沙锤、铃铛、古筝、长笛、锣,主要是锣这个乐器在歌曲中不太常见,却极具中国特色,随着“咚~”的一声响(大概是在前奏开始的第14秒~16秒),前面的前奏被旋律反复萦回抬升的思绪似乎突然找到了一个出口,这意味着主人公的故事要开始了……

“窗透初晓 日照西桥 云自摇”

出淤泥而不染,而韵与风连起来是风韵,风韵一词常用于指女性优美的姿态神情,所以这句词不仅仅是交代了男主人公忆起了那些年所钟爱姑娘被微风扬起的衣角,还交代了这是一个洁身自好、风韵婀娜的姑娘。

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这5首歌曲,是最让人缅怀的经典作品?

来到高潮“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可能只有清明的雨是连接天堂和人间的媒介了吧,所以趁着清明,我将折菊寄到你身旁,唱着你最喜欢歌,希望你能听到。而这首歌可能就是这首《清明雨上》了吧。

其实这里折菊并不是折断一只菊花去表示哀婉,因为菊花并不花开于清明,这里的菊更应该是祭祀时所用的黄纸折成花的形式,因为黄色而称为菊花,实际上是一种折纸。

而清明我们都知道,雨我们也知道,但“清明雨上”我们就要绊一下了,其实结合歌词与许嵩的真假音变化,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是“清明雨上”。

而“上”就由动词变成了介词,表示一种状态,你登到高处又怎样呢?亡妻在更高处孤独地等待。眼前开阔的景象渐渐汇聚到亡妻一个人的身上,无边的广阔,也就有着无边的愁苦,“悼亡”的主题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烈士赞》——郁可唯

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这5首歌曲,是最让人缅怀的经典作品?

《三烈士赞》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动画电影《民的1911》主题曲,由郁可唯演唱。

1911年(宣统三年)10月9日,即武昌起义前一天,因设在汉口、武昌的起义机关相继败露,党人彭、刘、杨三人被捕。在当晚的刑讯中,三人痛斥时政,慷慨不屈,次日凌晨,被杀害于湖广总督署东辕门外。

而作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献礼片,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的经过将全景式再现,写实的人物,细腻的动画风格也将让观众用不一样的视角感受“辛亥革命”的波澜壮阔。

影片通过一个名叫“民”的孩子的视角,展现了武昌起义爆发前后的情形、起义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背景,以及首义后革命风暴席卷全国的情形。

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这5首歌曲,是最让人缅怀的经典作品?

同时,整部动画采用纯手工手绘二维制作,保证了画面景物的艺术唯美感,再结合三维动画的表现形式,让片中出现的不论是革命党人、保皇派还是普通市民都各具性情,鲜活生动。

“龟山苍苍,江水泱泱,烈士一死满清亡,掷好头颅报轩皇,精神栩栩下大荒,功名赫赫披武昌。呜呼三烈士兮民族之光!永享俎豆千秋兮,与江山而俱长。”

另外,作为一部历史感厚重的动画片,该片主题曲《三烈士赞》由国内知名音乐制作人杨斐谱曲,邀请声音纯净,气质清纯的情感歌后郁可唯演唱,并由《武侠》、《建党伟业》原班配音人马为本片主要人物配音,堪称动画电影最强配音阵容。余智表示,此举意在引起青少年对影片的兴趣,关注这段历史。

《离去之前叫醒我》——谭维维

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这5首歌曲,是最让人缅怀的经典作品?

《离去之前叫醒我》是由谭维维、高晓松、汪峰作词,汪峰作曲,谭维维演唱的歌曲。

歌词内容是写维维当年跟着爸爸跑车后来因病过世的故事,维维几乎是边哭边唱的唱完,这首歌曲可说是唱唱、停停的情况下才把歌录制完成,而歌曲中维维哽咽的声音,制作人高晓松刻意保留下来,不做任何修饰,完整了歌曲情感的浓度,因为他认为这首歌曲不在于技巧唱得好不好,而在于情感够不够!

而歌曲不参考其它西洋或国外的小样、歌型。这首歌像是怀胎十月般的有生命力,“我是你的女儿 永远只属于你,我的这一首歌 永远只属于你,请别在离去之前叫醒我”

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这5首歌曲,是最让人缅怀的经典作品?

