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国际上不发行国际通用货币来取代美元呢?

曲臣计算机


关于取代美元实际上国际上有各式各样的想法。

所谓的通用货币,过去大家都在用金本位制,为什么金本位后来被抛弃了呢?


因为黄金这个东西,很不适合用来作为货币。

为什么不合适?请看下面例子:

A国和B国交易,A国持有黄金,B国持有货物,那么正常情况下,AB就可以正常做生意。

但是这个生意有个问题,随着交易越来越大,是不是需要的黄金越来越多?

需要的黄金越来越多,但是黄金的产量是一定的,天上不会突然就掉下来一块金矿。

所以黄金需求量就会越来越大,黄金需求量大,黄金就会升值。

前面说了,A国持有的黄金,A国在明知道黄金在升值的情况下,他还会进行贸易吗?

当然不会了。那么就直接导致国际贸易做不成了。


这就是黄金带来的问题-----通货紧缩。

当通货紧缩,大家都不做贸易了,都不做贸易了,这国际货币还有什么用途呢?


美元的问题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效果要比黄金好。但是美元也有美元的问题。

首先,美国为了保持美元的使用,就必须维持整个国际秩序,这是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义务。

而各国把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实际上是给美国上交了所谓的“铸币税”。

当一个国际货币的唯一的持有者和发行者,美国必须克制自己滥发美元的欲望,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同时美国作为美元的持有者,必须和其他国家保持贸易逆差,其他国家卖给美国货物,美国出口到其他国家美元。

所以美国在享受美元带来的巨额红利的同时,也必须付出相应的义务。


但是美国现在就想享受权利,不愿意承担义务。

所以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当美国切断和其他国家贸易,或者调高关税税率以后,会发生什么?就是今天出现的情况:其他国家无法获得美元,就必然转向其他货币交易。


其实欧元这种联合发行货币的办法,倒是有利于保持货币问题,但是各国的货币如果建立联合银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当一个国家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它将没有任何货币手段和财政手段来干预。

简单的说,一般国家出现一定经济问题,对外出口逆差的前提下,他就可以去进行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但是如果货币发行权不在自己手里,那就很成问题了,今天希腊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现在人类还没有找到最为合适的解决国际货币的办法。


李建秋的世界


货币,是一个国家资产或者财富的计量工具。

货币的本质:是这个国家的政府信用支撑工具,不同国家的政府,产生模式不同。对应他们的信用等级也就不同,也就注定了这些国家对货币的发行监督机制和动机也就不同。

为国民服务的政府信用好,发行货币比较严谨和慎重,所以货币供应量不会严重过剩,也就不会导致货币大幅度贬值,通胀压力相对稳定,物价指数相对比较低,国民的财富也能够长期相对保值。

有极少数政府比较贪婪,疯狂发行货币,导致货币严重贬值,通货膨胀很高,政府信用很低,最终一般都会带来政局不稳的,国家安定受到冲击。

全世界,190多个国家,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很难统一,即便是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很难统一,因为发展速度不同,利益纠纷,国家之间不均衡,这就是英国脱欧的原因。

事实上,曾经的金本位时期,黄金就相当于世界通用货币,直到现在黄金储备仍然是很多国家发行货币的主要影响因素,这是因为黄金储量和生产稀缺的本性决定的。

试想,全世界发行统一货币,发行数量依据是什么?谁负责发行,各个国家货币分配的依据是什么?所以说,发行世界统一货币是不现实的。

美元,由于美联储对美元发行机制相对完善,监管相对严谨,加上美国经济总量的影响和美国国际化贸易对货币流动的需求,美元一直是其他国家储备量最大的货币,也是国际贸易中使用量最大的货币,更是世界各国货币中最稳定的货币之一,所以它暂时具有一定程度的国际货币功能,暂时没有那个国家的货币能够挑战它。


财经耕耘客


这个问题信息量不小,你问“国际上”不发行……

难啊,国际上是谁?谁来发行?发行到哪些国家?

不调侃了,正经回答如下!

