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爆到道歉,造假風波的瑞幸何去何從?


從自爆到道歉,造假風波的瑞幸何去何從?


22億造假風波:瑞幸咖啡,從自爆到道歉


瑞幸咖啡4月2日發佈公告自爆造假。公告一經發布,震驚整個行業。


瑞幸咖啡宣佈,在審計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年報發現問題後,董事會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公司調查顯示,COO及其部分下屬員工從2019年二季度起從事某些不當行為,與偽造交易相關的銷售額約為22億元。


已發佈的財報顯示,瑞幸咖啡2019年二季度收入9.09億元,三季度收入為15.42億元。由於四季度財報未發,三季度預計產品銷售營收為21-22億元人民幣。以此計算,瑞幸這三個季度報表收入大約46億元人民幣,22億元的造假金額近半。其中,某些成本和費用也因虛假交易大幅膨脹。目前瑞幸已表示,這些報表不再可信。


從自爆到道歉,造假風波的瑞幸何去何從?


實際上,2個月前由做空機構渾水發佈的那份匿名做空報告。報告指控瑞幸咖啡涉嫌財務造假,門店銷量、商品售價、廣告費用、其他產品的淨收入都被誇大。也是成了這次造假風波的導火索。


我們再來看下股價方面,瑞幸自爆以來,股價大跌,僅僅兩天時間,瑞幸咖啡市值就蒸發超50億美元。截止目前總市值降至12.93億美元。


從自爆到道歉,造假風波的瑞幸何去何從?


到今天(4月5日),瑞幸咖啡通過官方微博發佈道歉聲明,稱目前涉事高管及員工已被停職調,將全面徹底調查,並第一時間披露調查結果。並稱公司將保持正常經營,穩定員工和門店業務。

從自爆到道歉,造假風波的瑞幸何去何從?

而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也在微信朋友圈表示,“我個人非常自責。無論獨立委員會的最終調查結果怎樣,我都會承擔應有的責任。”(根據瑞幸公佈的最新股東情況,陸正耀目前擁有瑞幸咖啡48.49億股B股股票,其中普通類B股39.12%,擁有36.86%投票權。)


從自爆到道歉,造假風波的瑞幸何去何從?


而對於瑞幸將要面對的結果來看,業內人士指出,本次瑞幸咖啡自曝造假22億元,與此前被做空一事形成連鎖反應。接下來,瑞幸咖啡可能面臨投資者的集體訴訟以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鉅額罰單。往壞的看可能是破產清算或破產重組。


可以說,無論如何,對於瑞幸來說,結果都會很難看。


從自爆到道歉,造假風波的瑞幸何去何從?


跌落神壇,瑞幸將何去何從?


對於瑞幸18月上市來看,其速度可謂是“神速”,截至2019年年底,直營門店數達到4507家。按網點數來算的話,已經在國內超越了星巴克。


這次風波,對於瑞幸來說,面臨致命風險。那麼瑞幸還能何去何從?能否繼續走下去,還是要看其商業模式是否能真正的被消費者接受。


這次造假風波後,此前財報披露的一些數據沒有太大佐證意義。那麼其背後的運營以及實際的成交量有多少呢?僅按數據預估的話可能要減半。


如果商業模式還是能持續可行,那麼這杯咖啡還有可能繼續往下走。而最終能依靠的也就是國內消費者。


瑞幸的模式是針對第三空間的星巴克,走的不是線下實體場景,而線上移動消費的場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消費者的消費習性已經部分培養起來。特別在一二線城市。這點從這兩天APP下載量和訂單暴增來看就能看出。


(自瑞幸4月2日承認財務造假事件以來,它的App下載量劇增)

從自爆到道歉,造假風波的瑞幸何去何從?


正如俞敏洪所說:


本來瑞幸咖啡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為什麼呢?它作為一個像星巴克這樣的咖啡店的補充,而且符合中國的國情,為大家提供移動的咖啡。這件事情是為大家服務的一件好事。


就算現在業績不好,你慢慢做,慢慢做,把業績做好了,大家也都能夠理解。我相信從老百姓到投資人都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但是呢,偏偏在裡面作假,大家都知道一作假直接導致了這家公司瀕臨倒閉的一種狀態,在某種意義上。


而對於瑞幸的後路何去何從,還得看這段時間事態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