另外,维维轻轻柔柔的声线不急不缓得跟着进场,牵引着情绪带进了温暖稻田世界,间奏的部分更是使用大型的管弦乐演奏,每个音阶乐器层次分明,唱出了对父亲的思念。

也反映了谭维维对逝去父亲的爱和怀念,曾经的父女情深却天人永隔,谭维维的成就谭爸爸没能看到。而经历了娱乐圈浮华的谭维维,也只有那时那刻才能从怀念父爱中,找到内心的和顺平静。

谭维维的童年虽然是辛苦的,不易的,但也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一个好爸爸。好的童年其实可以治愈一生,谭维维作为漂浮14年的歌手艺人,内心必然有太多疲惫和不堪,而回到童年的家乡,看到父亲的墓地,是她用童年美好的部分,在净化和治愈内心的一种良方。

《葬心》——黄莺莺

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这5首歌曲,是最让人缅怀的经典作品?

《葬心》是台湾歌手黄莺莺演唱的一首影视歌曲,由姚若龙、小虫作词,小虫作曲、编曲,也是1991年张曼玉主演电影《阮玲玉》的主题曲。

《葬心》整体采用黯淡低沉的编配风格,低回凝重的曲风,运用了低音定位录制,加上欲泫欲泣的唱腔,张驰有度,拿捏到位的女声演绎别有一番新的身心浸润,伤感到近乎销魂,正因为这样,更容易地走近听者,贴近心。

而歌曲的编曲采用了弦乐和电声音乐结合的方式。起首小提琴与黄莺莺的气声相呼应,哀怨绵长;进入主题后采用电声配合弦乐的配乐,于整体复古的风格中掺入了一种现代的元素——隐隐有一丝冲突,却交相呼应。

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这5首歌曲,是最让人缅怀的经典作品?

另外,《葬心》这首歌曲有三个版本,常听到的是现代版的。还有两个是刻意制作成30年代旧上海风格的版本,虽然词曲一样,但歌名分别是《野草闲花蓬春生》《长叹》。

这个版本为了更好配合电影,刻意制造出老唱片破损的“吱吱”声,同是黄莺莺的演唱,为了达到那种久远变声的效果,有意捏着嗓子唱。

可以说,虽然词曲相同,两个版本给人的感觉还是不太一样的——老版本显得更沧桑,似乎更能击中人内心柔软的那块地方。

而MV中的一切都是假的,黄莺莺实际上就是在表演,但却也有些隐喻“人生如戏”的意味,正如阮玲玉生前演过的角色和她短暂的一生那样。

《清明上河图》——李玉刚

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这5首歌曲,是最让人缅怀的经典作品?

《清明上河图》是李玉刚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著名音乐人胡力为其量身打造的歌曲,词曲为高进。

在取材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中,李玉刚用古典而又时尚的演绎方式,用轻快的语调带领我们“乐”读了这一传世名画:行人飘动的外衣、街头小贩的叫卖……歌曲栩栩如生的画面感,仿佛将一幅《清明上河图》就这样呈现在了你我眼前。

在2015年“中国10大最涨姿势歌曲”的评选中,李玉刚的《清明上河图》的呼声比较高,但最后落选。

其实,从艺十二年,成名四载,2010年岁末,李玉刚完成艺术上又一次华丽转身,出版了其艺术生涯上的首张音乐大碟《新贵妃醉酒》。

一直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进行巧妙融合的李玉刚,此次新专辑也是独具匠心,专辑中的歌曲曲风多样,既有传统的中国音乐元素,又融合了R&B等时尚曲风,令整张专辑充满了现代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为什么这5首歌曲,是最让人缅怀的经典作品?

《水墨丹青》是李玉刚的一次全新尝试,歌曲中李玉刚首度尝试R&B,让大家看到了李玉刚对不同音乐作品的驾驭能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李玉刚在音乐上的灵性!

而这首《清明上河图》将京剧、流行音乐巧妙结合, 加上李玉刚的“双声”唱法,使得这首歌曲充满了“李玉刚韵味”。

另外,李玉刚借用一位穿越古清明时节的感情细腻而丰富而易感伤的女子口吻,诉说时光易逝,青春年华的美好仿佛如清明上河图中描述的繁华和古朴,已经一去不返,虽已时隔千年,可却如昨日似得,让人不禁感伤美好总是那么易逝!却无法忘记!这是将传统文化与现在的时尚结合的艺术,更有彰显传统文化艺术的目的于其中!

不一样的云清明缅怀祖先,以音乐怀念的名义送上家族的共同记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