其实,你考虑到的,“国际上”也已经考虑到并且那样做了,但是,他也没能做到取代美元的程度啊!

欧元,便是一种“小范围”(欧盟成员国等)的国际通用货币。

欧元(Euro)是欧盟中19个国家的货币。
1999年1月1日在实行欧元的欧盟国家中实行统一货币政策(Single Monetary Act),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欧元由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和各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系统(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负责管理。另外欧元也是非欧盟中6个国家(地区)的货币,他们分别是:摩纳哥、圣马力诺、梵蒂冈、安道尔、黑山和科索沃地区。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货币出台,必须使用“某一可信任主体作为信用担保”。如果真有一种“国际货币”诞生,反向思考,谁来提供全世界范围的信用担保合适呢?

目前能想到的可能就是类似欧盟这种途径:“将一些有可能团结在一起、经济利益关联密切的国家聚在一起成为《联盟》,之后统一使用一种货币,强大后逐渐吸纳新的成员国”

但是,这也很难!起步难,坚持下去难,壮大起来更难!一个国家、很多国家、全世界的所有国家,要他“从了你”,你以为你是美元他爹呀,这不,英国就不干了,要从欧盟“退群”,罚钱我都退!

所以,这不是“国际上”不做的问题,而是,国家主权问题,经济利益为题,以及区域经济差异性过大问题,以及等等和等等的问题。

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几年前后,其国际上的强势地位发展到巅峰,该体系解体后,美国依靠其牢固的几百年历史搭就的经济、科技、工业多方面优势,仍强势地霸占着世界经济贸易结算中的“美元霸主”地位,至今仍是“老大”。

甚幸,随着发展中国家的逐渐强大、全世界反霸权主义的呼声和做法日趋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反感美国“啥事都要插一手”这种做法了,当今已不是战争年代,更多的对抗和竞争表现在经济上,美国那种以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做法慢慢失灵了……

中国字改革开放之后,一轮接一轮的发展规划使得我们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尤其自2015年12月1日中国的人民币加入SDR获得特别提款权,2016年9月30日正式生效之后,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近年的国际贸易协议中,便已陆续开始签订“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境外贸易。

说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美元的强势地位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也许,在经过较为长久、长足的发展壮大之后,人民币真的成为某个国际经济联盟的统一货币哦!

哇塞,想想都兴奋,不枉我打这么字!


檀纸间


发行国际货币不具备可行性,而且国际货币未必能解决问题,甚至会制造新的问题,

首先,发行国际货币必须得有一个世界央行,这个世界央行可不是现在的世界银行,现在的世界银行只是一个国际间的合作组织,并不具备主权,是各个国家根据投票权去讨论事务,而且负责人是美国人,美国发言权最大,

如果组建具备主权的世界央行,必需得世界各国让出部分主权,这在当今世界根本不具备可操作性,别说世界央行了,连联合国都是整天吵个不停,许多事情议而不决,到时候组建世界央行更是很难达成一致,而且很有可能还是美国发言权最大,发行国际货币目的就是为了不让美元独大的,如果美国发言权最大,其实还是另一个美元,

其次,发行国际货币会制造新的问题,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差别很大,许多国家可以利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比如经济衰退了,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经济过热了,提高利率防止经济失控,对于出口调控是通过汇率,一个国家顺差过大,就提高汇率,提高货币购买力来增加进口,如果逆差过大,就降低汇率降低出口商品成本,增加竞争力,

如果全世界使用统一的国际货币,那么就失去了通过调整利率,汇率来调控经济增长的手段,这样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会更加形成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工业和科技发达,竞争力强的国家会碾压落后的农业国,这一点在欧元区表现很明显,欧元区的德国因为工业发达,工业产品大量倾销到工业不发达国家,工业不发达国家失去了通过汇率调整保护工业的手段,只能沦为劳动力输出地,

