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開館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開館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開館

長江魚文化館

近日,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在江西省瑞昌市四大家魚原種場開館。據悉,該博物館也是目前江西省內首家專業魚文化博物館。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開館

魚類標本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開館

魚類標本

“四大家魚”是指青、草、鰱、鱅四大魚類,因個體大、生長快、適合不同水體、不同模式養殖的特點,成為我國水產養殖中的“當家魚”,被稱為國寶,是世界性重要養殖魚類。四大家魚原產於我國,分佈於長江、珠江、黑龍江、黃河水系,其中長江水系最優,長江瑞昌段,是四大家魚天然魚苗的主產地。因此,有“瑞昌是四大家魚的故鄉”之說。不僅如此,瑞昌是全國第一個漁業良繁體系示範區、全國第一個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全國唯一一個始於唐朝的四大家魚千年產業和全國唯一一個直接捕撈四大家魚天然魚苗的國家級原種場。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開館

魚類標本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開館

魚類標本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位於瑞昌市四大家魚原種場內,分為魚類標本、漁具漁法、科研成果、生態保護及瑞昌故事五大板塊,共有魚類標本266個。其中包括滅絕動物、瀕危動物、國家一二級保護類等其他魚類,以及傳統捕魚器械和捕魚文化展示。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開館

魚類標本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開館

魚類標本

早在1958年,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臨瑞昌碼頭捕撈苗現場,與漁民親切交談,盛讚瑞昌撈苗,作出了“餐桌有魚靠你們”的重要指示;2017年12月7日,原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組織專家對江西省瑞昌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進行復查,專家組一致對瑞昌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場在複查工作中表現出“五最”好評,即:最好的工作、最好的材料、最好的PPT、最好的彙報、最高的分數。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開館

傳統的捕魚工具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開館

傳統的捕魚船隻

“世界四大家魚看中國,中國四大家魚看長江,長江四大家魚看瑞昌。”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運用了現代化布展手段,集圖文、影視、音頻、實物、感知、體驗於一體,觀眾還可以通過現場的歷史文獻、標本展示以及聲光電技術充分了解長江水生動物及江西漁業的歷史文化產業現狀。同時,也反映出長江流域一帶的漁民在養殖、捕撈魚類方面的歷史文化和歷史風貌。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開館

四大家魚的光輝歷史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開館

國務院頒發的獎狀

據悉,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的建成與開放,不僅有利於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的傳播,更能進一步推動和促進當地魚文化以及四大家魚產業的繁榮與發展。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開館

魚類標本


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長江流域魚文化非遺博物館開館

魚類標本

市場信息報記者 朱淳兵 通訊員 黃 濤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