发行国际货币本来就是为了取代美元,但是作用却恰恰相反,美国可以更好的利用国际货币集中资源,赚取利润,发挥国际领导力,


万事皆空70


由于一战与二战最终确定了美国的国际霸主地位,所以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44个同盟国在美国和英国的组织下,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村召开了730人参加的“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国取代了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霸权,确定了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也同时确定了美元的国际货币领导者的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定的国际货币规则原本是“金本位”制度与“固定汇率”制度。金本位制度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各国确认194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货币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实物货币,一种是形式货币。像金、银币等属于实物货币,而美元等属于形式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金本位制的施行,确定了美元成为了国际上最重要的支付货币,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只是实物黄金的价值表现形式,所以美元具有很高的信用,因此国际上多数国家都会储备美元做为国家储备或用于国际贸易支付。

但是随着美国不断开动战争,美国的贸易与财政的双赤字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世界各国由于担忧美元信誉,于是纷纷用美元储备兑换美联储的黄金储备,这导致美国黄金储备大幅下降。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仅剩下102.1亿美元,而对外流动负债达到了678亿美元,此时美国已完全丧失了美元兑换黄金的能力,于是尼克松总统不得不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义务,这标准着美元与黄金脱钩。

美元与黄金脱钩,这意味着美元信用违约,但是由于各国都储备了巨额美元,不可能让这些美元作废,用时美国又是世界最强的国家,还是资本主义的领头羊,是东西方对抗的西方国家领导者,所以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这些国家不得已,依然将美元作为国际间主要流通货币,不得不继续维护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但是金本位的失败让美元向债务货币彻底转型,这使美元在铸币税、汇率、商品定价、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等各方面不断侵占世界利益。国际间原本就是弱肉强食,所以多数国家畏惧美国霸权,也只能对美元的侵占敢怒不敢言。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由于中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发展需要,美元储备越来越多,这使美元的国际地位不断强化,但是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后,美国三次QE,大规模搞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汇率大幅贬值,这使各国的美元储备大幅缩水,美国利用美元贬值向世界各国转嫁债务危机引发世界各国的反弹,美国迫于压力,在近年经济好转之后,美联储开始加息与缩表,美元汇率有所恢复。但是美债的高速扩张,决定了美元的未来风险,所以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大都处于一个去美元化的过程中,但是由于各国美元储备过多,尾大不掉,被美元利益牢牢捆绑,所以去美元化的过程非常艰难。

其实国际间一直都在努力去美元化,欧元的产生就是典型的去美元化案例,人民币逐步国际化也是去美元过程,最近几年来,俄罗斯、德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等三十多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在去美元化,但是由于各国利益不同,所以很难达成统一协议并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目前的主要国际货币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都是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各有利益需求,各怀鬼胎,都想切割世界经济利益,不想搞什么统一货币。而美国依然是世界霸主,如果创建世界通用货币取消美元的国际利益,无疑等于彻底断了美国的财路,必然会逼迫美国大打出手,世界则永无宁日。

所以发行国际通用货币涉及到世界霸权与国际利益分野的根本问题,这是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会带来世界矛盾的激化,因此世界各国虽然对美元充满戒心,但是也只能缓缓图之。另外,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财政与债务等各方面经济问题都难以协调,所以建立国际间统一央行,发行国际通用货币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并不是谈谈那么简单。


馨月说财经


这个问题有意思,货币是政府信用背书的,你得有这个信用才行。


1、美元本身就相当于国际货币,在印出一种货币完全是画蛇添足。这个世界本身就是谁强大,谁说了算,加入要发行国际通用货币,谁来发行,联合国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问题是这些国际组织本事又是各方利益代表组成的,依然是谁主导谁说了算,美国脑子有没进水,干嘛要发行国际货币推翻自己。即便是集体决策通过,这种货币的发行量,和发行机构由谁来主导,还是强国,其实完全等于再发行一种美元罢了,没有意义。


2、货币是政府信用背书的,当政府失去信用,货币也就没人人了,比如津巴布韦、委内瑞拉,货币单位后面一串0,也没人愿意要,钱还没有印钱的纸贵。为何美国发行的美元世界都用,就是因为美国强大,政府信用高,不怕美国不认自己的美元。


3、货币只是表象,这个世界谁牛逼,谁的货币信用就大,这是相辅相成的,比如美国强大,他就可以控制中东,推行石油美元,然后美元更加强大,就是这样。货币就是一张纸,类似于欠条,张三是市长,给你开个欠条,李四是捡破乱的,给你开个欠条,你拿着欠条去买东西,你说小卖铺要谁的,不言而喻。


4、要想发行国际货币,除非国际组织比美国还要强大,如果有一个神凌驾于世界之上,他主导发行是可以的。类似于国际货币,当年国际还发行过世界语言,国际通用,但完全流行不开,因为后面没有力量背书,没人愿意用。


财经乐逍遥


国际通用货币一直是有的。在二战之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是使用白银作为交易的等价物或者叫做货币。即使在今天黄金依旧被认为是全世界可以通行的货币。只是黄金现在越来越少有人用了。黄金离开世界贸易,已经很远了。所以国际通用货币,不是没有,只是被人抛弃了。当然,黄金也好,白银也好,被抛弃,原因大家都是知道的,只是知道的多一点和少一点罢了。是的,这种原因你不说,我也不能说。但是美元占据了世界贸易的主要地位,这并非是一种必然。不过是历史的一种巧合,二战发生在亚洲,发生在欧洲,和美洲没有关系,那是因为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大西洋隔开了美国。美元能走到今天应该算是得到希特勒的帮助,当然也包括日本天皇。要是没有他们发动战争,美元可能永远也不会和世界贸易发生什么更大的关系。

至于今后会不会有一种世界的通行货币,我相信人类走到这一天都会去考虑这个问题,考虑的多了自然而然也就会有了。当然可能并不是仅仅像黄金白银时代那样,可能不会是一种,而是一系列货币构成的。货币要说复杂是很复杂的一个东西,但是要说到简单的时候,它简单到只要你认,他也认,所有的人都公认,那货币就自然产生了。

就今天来看数字货币,似乎有了这样的一种担当的苗头。



大舟财经观


股市影响经济的基本机制原理是什么?

草根网 2013年08月15日

股市不仅是财富效应发生地,而且是货币价值创生地,也是社会货币供应数量的收放工具,可以使劳动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资本,产生“劳动资本化”分配机制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调节分配社会财富,缩小劳资分配比例失调,从而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作用。

一、股市财富效应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美国道琼斯指数于1982年升破1000点,1994年上升至3834点,1999年上涨到11500点。从1982-1999年,美国以道琼斯指数为代表的股市总体行情上涨了11.5倍。

日本日经指数在1955年为374点,1989年12月29日上升到38916点。1955-1989年,日本受益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以国民消费增长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而引发巨大的经济活力,在34年的时间内日本股市上涨了约104倍。

中国上证指数在2005年8月为998点,2007年10月为6124点,总计上涨6倍。但是随后在持续而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打击下,中国股市在短短一年时间内,股市大盘雪崩,股指下跌约72.8%;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增速同步由11.8%下滑到6%,相关管理部门才意识到紧缩货币政策是罪魁祸首。

总之,股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和先行指标,总是领先于实体经济的涨跌而涨跌。一般来说,股市行情有先于实体经济指标一个季度(3个月)表现的规律,仅用经济前景预期是解释不通的。

二、股市交易的本质

股票价格的交易基础,是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能取得的收入,而将这种收入折算为现金,从而初步形成股票的交易价格。因此,股市的本质是未来收益流折现交易;交易基础是已形成的生产能力与产品的已有和潜在市场。

在资本利润原则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股市将劳动转化为资本,意义重大:

可改善劳动者分配条件,缩小了劳资收入差距,扩大了社会消费产生需求的比例,在一定程序上能缓解市场经济基本矛盾---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消费萎缩产生需求不足。在大多数时候,在存在社会生产能力过剩情况下,市场需求是稀缺资源,市场需求就是价值,创造市场需求就是创造价值。股市可以通过预期渠道而创造市场需求与创生价值。总之,市场经济天生需求不足的内在矛盾,可以通过股市获得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三、股市创生价值表现

在市场经济一般情况下,由于资本收入比例有继续增大的自我强化倾向,造成储蓄增加、投资活跃,必然导致产能过剩而消费需求不足。股市在正价值创生的情况下,能创造一定的社会需求。股市行情向好时,能创生价值,创造需求;向差时,则湮灭价值,消灭市场需求。总之,市场需求就是价值。

由于我国股市目前还属于非典型、非成熟股市,正价值创生效应微小。但是,当股市规模达到国民经济一定比例时,其财富效应对经济的影响,现代宏观调控理论必须要正视和利用股市内在运行规律,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服务。

四、股市资金总需求量

股市对货币资金的需求包括存量与流量两个部分。股市收市总市值就是存量;日常交易量就是流量。

股市资金总需求量=总市值+流量+等待交易观望资金

股市资金总需求量就是维持股市市场平衡的必需资金;总市值即是股市中的存量资金,体现在股民持有的股票上;股市中的流量资金是在股市涨跌中起主要动因的资金;日均成交量与换手率,是股市涨跌的重要参量,也是评估股市正、负价值发生的重要参量。股市流量资金需求量一定大于日均成交量;可以将股市流量资金需求看做日均成交量的倍数。

五、股市“货币放大规律”

商品生产价值载体。商品生产价值增值过程即“增值前的货币-商品-增值后的货币”,价值载体是商品。

股市价值创生过程:“货币-股票-货币”;价值载体是股票。货币在进入股市前与退出股市后,出现了货币数量变化。因此,股市是一个货币数量的放大或缩小器。

总之,股市放、缩货币与央行发行货币的比较,相同之处如下:价值相同,两者增生、创造的货币具有同等购买力;价值来源相同,央行货币发行价值来源于国家信用(即全体国民生产能力),股市增生货币价值基础是已形成的企业生产能力与市场潜力,均是来源于劳动者的劳动,价值源泉的本质无差别;股市增生的货币进入商业银行后与央行发行基础货币进入商业银行后一样,等效的参与和支持了商业银行派生货币活动过程。

因此,股市具备与央行一样的增、减货币供应能力,而传统货币理论忽视了这一点,并由此犯下最大的错误。

综上所述,今后股市管理必须改变以集资指标、市场发展规模等落后管理目标,要变为股市创生价值量、净价值输出量、财富效应等正确、新式管理目标,使股市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和扩大内需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蔡定创著)。


用户5565924996


其实这都是为了政治反美成天YY,现在的国际贸易,你只要不与美国交易,你都可以不用美元,关键是对方不愿意接受你的货币,不信任你的货币。就比如现在网上成天吼着“人民币国际化”,现在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信用大部分来自我们的三万亿外汇储备,没有这三万亿外汇储备,你认为还有谁愿意收人民币?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是哪一年?美元取代英镑成为第一国际货币又是哪一年?


山间清风明月夜


通用的超主权货币只能是黄金或是类似的实物货币,不可能是某一种超主权的纸币,纸币是主权现象,所以不可能有什么国际发行的超主权纸币!但是实物货币的特点是供应很可能不足,极大降低经济的运行效率,出现的问题就是现有经济塌缩,恢复到实物货币能支持的状态。类似于美国的货币问题是由来已久的,甚至是个不断出现的历史现象,在罗马帝国决定以金银币作为货币开始,因为罗马的经济吸力,导致罗马的货币不断外流,最后摧毁了罗马货币的含金量,但是金银币作为财富象征的影响力一直持续了上千年。美国货币有句名言,翻译过来就是 美元是美国的货币,但是却是你们的问题,这个话未必是美国人说的,但是恰如其分的描述了货币困境。主权纸质货币是国家团体有组织暴力能力的衍生品,当美国以外的国家基本丧失了在其国境外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有组织暴力能力的情况下,美元成了其他国家能够相信的交易媒介,不全是因为政治,市场的选择也发挥了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